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360章 丙辰中秋(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宸的怀疑的让徐知余不得已亲自为自己的弟子解起惑,事实上这环环相扣的精妙棋局他也是在海州收到了要他来阳明城走马上任定南巡守这一大宁封疆大吏的御诏时才彻底看破。

    “莫非殿下还未看透,如今的情形,已是危局?”

    “先生,宸儿最近心乱如麻,诸事都没个头绪,先生就莫要在卖关子,同宸儿说说,父皇究竟是如何打算

    还是从前的习惯,右手浅浅的在下颌轻抚了长须,目光就趁此定在了杨宸的身上:“臣也是这几日从头打理过来,才将这事理了个清楚,圣心难测,果然如此啊”

    看到杨宸期盼的眼神,徐知余没有再卖什么关子,直接说了起来:“若臣不曾猜错,从殿下为陛下所弃,自绝于宫中读书骑射时,陛下就已经打算让殿下来阳明城收拾殿下皇叔留下的这个摊子。辽王殿下心思深沉,就藩之地选在北宁,最为合适,一来尚武可以出巡塞外,二来距长安太远,东面有辽东的关宁铁骑,西面和南面有宣化,大同,蓟州三镇,乃是死地,除了为朝廷效命别无他法,若是日后太子殿下登基,而北伐过后,大伤元气的狼骑掀不起什么风浪,有北伐之功的辽王殿下也可全身而退。”

    “那父皇让三哥去河西统率虎骑,也是如此谋划?”

    杨宸在徐知余那里似乎看到了一个可以了解自己那位父皇的机会,追问之下,徐知余却是哑然失笑:“天子无家事,殿下怎可如此没有远谋,秦辽两藩互为犄角,秦王殿下为国立功之心人人皆知,秦藩和辽藩都是陛下在长安兵乱之后牵制几家勋贵的九镇边军所用,秦王殿下在河西打得越狠,陛下在长安便越安心,天子之术,制衡而已”

    “那为何不让六哥来定南卫?”

    “因为陛下要殿下娶镇国公府的嫡女,要殿下来做这与勋贵同气连枝的人,便不会让殿下去江南的税赋重地,江南胜地,每岁茶盐可是新政推行之根本,若是殿下就藩平海卫,镇国公也不敢应这门婚事,‘独孤文武不可全’的道理,莫非殿下至今还以为只是先帝说与独孤一家人听的?”

    “可本王就藩定南这穷苦之地,又能如何?就藩一年,虽无去岁边患,可南诏、羌部封王无功,又逢此瘟病,廓部一时也断然腾不出手来,比起三位皇兄所为,本王恐是负了父皇所托”

    杨宸的失落让徐知余有些意外,他原以为自己的弟子性子素人,甚至换一个说法便是用徐知余来说一些本该是父亲对儿子所说的话。

    “陛下知道殿下与太子殿下素来手足相亲,可殿下莫忘了,当初陛下与楚王也是手足,可如今殿下的皇叔一样是囚于幽巷而不得出,是陛下想如此?臣以为不然,不过是群臣相逼不得已之举。而太子殿下温文敦厚,日后守成之君,缔造盛世自不在话下,可越是如此,越会为群臣所胁,江南清流日后必为新贵,以新代旧,那殿下和迎娶了几家勋贵之女为王妃,又为削藩去了兵马的藩王自然是板上鱼肉。况且,如今太子妃不过刚刚有孕,若是日后太子登基,而皇孙年幼,哪位殿下最有可能依先帝遗诏,被诏入京,以安天下臣民,国本未立之心

    “本王?”

    “非殿下而绝无其他,殿下需要做的事,陛下都已替殿下想好,就藩定南,整理旧军,开疆扩土,被诏入京,以新军胞弟之身,以陛下嫡子之命,以大宁楚王之尊行储君之事,待日后皇孙长成,殿下再由此就藩,一身安乐。而镇国公等各家勋贵需借殿下日后入京与新君的手足之情以自保,殿下日后的安稳,也不能只靠太子殿下的手足之情,还得靠勋贵世家,还得靠如今被打发入京的和?,还有微臣”

    徐知余说完,杨宸只觉眼前已经是一片惊涛骇浪,而身后也是泛起阵阵冷汗,徐知余不曾点破,但以杨宸的脑子不至于想不到为了要给自己一个绝对的安稳,如今所经历的一切竟然都在自己父皇的谋划里一步不差。

    或许此刻的杨宸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帝王心术,用自己的儿子出京就藩,拥军数万,为的就是让这勋贵不能挟边军而自重,又暗中扶立清流朝堂与之争势。待如今的勋贵如板上鱼肉要靠帝王垂怜方能勉为自保,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压清流,免得日后的庙堂成清流一家之言,乃至于敢威胁天子如何行事。

    只是杨宸或许会好奇,要如何才能将自己的儿子就藩时便想到了用完之后,让他们凭着边功安身立命;要如何才能将这满堂的世间人杰玩弄于鼓掌之中对方却毫无还手之力。要如何短短四五年间,勋贵在朝廷里做的官越来越多,次辅、五军都督府指挥使,上柱国,可实力却在不断削减。要如何才能让东宫成为清流借势扶摇直上的本钱,又在如今这情形微妙之际,借此提醒东宫,江南清流绝非是什么善男信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