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602章 长安何事,兵临城下(2)

第602章 长安何事,兵临城下(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的目光随杨智的话音落到了柳永身上,四目交汇之间,这位袭承家学精于造出人间仙境,又以填词作画名动长安的新阁老有些局促不安,在几人的注视之下,柳永迅速抽走衣角故作坐正了身子后才谈道:

    “启禀殿下,北奴二十万军马已在连城之下牧马,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想好迎敌之策,北奴要战,国朝有战的底子,北奴要和,再遣使慢慢谈着便是”

    “这正是本宫忧心的事”杨智接回了折子,忧心忡忡地说道:“邢国公军中不少的京中勋贵子弟,若是一战打没了,日后我大宁庙堂恐无将可用啊,可是要打,京军各营十不存一,只有尚未北返的河东河北兵马只剩六七万人马可以北上御敌,若不能胜,等蛮子打到长安城下,咱们就没和北奴再谈的底子了”

    “殿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可知道此事了?”王太岳突然的一问,让杨智一时间有些不知如何作答,还是陈和机灵着先回道:“陛下这几日总是时好时坏,国朝北伐大败,北奴领军二十万在连城脚下的事,还未来得及和陛下说”

    “此事的确有些困难,护国公薨了,上将军解甲,国朝确实无人可用啊”王太岳话音一落,宇文杰便忙不迭的说道:

    “殿下,臣以为,柳大人的话有理,无论北奴之心是战是和,当务之急皆是征调兵马北上御敌,开平山之围能解则解,便不能解,御敌于连城总比御敌于长安城下来得妥当。”

    “户部这头粮草军械需多少时日准备?”【1】

    【6】

    【6】

    【小】

    【说】

    从李德裕手中接过户部财权的元圭立刻应声道:“启禀殿下,刚逢两王之乱,长安城中粮草军械府库皆是为之一空,若是从四镇四关之处筹集军械粮草,只怕要最少要半月”

    杨智连连摇头:“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邢国公的亲笔求援之信都送进了宫里,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北伐大军全军覆没,到时京军不堪一用,而外镇兵马强悍,难免生出些乱子来。这样,户部这头在长安能凑齐多少军械粮草便凑,不足之处,再从各关镇调运”

    “臣领命”

    内阁之人的话他已听得差不多,到了拿主意的时候杨智更像先帝多一些,自己说出来的多一些,辽王之乱他身为国储已经犯了大错,这一次,他不想再让人觉着自己的两肩担不起这天下神器之重。

    “镇国公”

    “臣在”

    “着兵部,将滞于京中未归河东河北兵马归于蓝田大营,三日之内,点清兵马,不得有误,九城兵马司严控帝都内外出入,皇城司羽林卫每日二巡,不可让北奴人知长安虚实。”

    “诺”

    宇文杰垂下头去,而杨智也将转过来看着王太岳,神情复杂地说道:“王大人,你以为,选谁为使往北奴大营探北奴单于虚实几何好些?”仿佛成竹在胸的王太岳脱口而出:“臣举荐,鸿胪寺少卿卢尉”

    “那好,着鸿胪寺少卿卢尉为礼部左侍郎,待时运而动,即往纯阳关待诏”

    话说到此处,王太岳和宇文杰都以为事已结束正要起身,可元圭却突然问道:“殿下,还有一事不清啊,当选谁领兵北上拒敌啊?”

    杨智盯着甘露殿偏殿之中悬挂在高处杨景御笔亲书的“静气”二字,缓缓谈来:“帝都防务本就是五军都督府分内之事,自是骠骑大将军,楚王领兵最为妥当,内阁拟招,司礼监掌印,此事就暂且这么定了吧,不必再议!”

    “诺!”

    甘露殿外的秋风拍打在窗棂之上呼呼作响,隐有风雨欲来之势。

    未过许久,夜已渐深,内阁如今所在的勤政殿里灯火恍如白昼,因为北奴这档子事,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都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明日朝上便要有个章程规矩,三省六部两寺九司一台,都眼巴巴地盯着内阁的一举一动,作为内阁宰辅,王太岳气定神闲的看着元圭提笔拟招,宇文杰在那儿打量着京城内外布防,而柳永只能无所事事地跟在陈和一边看着元圭草诏。

    “镇国公?”

    宇文杰听到了声音,双手负在身后踏步而来,坐在了王太岳的左面,瞧了一眼茶碗中空空如也的府的身份逼迫狼骑退让,知晓了前因后果的杨宸很清楚,景清这么查案,无非是想拿如今人人都可踩上一脚的狼骑来草草结案,一旦被他带走这些人,不出三日,白纸黑字的认罪招供就会呈上去,而狼骑营也注定在叛军的名头上多一条意图行刺宰辅的罪名

    景清耷拉着双眼,满是疲惫:“王爷,臣是奉了太子爷的令来办差,这伙人行刺宰辅先不说,就今日兵围皇差,就该落一个满门抄斩的地步了,臣也是看在了王爷您的面上,不与他们计较,好说歹说,他们就是不听,王爷,朝廷可是要脸面的,若是日后谁都能像他们这帮乱臣贼子一般拦着臣查案,那锦衣卫还如何为朝廷分忧啊?”

    只见立在乌骓马上的杨宸穿着玄色的过肩蟒袍,腰间是白色的玉带,头顶是整齐的发髻还有一个月色之下无比显眼的灰玉发冠,听完景清之言,杨宸的目光更为冰冷,景清的心思清楚,太子的心思他也清楚,无非是谁都觉着这支注定不久便会遣于乡野的降军是顶罪的绝佳之选。

    从有狼骑士卒拿着箭矢劲弩行刺国储那时,这三万人马便该落到那个境地,是杨智庙堂之上一言九鼎将行刺国储的罪过变为了行刺宰辅,姑且留他们到如今;而景清,多年来鹰犬的功夫是炉火纯青,自然猜到了杨智的用意,彻查一番后想用狼骑军中的半数头子去顶罪,却没想过这支狼骑尚有血性,竟然哗变,无论是贪生怕死还是当真留给了杨宸一个情面,没有与狼骑厮杀让狼骑坐稳逆贼的罪名,今时今日,道理并未在杨宸身上一分。

    “那你的意思是,今日便是本王来了,也留不住他们?”

    “王爷,您别为难臣了,臣早一日回京查清案子,是不是他们做的便一清二楚,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清白便是。可如此下去,让外边人知道狼骑哗变兵围皇差,那臣便是想还清白也还不到了啊”

    杨宸很想下马去给诡辩的景清两个耳光,但如此,杨宸便正中景清下怀,少不得让外人猜忌自己和这支狼骑的确是关系匪浅,一支追随过辽王谋逆的精兵和如今在长安如履薄冰的自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两者而言都是有害无益。

    “本王既然来了,自然会给朝廷一个交代,你且说说,是不是有太子手谕,你抓的这些人就能放了?”

    “案子没查清楚,人不难放”景清还是一步不让,又把话还给了杨宸:“王爷,京中杂务繁多,若是臣在泗水镇耽搁久了,朝廷起了疑心可不好,御史台一人一口办事不力的唾沫都能将臣淹死,还请王爷高抬贵手,让这帮狼骑给臣让出一条路来,免得这伙人犯来日领了罪,还有人说王爷今日是有包庇罪逆之嫌”

    “放肆!”罗义在杨宸身边怒喝一声:“竟然敢揣测王爷?不要命了?”

    “罗大人别急,臣自然不敢,可御史台那帮言官的嘴你我都清楚,今日所为,难免落人口舌啊”

    “放人”杨宸拳头在握紧缰绳的刹那攥得紧了一些,他大可以在长安充耳不闻,是景清死还是狼骑亡都与他无关便好,可杨复远的托付,还有三万人马的性命,让他不得不来。

    “王爷”罗义有些难以置信,原本以为杨宸来了便能从景清手中接回自家主将的狼骑上下更是不解。

    “本王说了,让出路来,送景指挥使离开!”

    见无人响应,杨宸抽出了马背上的长雷剑,在一片死寂中骂道:“本王是圣上御诏的骠骑大将军!权知五军都督府!泗水镇兵马既是朝廷兵马,便归本王差遣,若不让开,便是抗命不遵!可莫怪本王的剑治人军法不认人!”

    楚藩的侍卫左右闪避,而狼骑将士只是隐隐有所松动,万幸此刻狼骑营中有明事理的部将看清了情形,将自家士卒往后推了回去:“让开,楚王爷来了,有人为咱们做主的!”

    景清得意洋洋地策马向前之时,长雷剑却拦住了他的去路:“王爷,您这?”

    “你身后这些人都是狼骑的忠勇之士,太子手谕到之前,若是少了一个人,本王就从你身上割一斤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