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746章 故殿归醉及新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大雄伟的宫墙之外比宫里更早有了过年的景象,爆竹声从长安城里一百零八处坊市间渐次传来,直入皇城,被挡在宫墙上皇城侍卫们比寒风更为冷峻的神色之外。

    宫里的人们听不清宫外究竟是何动静,甚至都谈不上是爆竹的声音,只是觉得犹如闷雷一般,久久不绝。长乐宫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殿宇,此时也不敢有人造次,没有人会敢在和宁殿响起爆竹之前,先放出爆竹来庆贺新年。

    和往年不同的是,杨家人的年夜饭热闹了许多,放爆竹的人,也从内宦,变成了自告奋勇的楚王殿下。而自先帝驾崩后,无论是宫内还是偌大的皇城,除了王太岳外,没有人在关心那些坊市之间的百姓,年夜饭上,是否多了一些肉色,是否多了几碗粗米。

    杨宸手里拿着引燃爆竹的一柱香,回头向站在身后颇为兴奋的几个小辈们,宇文雪和青晓也是站在原处,面露担心之色,她们并不明白,今日杨宸是为何起了兴致要亲自去做这些本可以是下人们做的事。

    紧随爆竹声而起的是杨湛的哭声,宇文云笑呵呵地把自己的孙儿又抱了过去,轻声哄道:“湛儿别哭,咱们过年咯”

    杨家人走回了和宁殿,先后落座,宇文云看见安安,连忙挥手把安安招到了身边,又和杨宸笑道:“这丫头哀家喜欢得紧,这宫里闷得慌,老七要不这丫头送到哀家身边,陪陪哀家?”

    杨宸正要说话时,宇文雪在桌下轻轻扯了扯杨宸的衣角,为杨宸回了话:“启禀母后,这安安乃是王爷在南疆时收养的遗孤,素日也是跟在青晓身边,母后若是喜欢,儿臣以后入宫就多带这丫头来母后宫里坐坐。如今她还是个丫头,不懂规矩,入宫恐叨扰了母后,不如等她再大些,容儿臣和青晓再多教些规矩了,入宫陪伴母后”

    这番回绝的话的确没有谁比宇文雪更适合说出口,谁让她们先是姑侄,再是婆媳呢。

    “这有什么,当年青晓刚刚来哀家身边时,不也和这丫头一般大么?哀家前些时日还听说宫外有人传言青晓是什么司马家的遗孤,何其可笑,真是司马家的女儿,能跟在哀家身边这么多年,还做了藩王侧妃?”

    宇文云的这番话让原本其乐融融的情形骤然变得紧张,杨宸和青晓自然明白这句“司马家遗孤”的成色几何,而杨智和姜筠则是安坐在一旁,全然置身事外

    青晓垂首不语,她心思聪慧,不可能不知道这位自己伺候多年,把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演绎得炉火纯青毫无破绽的太后其实从未真正把自己当作杨家人的侧妃。

    当年让自己喝下去子汤为楚王府女官跟随杨宸南下,不过是为了让她和杨智断得一干二净。而且让一个以宫女出身,不能生养,还无母族可以依靠的女子成为楚王侧妃,不仅对将和杨宸完婚的宇文雪来日统领王府后宅大有裨益,也能在后宅之中,脏一下杨宸的名头。

    先帝未曾驾崩时,这天底下没有谁比她宇文云更希望这四位领兵的藩王所有侧妃都与长安的勋贵侯府无关。

    “罢了罢了,不愿意便不愿意吧,今日是过年,喜庆的日子,咱们不说这些了”

    或许是察觉到场面上的气氛微妙,宇文云主动打破了沉寂,又将身后侍奉的女官婵儿唤来,要了一个包给杨瞻杨?被褂醒钫咳?值芤谎?暮彀??桓?税舶病

    “谢谢婆婆”

    安安说完,宇文云也被逗乐了,伸手从安安的鼻尖浅浅划过,笑道:“丫头唤我什么?”

    “婆婆”

    “哈哈哈哈,百姓家里,哀家这年纪也是该做婆婆了,小丫头,遇上楚王殿下,是你命好,你与咱们杨家的缘分不浅,说不准日后也要唤我一声皇祖母呢”

    众人也是笑而不语,小孩最是不善遮掩,在听宇文云说要把安安接到宫里时,杨瞻那副就快哭出来的神情明眼人一眼便能看穿这些心思。这不是少年人情情爱爱的谥号,但两小无猜的年纪里,人们应当能不错,朕本意是打算让你继续领兵,趁此机会,好好的查一查这自立国以来,靖边的饷银越算越多的糊涂账。但如今,朕还得让你去做另外的一件事。”

    “是江南的税案?”

    杨智轻轻抬起右手,原本就与兄弟二人相距十余步的内宦和宫人们在高力的带领下又向后连再退得远了一些。

    杨智举目远眺,望向皇城之外撕破夜幕的些许火树银花,叹着气说道:

    “大宁朝开国至今,已历三十二三载春秋,皇亲勋贵遍于天下。按规制,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缎四十匹,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又一千匹。其余各种开支更不胜繁举。

    而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这些更是人人皆知人人不言。父皇和王阁老推行新法,其要义,便是最后这一道的:不以尊卑之亲疏而赋税,而已有田亩之人赋税,任他是什么亲王,勋贵,世族,还是官绅,有田者赋税。

    圣人云‘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朕八岁时听父皇叹气便知道这当中的道理,父皇呕心沥血,弹压勋贵,贬抑世族,为的便是我大宁有朝一日可鉴历代兴亡而有神器长久。但如今,只是区区一座江南道、一座淮南道的衙门,就敢给朕交这么一笔糊涂账,天和元年江南财税不及广武十二年的三有其一,不及永文元年的二有其一。

    朕和王阁老算过,便是加上老六锻造水师,克复东台,出水师而定海波,江南财税之积弊,这几年凑一块儿,少说也有六七百万两之巨。朝廷筹措军费,摊派的茶盐诸税,也被这些清流门庭和富户官绅们押到了百姓头上。

    朝廷要治浊水,要修连城,要建东都,要举新法而利民,这江南税案之积弊不除,朕要行有为之法,该如何说起啊?你就代朕走一趟,取天子的尚方宝剑南巡,把江南的财税之法,里里外外算个清楚。交于舅舅,只怕这庙堂上的一半臣工都得被扫进天牢。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杨宸不曾开口,真依着他的性子,只怕会:“宁让百官哭,莫教百姓哭”

    “朝中之人,你选一人,随你同往吧,这江南道和淮南道衙门后头,还有淮南王府和吴王府,你若是怕伤了兄弟间的情分,有些事便换个人来做

    “不必了”杨宸站到了杨智身后不远,也将双手负在身后:“陛下说到此处,臣弟自然也明白江南税案该从何处去查了,无非是官绅们想着勋贵皇亲尚且如此,便有样学样,何况他们朝中尚且有人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天下事,坏就坏在此处。请皇兄放心,这趟南巡,臣弟愿往,只是请皇兄答应,让臣弟一人节制”

    “好”

    “还有几件事,也请皇兄答应臣弟”

    “好小子,你这是在和朕讨价还价?”杨智一拳轻轻地砸在了杨宸的胸口上,脸上皆是满意的神色。

    “其一,明日的大朝臣弟便称病不上了,请父皇容臣弟去阳陵一遭,辽藩余党已经指认,辽晋勾连之时,宗爱其人乃是晋王的内应,臣弟必杀此人,才可难行。”

    “一个太监,你在意他做什么?真想要他性命,朕命人拟一道圣旨去赐死便是了,何须你亲自走一遭”

    见杨宸不说话,杨智也只好作罢,点头说道:“随你了,上元节后,你离京且徐徐南下就是”

    “其二,臣弟走后,崇北关一应军务,可交由护国公曹评与定国公邓通处置,其二人之才智谋略,虽不及两位老公爷,但也绝非俗物,陛下可亲信之。其三,昌都城的月依,还请陛下遣人援救。”

    “一个外邦之女,你就这么念念不忘?”

    “她救过臣弟的命”

    “可朕在长安都听说,你在军中染疾险些不治,是楚王妃带着太医去救了你的命,还有乌蒙山下的事,别以为朕不知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