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785章 结束,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大火和行刺反应不及的江南道各间衙门里,一夜的慌乱在日出之后,渐渐开始有条不紊起来,墨园的大部已经被烧得残破不堪,只剩几许残烟从扼腕叹息的百姓眼前悄然升起,金陵城内外,楚王的王命被张贴在了各处,从睡梦中醒来的金陵百姓们,也才知道昨夜的金陵城里,就在烟波平静的秦淮河岸,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惊心动魄

    李春芳脱下了官袍,在交由仵作验明确是因为锐利的刀锋伤及五脏,血流难止而亡故过后,在巡守衙门的正堂停灵,短短两个时辰,巡守衙门内外,遍布白绫。

    除了跟随他多年的家奴和学生们,几乎没有人是真心实意的在灵堂处为此哀痛不已,他的一生,注定毁誉参半。

    在长安城里,所有人都将他视为了软弱可欺的和事佬,是夹在王太岳和宇文杰之中的受气包,他的一条条折中之策,也被人视作是谁也不敢得罪的姿态。可人们似乎忘了,在广武帝的一朝的内阁老臣之中,只有李春芳一人在永文年间依旧屹立不倒。

    人们指责他的软弱,却不敢去细想,究竟要何等的人物,才能让王太岳和宇文杰一道应允他的折中之策。明察秋毫的大宁史官们也不会老老实实的记下这位毁誉参半的内阁三相与大宁的太宗皇帝私下究竟是何等的情谊。

    只会像他们历朝历代的前辈一样,潦草落下一句:“春芳,广武年进士,初入翰林,与太宗有旧”在大宁的《太宗实录》里,夹在数十万字的笔墨间,让喜欢刨根问底的后人去一探究竟。

    “阁老白相公”的笑谈就此打住,江南人,必定不会再对这位被贬离京的宰辅有何好感,他们不会明白,江南本就不应该是李春芳的终点,他们只会记住,是江南收留了这位落魄的宰辅,而这位宰辅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背弃了江南士林,让又一出“南国佳人多塞北”的故事,成为江南戏伶口中的唱词。

    李春芳为了报效太宗皇帝恩典的举动,会被江南的士林与大姓们唾弃,他们早已习惯了平静的烟雨,秦淮的游船,可李春芳偏偏要主动站出来打破这一切。原本他们可以在那些大宁朝廷看不见的地方讥讽朝廷贪得无厌,楚王心思毒辣,甚至在若干年后在民间编排出一些《楚王微服私访记》的故事来败坏杨宸的名声,但都做不到了。

    巡守衙门里,四顾无人之下,属于晚春的花光柳影依旧,院中的鸟语溪声,还是一如旧人身前。

    杨宸却已脱下了蟒袍,换上了明光甲胄,站在这棵当初他初至江南之日,李春芳曾经一泄清泉的树前,凝望渐久。

    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偌大金陵,知道楚王殿下将要快马离开江南回到京师的人,屈指可数。

    “殿下,该走了”

    在行刺之事结束以后,宇文雪几乎一夜未眠,她本想让杨宸将自己留在此地,只要她这位楚王妃在,江南的士林们便是察觉到了徐??窃诩俅?趺??捕先徊桓疑么逞彩匮妹牛?惶骄烤埂6?灰?铄飞性谡庾?彩匮妹爬铩把?病笔邮拢?潜阄奕说ǜ以齑危???梢缘鹊轿馔跖扇饲袄窗镒抛约海?部梢缘鹊匠?⒌氖ペ??饷髡?蟮慕犹胬畲悍技绦??鞍敢徊榈降祝?涯切┠霉??⒁?降氖雷宕笮樟??纹稹

    可杨宸并未同意,而是要将宇文雪带回长安,让李平安、罗义、邓耀、王府亲随,藩王仪仗、骠骑亲军、朝廷的宝船一道留下。

    糜烂不堪的烂摊子,被留给了李春芳引荐给杨宸的徐???闶且怀〔淮蟛恍〉目佳椋?佣?3侵链耍?羁觳还?饺盏穆砹Γ?铄废嘈抛约旱幕市植皇悄缓蠛谑郑?蚕嘈胖灰?馔醺?耐跗旌统?滞跗毂话谠诹艘淮Γ?嬲?哪缓笾?艘膊荒芙?鹆耆绾巍

    “走吧”

    宇文雪一身素衣,身上系着黑袍,用面纱遮面,与杨宸一道从巡守衙门的侧门坐进了马车。

    因为昨夜的雨,宽阔的巷子里青石板总是湿漉漉的,摇晃的马车之中,杨宸也能清楚的听见屋檐前的滴答水声,鸡鸣寺的钟音依旧是摇摇飘荡在金陵城间,熙攘的人群在此时看着朴素的马车外议论纷国公姜楷即将回京时,让杨智在奉天殿里动怒骂了一句:“该回来的人没回来,不该回来的,倒是先回来了”

    让群臣疑心这该回来的人,说的就是杨宸。

    定南道兵败一月之后,朝中已经无人再议论是战是和,更无人再说木波以下犯上,妄自称帝,乃是不臣之举,大宁的朝廷,好像颇有默契一般,忘记了大宁国公在南疆颜面扫地,忘记了还有一处关城,孤悬于拉雅山之外,被云单阿卓重重围困多时

    为这次兵败大病一场的杨智自己也没有提起此事,只吩咐让关内侯杨誉,领定南道将军印,收拢残兵败卒,整顿兵马,修葺关城,御敌于外。

    被木波割下人头在大宁的边关之外筑成了京观的将士们,也就此,成为他乡之鬼,异域之魂,看不到大宁王旗卷土重来之日。

    甘露殿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单檐四角攒尖,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内雕砌的金龙不知其数,和玺彩画,也是惟妙惟肖。

    杨智正在看着杨洛刚刚送来的密折,其中一句:“楚王与臣议,请臣允粮草二十万石于定南茅府,供朝廷来日南征之所需”让杨智特意用御笔描红,画了一个圈后亲自写下了一个:“可”字。

    而他的御案左面,是五日前与江南道急报一道送到长安的杨宸密折,杨宸算着日程,心里在估量着杨宸究竟何日会回到京师的。

    他没有想过自己只是派杨宸南下一次,竟然会害得杨宸险些命丧刺客之手,他明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在当夜就立刻命柳项率锦衣卫赶赴江南,又让高力遣影卫,直奔淮南道。杨宸的这一趟江南之行,每至一处见了何人做了何事都有人写成折子送进长安,他当然知道,杨宸在进入金陵城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是谁,而此人在淮南道又做了些什么事。

    当年跟随杨羽一道往淮南道就藩的宫人们,虽大多被杨羽所疑,不曾亲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这些先帝授意紧盯淮南王的耳目在如今将淮南王府的消息源源不断的送到长安。

    杨智和杨羽从小因为杨泰和宇文云讳莫如深的关系与流传于京师贵人间的流言蜚语而不和,他只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的,若真是被他查到杨宸遇刺和杨羽有关,他并不会像先帝一样心慈手软再给杨羽放出来。

    幽巷里,当年杨泰一家三口所住的院子尚在。

    “高力,把金丹取来”

    “主子”高力面露担忧:“主子不可,您今日早朝时已经吃了一颗金丹了,这丹药虽好,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主子还请为了龙体保重啊”

    “朕知道”

    杨智自己擦了擦额头的大汗,不停地伸手索要,时不过初夏,可他却已经觉着比往年盛夏更是酷热难耐,这灵丹妙药服下,不仅通体舒畅,还能药到病除,让他有些疑心自己当初对这些术士炼丹的看法是不是错了。

    影卫们把姜楷是如何在青城山求长生丹的经过奏到了御前,姜楷自己都敢服用,他自然也无惧,此时的他,只等着姜楷和李严回京治罪,好把德国公府里被姜楷奉为上宾的道人要进宫里,为自己炼丹。

    “主子!”

    高力跪在了地上,两眼含泪:“不能再吃这丹药了,奴婢跟了主子这么久,主子何时对这炼丹的长生术如此痴迷了?主子,您莫非忘了当年您亲口说过,这历朝历代的炼丹求长生的君王皆是因丹误国误己了么?”

    “狗奴才!”杨智勃然大怒:“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和朕说?来人!”

    “陛下!”

    “给高力拿下来,廷杖二十,让他学学规矩”

    帘后走来两名内侍,看着跪在地上的“干爷爷”,一时间有些错愕,不知“干爷爷”今日是怎么惹到了陛下。

    “诺”

    杨智自己打开了药盒,取了一颗丹药在手里,可察觉手中的汗多得有些异常,又强忍着渴望放了回去,在高力被拖出殿门时改口说道:

    “少打十板”

    “诺,主子”

    御案上,因为杨智的汗,杨洛的密折有些模糊,但另外一条影卫的密折却是清晰如故。

    “王与楚王妃,过潼关,路驿不食,歇马三刻,或三日之内,便入京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