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筑城 > 第134章 抢收果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官田已非昨日模样。

    在吴老二带领下,留下百姓新修了水渠,盖上了茅草屋,不忙的时候,又开辟出上万亩新田。

    茅草屋排列成行,已形成新的村落,兰云到来之后,取名为田营,意思为种田的营地。

    这次,兰云守住了承诺,两处官田除上交行书省五千石军粮,府库两千石赋税外,剩下全交给义兵处理。

    剩下粮食之中,陈俊成又拿出三千石来,留给百姓。

    经过大半年劳作,田营百姓也将迎来收获,惹得老农带着所有田营百姓,跪伏在兰云、陈俊成和李哲成面前,哽咽着喊青天大老爷!

    如此场面,让兰云极为受用,也抹去被拿掉主将阴霾,激动的几乎浑身发抖,上前搀扶带头老农。

    李哲成站在后面,却在寻思,这些主意都是陈俊成出的,现在兰云来采摘果实了。

    他又在想,陈俊成年轻有为,又深谋远虑,活该他提拔的快!

    话不多说,兰云和李哲成穿着紫色官服,和众人一起进入田间。

    清冽阳光下,田间已散发着谷香,这是丰收的味道。

    陈俊成心中十分畅意,军饷有了,粮食也马上有了,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归德义兵有的吃了,百姓也至少不再饿死人。

    多哈也来到田里。

    这家伙收庄稼不用镰刀,而是用自己的钢刀。

    诺大块头,站在高粱地里,就好似来了一只大笨熊,可他并不笨,弯下腰来,手中钢刀左右飞舞,高粱齐根砍断,赵小乙带两名兵士跟在后面,收被砍断的秸秆。

    这种收割方法很少见,几位老农都感到新奇。

    一天下来,老农又惊喜,这位膀大腰圆的大笨熊,竟然砍了三十多亩高粱,他身后成跺高粱杆,排成了排。

    这大笨熊也不觉累,收工后,还活蹦乱跳去河里洗澡摸鱼。

    黎明即起,天黑收工,吴老二带着火头军,支起大锅,一日三餐,也忙的不亦乐乎。

    天公作美,一直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未到中秋,早晚凉爽,中午时分,田间依然升腾着热浪。

    府衙官员和大伙一样,头顶烈阳,脚踩热土,往日里养尊处优,现在苦不堪言。

    但没人敢抱怨。

    兰云、李哲成每日早出晚归,都在田里,若有公文,差役骑快马来到地头,呈于两人阅览。

    两人也就在田间办公。

    后来,索性在地里搭建凉棚,成为临时“大堂”。

    其他时间,二人就在地里干活。

    他俩认真的样子,就连陈俊成都觉得,二人不是在作秀。

    两个头儿都一本正经,官员们也只能咬牙坚持。

    陈俊成、多哈、张俭等人也冲在头里。

    当官的都冲锋陷阵,兵士和百姓更加卖力。

    只用十多天时间,东面两万亩官田收割完毕,余下工作,就是把粮食从高粱穗谷穗和豆荚之中,用石磙碾压出来。

    吴老二已开始蒸新高粱米,浇上肉汤,很是香。

    中午,兰云不顾斯文,扒了两大碗高粱米饭。吃过饭,看着绵延的秸秆垛,又兴致大发,叫来陈俊成和李哲成,接着商议秋耕和秋种。

    今年上交行书省三千石军粮,皆出自官田,明年五万石份额中,官田要交五千石,其余由各州县分摊。

    还有府库,总不能一直穷下去,所以官田至少要上交八千石粮食。

    兰云觉得这不是小数目,还需规划好。

    此前,兰云已写信给劝农使,告知归德连年战火,百姓受苦严重,需要调拨冬小麦种子。

    他向李哲成学习,也成了大半个官油子。

    他在信中说,现在贵德境内有田无种子,若不调拨,明年别说五万石,还要继续申请救济粮。

    他得知劝农使喜欢马匹,让送信同知告知劝农使,准备送二十匹上好战马。

    劝农使得知兰云与察罕帖木儿关系很好,又能得到战马,于是加拨给归德府三千石良种。

    二十匹战马送过去,种子正在运回的路上。

    以前刚正不阿的兰云,如今学会了送礼,但他为自己变化却感到由衷高兴,因为此举得到大批种子。

    陈俊成和李哲成也十分支持他,这是大好事。

    粮食归仓,接着就是秋耕,就是翻地。

    兰云已让李哲成采买更多耕牛和铁犁,李哲成很是为难,因为府衙没有存钱,官员们月饷,还是从义军处借来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兰云只好眼巴巴看着陈俊成。

    陈俊成已未雨绸缪。

    前段时间,他就命令林狗儿打造一匹铁犁,张俭也派出多人,到各地采买耕牛。

    就是不好买了。

    在归德府影响之下,附近州县都在开荒复耕,耕牛也就成了非卖品。

    不过,这不是大问题,耕牛不足,人可以凑,让兵士和青壮男丁,扯绳子拉耕犁,虽然慢一些,但一样可以耕地。

    关键还是人。

    一旦发生战事,兵士们就要开赴前线,陈俊成提出,由义兵出钱,盖更多房屋,广纳流离失所百姓。

    人多了,开垦荒地也就多,种的田多,打的粮食也就多。

    李哲成举双手赞成。

    兰云更是乐不可支。他已在打腹稿,准备以公文形式上报行书省和察罕帖木儿,告知今年开荒复耕取得重大成果,然后是明年计划,包括安顿流民,扩大生产规模。

    他已想象出,在他治下,归德府不出三年,就耕牛遍地走,处处闻鸡鸣。

    如此,让他想起察罕帖木儿说过的话,武能安邦,文能定国,自己成为一代名臣,计日可期。

    他脸上露出灿烂笑容,也不再想什么主将身份。

    他高兴地挥手:“走,陈将军,李大人,咱们也去耕地。”

    李哲成看着他得意模样,心里又不免一阵反感,心里在想,若不是俊成给你出主意,你算个什么玩意?他笑道:“大将军为黎民百姓,甘愿做牛做马,哲成敬仰之至!”

    他是在调侃兰云,没想到兰云更为得意:“这就是了,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咱们就该是百姓之牛马。”

    可在当时王公贵族眼里,这是大逆不道,李哲成也没想到只是调侃之语,竟然给兰云挖了一个大坑,赶忙说道:“大将军,不可乱说。”

    兰云也意识到自己失言,赶忙说道:“我只是引用孟老夫子。”

    陈俊成没多想什么,他带着牛旦和赵小乙离开官田。

    方用回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