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一朝入汉,潜龙在渊 > 第3章 局势,拜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之乱,其黄巾主力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东汉皇甫嵩,卢植等所扑灭,但随之带来的后患却是无穷的。

    各地烽烟四起,黄巾余党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百姓民不聊生,而各地方官军却因为势力分散,缺乏统一指挥,屡战屡败,这让汉灵帝很是头疼。

    而作为皇室宗亲的刘焉,向汉灵帝上书恢复州牧制。

    汉灵帝接受了刘焉的建议,于是就派当时他所信任的刘焉、黄琬、刘虞等人分别担任了几个大州的州牧。

    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刘虞为幽州牧。

    在刘焉病死后,其子刘璋即位成为益州牧,益州也成为他们家的私人产业。

    “圣旨到,请刘虞国相接旨。”一位朝廷来的公公说道。

    “臣刘虞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刘虞作为皇室宗亲,恪尽职守,为抵御黄巾叛军作出贡献,封刘虞为幽州牧,即刻上任,钦此。”

    “谢皇上!”刘虞随即起身拿着圣旨,顺便给了那位公公一百两银子。

    “此刻应该称为州牧大人了,皇上很看重你。”公公欣喜道。

    刘虞于是吩咐下人整理东西赶赴幽州。但在离开之前,刘据要将张?拉入自己的阵营,于是向刘虞说:“父亲,孩儿听说河间郡的张?枪法一绝,想去拜他为师,希望父亲成全。”

    “那个韩馥的手下,曾大破黄巾军的张?,确实不错,吾派两百兵力陪你去吧。”

    “谢谢父亲!”刘据便迅速带着两百兵力赶往河间郡。

    “吾乃幽州牧的儿子刘据,吾找张?将军。”刘据到了军营说道。

    “不知找吾何事。”张?大声说道。

    刘据立即查看张?信息,

    姓名:张?

    身份:韩馥手下将领

    武力:91统率:93智谋:61政治:59

    特殊兵种:大戟士(1000\/0)

    忠诚:95

    “汉室昏庸,奸臣当道,黄巾叛乱,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终有一天将大乱,而韩馥偏安一隅,鼠目寸光,刚愎自用,迟早会被消灭,而吾志在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y?V将军助我,若吾成,汝必封侯。”

    “?y?V拜见主公,为主公赴汤蹈火。”张?辞官之后,便随刘据与刘虞队伍会合。

    刘据熟知历史,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而辽东郡正是在幽州。

    之后,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刘据于是带着张起和青儿随军出发,张起与刘据同岁,也是十四五岁,青儿较小为十三四岁。

    作为国相,刘虞在甘陵颇有威望,随行军队有五六百人左右,这是因为一个县本就没有多少人,更何况是兵。

    经过了许多天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幽州涿郡,汉高帝时置涿郡,治所在今涿县。涿郡在两汉之时是幽州刺史部所辖诸郡中属县最多、人口最为密集的一个郡。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时,全国人口因战乱而减少,涿郡人口缩减到63万,但仍占幽州刺史部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可见涿郡是何等的重要。

    安置好家眷后,刘据便随父亲刘虞去拜访管宁,管幼安了。

    “在下幽州牧刘虞带着犬子来拜访管先生,请通报一声!”

    “刘大人,请稍等。”一名书生装束的人说完便去里屋了。

    “原来是伯安兄呀!好久没见了。”管宁欣喜说道。

    “幼安,这是我的犬子刘据,希望你能收他为徒。”

    “你知道我不收徒的,即便收徒也是很严格的。”

    “我知道,这是犬子的要求,那就要看他的了,希望幼安给他一个机会。”

    “管先生,希望给我一个拜师的机会。”刘据说完后便用玉佩查看管宁。

    姓名:管宁

    身份:齐国管仲的后代

    武力:32统率:42智谋:86政治:85魅力:92学识:96

    特性:所教授学生吸收知识速度加30%

    当刘据看到学识高达96也是震惊了一下。

    “好吧,老夫给你三个考验,通过后才能当我的学生。

    第一个考验,你认为当今局势如何?

    第二个考验,作一首爱国的诗。

    第三个考验,考你的记忆力,一个小时内背完一篇文章。”当管宁说完后,刘虞也为刘据感到紧张。但是刘据仍然表现出一幅胸有成竹的面孔。

    “第一个考验,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皇帝昏庸无能,导致了大权旁落,政治混乱。百姓生活困苦,发起了黄巾起义,朝廷无力抵抗,只好利用各地世家官军。这样镇压起义后,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当刘据说完后,管宁一脸震惊与惊叹,没想到一个十四五的少年对天下局势这么了解。刘虞也是一脸懵,对儿子的才能一无所知。

    “第二个考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首诗一出,管宁也坐不住了,便鉴赏道,“这是新题材的诗,体现一种均衡的美感,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正是大才呀!老夫一定要收你为徒。”

    “还有第三个考验呢?”

    “不用了,你通过了。”

    “学生拜见老师!”幸好不用背书,尤其是文言文,刘据心里暗喜。

    自此,刘据便跟随管宁学习知识,而刘虞便回涿郡主持大局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