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风起 > 第38章 围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王来信?

    众朝臣眼眸异色,这个时候来信…对于其目的,众人都已猜到。

    “秦国攻吴,且已至弋阳…”周王将密函放下,看向大殿内的众人,“吴王来信,请我大周派兵相助,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秦齐合谋,致使合纵失败,如今又发兵攻打吴国,且看其形势,只怕有灭国之危!当然,吴国是否灭亡与我大周无关,可唇亡齿寒…一旦吴国被灭,将来抗秦也将少一大助力,必然会让秦国威势更盛,臣建议出兵解吴国之危。”

    有人建议出兵,自然也有人执反对之理,“大王,臣不认可。”

    “出兵能解吴国之危,自是更好!可目前以秦国之威势,若我大周兵马与秦军陷入僵局,甚至于全面爆发战争,无疑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届时周秦国力双双退步…情况会越发严重。”

    “大王刚才说四十万秦军已至弋阳,即使现在发兵解吴国之危,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朝臣开口道。

    天下之事,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

    “臣等附议!”

    众朝臣相继躬身,他们是周国之人、而非吴国之人,自然不愿让吴国影响了大周的脚步!

    周王并未开口,而是看向朝臣最前方的一人,说道:“茗相如何看待此事…?”

    “回大王!”朝臣之首的茗相走出,“臣不赞同大周出兵援吴一事,至少,不能只有我大周出兵,否则周秦之战,将会导致我大周呈现劣势,届时后果难以预料。”

    “齐国反戈一事在前,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齐国。”朝臣道。

    对齐国反戈一事,仍旧心有余悸,也不放心。

    王台之上,周王不语,自然也有同样的顾忌,“可周吴历来同盟,且数代联姻;对方既以吴王身份来信,若视若无睹…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大周?”

    周吴两国不仅只是同盟,还联姻了数代;当然,这不只是周吴之间有联姻关系,周庆之间也有…

    诸国尚都如此。

    因此…周王才有这样的顾虑,免得天下人言谈大周不义。

    “臣以为。吴王来信应不止我大周,必然还有辰王与庆王…大王不妨再等几日,看看辰王与庆王会如何应对。”茗相道。

    秦齐攻吴,吴王必然坐立不安,必然四处求援!

    “不错。”众人眸光闪烁,自是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辰国与庆王。

    “当然,我大周可昭告天下…正与诸国商谈援助,望吴王努力抗秦!这样即使时间上来不及,也能给秦国一股压力,或可阻碍秦军进展…至于后事如何,就看吴国的命数了。”茗相又开口道。

    齐国的反戈…让他们不敢不慎重抉择,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改变大周之走势。

    而这样做…非是大周不愿出手,而是正与诸国商谈。

    至于要商谈多久,这个问题就另说了。

    “这样…只怕吴国堪忧啊!”周王沉吟,一时间踌躇不定!

    他当然知晓唇亡齿寒的道理,可更加明白大周的基业胜过一切,何况,周秦的实力悬殊不大,

    一旦两国开战…只会是给他人做嫁衣。

    身为吴王,自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怪就只能怪…吴王太无能,国力太弱。

    周王在思虑其中的孰轻孰重,许久后方才道:“既然如此,此事便由茗相亲自施行,黎阳君配合。”

    “诺!!”

    随着周王朝朝会结束,在辰王朝与庆王朝也发生了同样的一幕,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和周王朝一样的选择…

    诸国正商谈援助,望吴王等待!

    可明眼人都知晓诸国之间的芥蒂,又不愿单独直面虎狼之国,只能一拖再拖,

    无法消除隔阂,就不可能出兵。

    ……

    短短几日的时间,吴王朝狼烟四起,一座座城池相继沦陷,吴军几乎被屠戮殆尽。

    尸骸如山,血流成河!

    秦齐两国数十万兵马打到了吴国的国都,城内黎民百姓人人自危,唯恐避之不及。

    吴王宫,王殿。

    整个大殿,寂静的可怕。

    “嗒!”吴王将诸国回信怒摔在地,众朝臣心生惶恐,连忙匍匐在地,不敢多言。

    “与诸国商谈?他们想要怎么商谈?”吴王神情上都是怒火,他又岂会看不出周、辰、庆三国的拖延…

    压根就没有出兵援助之意。

    昔日诸国力邀伐秦,何其自信。而今,不仅没有削弱秦之实力,还将战火引至他吴国。

    甚至,即将有灭国之危。

    诸国还没有出手之意…他又如何不怒。

    “怪寡人,都怪寡人!”吴王拳头紧紧地握在一起,“若非昔日寡人答匀伐秦,又怎会给秦军攻打我吴国的理由…!”

    吴国伐秦失败,等于是给了秦国理由,否则又何至于此。

    既愤怒又无比的懊恼。

    “大王!秦齐数十万兵马已然打到了弋阳,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调集兵力抵御秦齐兵马啊!”一位身穿盔甲的将领拱手道。

    汉源君,吴国仅剩的一位封君大将。

    “汉源君说的是。”吴王心头一震,强忍着心头的震惊,连忙道:“秦齐兵马围城,我方不得出乎大意,时刻防备突袭。”

    只要城门不破,敌军进不来就还有机会。

    “大王,眼下最关键之处在于,我弋阳人口数十万,城中粮草严重不足,即使省吃俭用也坚持不到半月。”汉源君忽然吐出一句震惊之语,令得在场众人面容巨变。

    “什么!”

    民以食为天,黎民百姓如此,大军亦如此。

    一旦粮草不足,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实难想象。

    “为何如此?”吴王神情凝重,惊得从王台上站了起来。

    “府元君率领的十万兵马出征,已是动用了大量粮草,再加上秦齐两军发起猛烈进攻,致使我吴国…”一朝臣道。

    说到此处,语气停顿,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粮草不足?这下可麻烦了。

    只能坚持半月…除非诸国派兵援助,否则仅凭吴国自身是很难扭转局面。

    可从诸王的回信,明显能看得出来…不愿与吴一同抗秦。

    除非秦齐退兵…但这显然不现实。

    “嘎吱!”吴王拳头一紧,忍不住怒吼:“难不成,天要亡我吴国么?”

    ……

    弋阳,城外!

    数十万兵马将弋阳之人,围困于城中。

    此刻,秦军前方阵营。

    “弋阳乃吴之国都,我召集诸位前来,共同商讨破城一事!”大帐内,穆瑰夏召集所有将领。

    就连齐国的含渠君,也来到了这里。

    “弋阳城内仍有将近十万兵马,以及数十万黎民,我们想要破城…可非易事!”

    “人数既然多了,其所需之口粮也将翻倍,弋阳有人口数十万,或可进行围城!”

    “但围城太费时间,我们等不了那么久,也无法保证周、辰、庆三国是否会再次联合。”

    一位位将领,都在提议。

    “含渠君有何想法?”此刻,穆瑰夏眼神看向身旁之人,正是齐国的封君大将,含渠君。

    “我与诸位想法一致,围城太耗费时间,难以保证不会发生别的变故,唯有强攻…才能尽快取得弋阳。”含渠君开口,

    便见他又说道:“也只有取下弋阳,将一切阻碍力量都将之毁灭,才能彻底掌控这片土地。”

    “嗯!”穆瑰夏神色平静。

    含渠君见到对方的神情,目露异色,开口:“穆统帅莫不是有别的妙计?”

    “妙计倒是算不上。”穆瑰夏眸光看向众人,“我得到一个消息,或许对于破城,将有很大的帮助。”

    众将领听闻此言,也都看了过来。

    “哦?什么方法?”含渠君开口一问。

    “弋阳城内粮草不足,最多可坚持半月。”穆瑰夏说出一句惊人之语,众人眸光微凝。

    “粮草不足…?”

    含渠君深深地看了穆瑰夏一眼,虽不知这是真是假,也不知对方是如何知晓的此事…

    但都不重要。

    他只关心如何破城。

    “即使粮草不足,可半月时间…仍旧太长了些。”含渠君眉头微凝,谨慎的开口道:“哪怕只是一丁点风险,我也不会允许其存在。”

    “自然!”穆瑰夏眼神看向地势图上的弋阳,“我们可一边进攻,同时向弋阳城内之人施压,以及传达粮草不足等情况,若城中百姓得知此事,会发生什么?”

    “暴乱!”含渠君目露锋芒。

    “粮草不足这个问题,吴王隐瞒不了多久!”

    穆瑰夏眼神落在标记的弋阳城方位,“届时城中之人尽知此事,在种种因素压迫、生与死的选择下,每个人都将萌生私心,发生争抢、暴乱…这对我们破城有着很大的帮助。”

    “利用人心么…”含渠君眼眸微凝,每个人都有私心,就连在场的将领也不例外。

    只是每个人的私心不同。

    对于国将不国、且要面临生死抉择的黎民百姓…粮食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含渠君心头凛冽,深深地看了一眼身旁的秦军统帅。

    穆瑰夏扫视所有人,开口:“既然如此,那便如此执行,同时让弋阳城内之人知晓,黎民百姓无罪,开门投诚者无罪,

    一意孤行且反抗之人,夷灭三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