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风起 > 第183章 思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邺州,邕安。

    “秦相的来意,寡人已清楚,但,你秦国若欲出兵东华,我临安,自当配合,同时支持秦国讨伐东华,可,此番终乃国事,国之利益,亦不可免。望秦相转告秦王,我大临安之利益,不可免,更不容商榷。”

    临安宫内,传出临安王的声音。

    不久,一众朝臣走了出来,为首有两人,一人是临安丞相独孤浩渺,另一人自是秦国丞相,晏茯。

    “恭喜晏兄,官拜丞相,可喜可贺!”独孤浩渺侧过目光,看向身旁的晏茯,轻笑道:“还记得,上一次晏兄到访临安,还是以秦使之身份,哪想归秦后,竟得秦王重任,出任上卿,而今竟又官拜丞相,令本相惊诧啊!”

    昔年,晏茯以秦使身份出使临安,两国各取利弊,临安得城邑二十余座,神造府的工匠更是于秦国建立造船处,充分利用秦国资源,得以加大督造战船,大幅度增强了水师能力。

    而秦国,也因此得到了原属临安的十九城。

    对此,晏茯看着前方,步子未停,回道:“为秦而行,为秦而忧,晏茯秉承王命,得遇大王委以重任,方才出任丞相,然,所行之事,无不是为了大秦,为了秦国。”

    “自然。”独孤浩渺轻笑额首,旋即想到了一事,说道:“秦相听说了么,太州夏国,亦发生了一件大事,原夏相上官乘,被夏王罢免…”

    此话落下,晏茯停下了步子。

    “上官乘被罢免了?”回眸看向独孤浩渺,见对方神情,他不禁道:“那这新任夏相,又是何方人杰?”

    “是秦相的故人。”独孤浩渺驻步,笑看着他。

    故人?这让晏茯皱了皱眉,略有不解,但,却见对方的神情,他不禁想到了一人。

    “看来,秦相,已经想到了。”

    “也只能是他了。”晏茯看向远方。

    听到此话,独孤浩渺眼眸闪烁,“我也是刚得到这个消息,不过,我观秦相神态,似乎很是认可此人的才能。”

    “不在我之下。”这时,晏茯收回了心绪,抬起手臂,朝对方作揖道:“事已了,我便先回秦国了。”

    “秦相慢行。”独孤浩渺回礼目送,看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眼神逐渐平淡。

    ……

    这一年,九州局势,一触即发。

    秦王下发檄文,以东华犯秦为由,讨伐东华。

    一时间,秦国大军,兵分三路,由武威侯率领五虎营,一路北去,剑指禹州常胜君所部东华军。

    太尉南平君,则率秦军精锐主力,经稽州,抵达禹州,与太和君亲率的东华大军主力对峙。

    而大将军武安君,率军四十万,从广业发兵,欲借道邯州,绕经承启,最终抵达云州东华。

    此刻,上治,承启宫。

    “可恶,秦国可恶啊,他说借道我就让他借?”

    “秦国狂妄,未免太目中无人了!”王宫内响起震怒之声。

    只因为,秦国一纸文书,直言要借道邯州而至云州,经承启而讨伐东华,尤其这话里行间,丝毫没有半丝商榷的语气,

    就像是一纸通知,秦军,将要借道邯州…

    这当即让众朝臣气愤,气得面红耳赤。

    这样的文书,说好听点是文书,可说直白点,那就是一纸羞辱,以这样的方式来羞辱承启。

    “启禀大王…”那人看了看王台,小心翼翼的道:“此次,秦军有兵力四十万,还有一支十万精锐,由武安君白柯,担任一军统帅。”

    此话落下,当即令殿内一片安静,原本怒目大呼霸秦的群臣,在听到武安君时,神情都僵住了…

    ……

    云州,上和。

    “启禀大王!秦王下发檄文,发兵已达一百五十万,以兵分三路之势,来犯我东华,太和君与常胜君率军迎击。”

    王台上,东华王听到此言,神情冷淡:“秦国年年兴兵,怎现在,兵力没有削弱,反而还增强了!?”

    “秦国,独占中稽二州,人口甚广,资源充沛,兵力有所增长,并不为奇。”丞相庄司盛看向王台,语气停顿了下,“可,我们现在该考虑的,是派何人率军阻敌?秦国武安君,乃是这两年风头极盛的一位名将,颇有赶追夏国武安君之势头,不容小觑啊!”

    此话落下,众人沉默。

    东华大半将领几乎都调往了前方,太和君与常胜君两位封君大将,此刻又都在禹州,与秦军两路大军对峙,

    稍有不怠,局势就会全面爆发,可谓是异常严峻。

    “武安君这一路,有多少兵力。”东华王眼神沉思,看向丞相庄司盛。

    “据得知,有四十万秦军,还有一支十万精锐,此时正途经邯州,来势汹汹。”丞相庄司盛眉心凝重。

    “五十万…”这让东华王沉吟,也意识到一丝凝重,眼眸扫视众人,道:“何人愿为将,为东华,率军阻击武安君所众?”

    “臣愿往…”

    一位位武将走出,抱手道。

    对此,并不合东华王心中所想,毕竟,武安君乃秦国一位名将,且,最近威名赫赫,战功卓著,更是其率领秦军攻入邯州,使承启大败迁都。

    这让他不得不慎!

    此时的一众武将中,有一人眸光闪烁,他是四方侯。

    昔年,率水师奔赴中州,欲从秦国后方,剑指京都,原先都还进展顺利,往预料中的方向进行,可哪想,后来竟遭遇秦国的那支万人徒兵,使其被迫退回海上,后来又因承启被秦军大败,东华独面秦国,压力加大,

    最终率领水师返回了东华。

    而眼下,局势严峻,且一众将领之列,只有他最为合适。

    “臣,愿为大王率军迎敌,阻击武安君所部秦军。”四方侯走了出来,自请王命,作揖道。

    “好,有四方侯,寡人亦顿感宽心。”东华王说到此处,语气停顿了下,思索:“然,武安君麾下,还有一支十万精锐,这龙骑,颇有风头…”

    “上将军柳宗何在?”说着,他看向一人。

    “臣在。”虎骑上将柳宗走出,作揖道。

    “此番秦国来袭,由你率领虎骑,配合四方侯,务将秦军阻击于东华之外。”东华王看向二人,旋即,又亲点了众将领。

    “诺!”

    一位位将领,都相继离去。

    在东华王看着殿外,沉思间,一位侍婢来到了他身旁,“大王,明日太后的寿宴,已筹备好。”

    “知会了吧。”东华王收回思绪,迈步离去。

    “奴婢已传人知会了她。”

    ……

    九州局势,越发微妙,看似四王称霸,形成了一丝平衡,实则列国皆是彼此的竞争者。

    尤其四大霸主国,更是如此,看似各抒己见,实则作壁上观。

    列国局势严峻,而在东华都城,上和,却是迎来了一场东华王为生母精心举办的寿宴。

    一时间,上和,热闹非凡。

    而就在这上和都城中,一处偏僻的简易府邸内,有一位清冷美妇,为她那约莫两岁出头的孩童整理衣裳。

    “阿母,我们要去哪儿啊?”孩童看着眼前的阿母,喃喃说道。

    美妇手指一顿,“去东华王宫,参加一场寿宴。”

    “啊?”孩童眼神一闪,似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手心一紧,抓紧了阿母,“阿母,那个宫里的人,他们都不是好人,我们不去,好不好?!”

    这让美妇略显苦涩。

    孩童的话,她又岂会不明白,只是,人在他国,不去,只会给予那些人一个理由。

    那时,她们母子,只会更加难以生存。

    “思京放心,有阿母在。”美妇站起了身来,眸子看向窗外,心绪却是到了别处…

    她是武瑶。

    昔年沦落东华上和,不久,她为他生下了腹中的孩子,可,因沦落异国他乡,思念心中人,

    故而,取名思京。

    正是眼前的这个孩子。

    看着阿母的神情,思京小手紧了紧,他知道,阿母应该又在想那个从未见过的父亲了。

    而父亲这个称呼,既让他憧憬,又让他很迷茫…

    不知道,父亲他长什么样,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后来,他知道了,从那些很欠揍的家伙口中,知道了父亲似乎是叫一个秦王的人,

    好像还很厉害…

    只是,那些讨厌的家伙,也让他和阿母生活的很艰难,经常对他和阿母各种羞辱,各种欺压…

    不过好在,有一个人,他叫伍胥,似乎是父亲的人,从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得,只要她们有危险,这个家伙就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

    后来,又来了一个叫芙玉的姨母,但是,这个姨母好像脾气不太好,不对,是很暴躁。

    凡是羞辱他和阿母的家伙,一定会被姨母一顿胖揍。

    在思京思虑间,一位美丽的女子,来到了这里,她是芙玉,看着前方说道:“我刚得到消息,大王下发檄文,讨伐东华,然而,正值这关键时刻,东华太后却举办起了寿宴,还让侍俾传夫人前往…”

    “只怕是豺狼请客,没安好心!”芙玉看着她。

    “我们身处别国,有拒绝的理由么?”

    听到此话,芙玉沉默了。

    是啊,她们有拒绝的理由?不仅没有,而且这东华太后,还刻意传人让夫人带公子前往,说什么…对公子有眼缘…

    你一个东华的太后,对别国的长公子有眼缘?说出来都没几人相信。

    可是…芙玉侧过眸子,看着夫人,有些担忧,因为在前些年,夫人怀着长公子时,伤及了命根,即使后来生下了长公子,可夫人的身体,也因此元气大伤,状况大不如前。

    “我随夫人前往吧。”

    “若你仅以侍婢的身份,想来都进不去宫门。”武瑶回眸,看着她,说道:“放心,我不会有事。”

    芙玉没再多说。这时,身为典客的伍胥走了进来,“夫人,马车已备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