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风起 > 第258章 据敌关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列国诸王,集天下之兵马,一举来犯。

    值此重要关头,秦相承帝命,先后出使各国,使诸王彼此忌惮,随后,秦国大军倾巢而出,直扑来犯的列国大军。

    这让一直关注秦国动向的临安王,闻之,唯恐局势有变,急令丞相独孤浩渺,出使各国,欲说服各大君主,以破秦帝国。

    此时,以临安为首的列国大军,主帐内,一行身披甲胄的人马,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主帐内。

    “报!!”一位守卒快步而来,道:“大将军,常胜君率领东华军,已与我军汇合。”

    “此话当真?”一直焦虑的武威君,听到这个消息,当即转过身来,忙问道。

    “末将用性命担保。”

    众将对视,心中一喜。

    “常胜君此时何在?!”武威君再问道。面对秦帝国,并非是他有怯弱之心,而是他明白,面对秦帝国大军,他们的优势不大。

    虽有太衍、夏晋二国,即使再加上临安,也只摆平与秦国间的差距,尤其是得知秦帝国大军已经到来,

    这让他无比的焦虑。

    更因这一战,无论胜败,都将改写至少一国的命运。

    因此冒失不得。

    所以更加的焦虑。

    不过好在,现在常胜君来了,只要有了东华军的兵力,面对秦国,也不再陷入劣势。

    “回大将军,常胜君已经到来。”守将让到一旁,霎时间,一行身影,大刀阔斧的走了进来。

    为首一人,赫然常胜君。

    “常胜君,你东华可算是来了。”武威君等一位位大将,顿时大笑道:“我等唯恐你东华有变啊。”

    “让武威君与诸位久等了。”常胜君迈步走来,“实不相瞒,我得知大王诏书,也唯恐伐秦有变,不过所幸,大王慧眼明珠,看穿了秦帝小儿的无能诡计,特命本将与诸位汇合,一同伐秦。”

    “好,好啊…”章泉君等大将笑了笑,“如今有了东华大军的助力,对秦国,也必将有一定的胜算。”

    “只是可惜,那光复君,竟率军而撤,实在让我等心灰意冷,谓之可耻。”鹿台君语气一叹,道:“不过还好,常胜君来了。”

    “诸位不必忧心。”常胜君意味深长的道。

    “常胜君何意?”昌平侯看着他。

    常胜君来到前方,扫视诸大将,道:“不瞒诸位,我王在得知承启王撤军后,不必诸位少忧心,但现在,大王仍命臣率军与诸位汇合,这背后说明了什么,想必不用我明说了吧。”

    “常胜君之意莫不是…”诸位大将看去,心中想法各异。

    常胜君含笑,没有直接点明,以他们的智计,也无须他将一切都给点明。

    武威君见此,随即看着主帐内的地势图,扫视诸人,道:“如今,秦军弃守而攻,两军对峙,又以秦之国力,天下列国,无一国可匹之,所以,天下必须伐秦弱秦,我们,都做好准备吧。”

    诸位大将对视,“甚好。”

    ……

    中州。

    刚返回秦国的丞相一行人,还在途中,正一路赶回京都,只不过,少了一人,武安君。

    一行车马,所有人皆在,唯独少了武安君白柯。

    此时的他们,正一路疾驰之际,忽有一位传令兵,快马加鞭,赶到了这里来。

    “丞相大人,常胜君率领的东华军,一路直下,与武威君为首的列国大军汇合了。”来人递上一份竹简,急忙道。

    晏茯沉默不语,神情很是平静。

    “丞相大人。”一位随行朝臣眉心微凝,“东华军,仍与列国大军汇合,那我秦国将要面临的处境是否也更加…”

    说到此处,语气骤然停顿,忧心忡忡道。

    而这也是否意味着,他们这一行的目的,是否也白费了?

    晏茯平淡的道:“经此一行,列国虽然来犯,多是出于利益的考量,畏惧我秦帝国,可,即使他们明悟,率军来犯,可嫌隙已生,很难再有以前的积极性,而我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至少,引起了承启王的猜忌心,那光复君,不已经撤军了么…”

    “可…”对方欲言又止,眉心一凝道:“但这承启王,非是寻常之辈,更不是可随意糊弄的迂腐,此次,乃列国犯我大秦的最好时机,这位回过神来的承启王,他真就会因畏我秦国而撤军?他能迁一次都,就能迁第二次都。”

    对于承启王,他始终不放心,对方既然能迁都,那么必然也有第二次迁都的心理准备,可是,面对秦国攻打承启的武力威慑,承启王,竟然出人意料的答应了。

    初时,还对其嗤之以鼻,可时间一长,越想越让人不安。

    也或许,承启王就是在给秦国做戏。

    “你能想清这一点,很不错,只是,从撤军到现在,有些事,即使后知后觉,也已经来不及了。时间,可不能挽回,而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晏茯神情平静,看着远方:“何况,我们的大将军武安君,不是已经去了吗。”

    对方眼神一闪。

    ……

    邯州,上治。

    “启禀大王,我承启大军,正明撤暗进,必将一举踏平他秦国。”丞相南宫鼎说道:“这一次伐秦,乃最佳机会,必能一举平定秦国。”

    承启王闻言,一双虎目,看着远方,沉声道:“他秦帝,还真以为寡人怕了他秦国不成?伐秦之契机,乃无二机会,又岂能错过。”

    “不过,正如秦相所言,以秦帝国的国力,我们不得不防。”丞相南宫鼎思索后道。

    对于秦帝国,没有人不忌惮。

    “前方伐交,我承启国内,也须严阵以待,时刻注意秦国动向,若有风吹草动,即刻来报。”承启王语气停顿,随即道:“纵使不惜再迁第二次都,也要誓灭秦国,也只有平定了秦国,我承启,才能扬眉吐气。否则,我承启大国的国威何在?又岂能任由他秦帝国一家独大,欺到我承启头上?”

    “诺!!”南宫鼎看了看他,“那临安丞相…”

    闻言,承启王眼神思索。

    ……

    某一地。

    一支浩浩荡荡的兵马,足有数十万之多,在光复君的率领下,直扑秦国而去。

    意欲趁秦国兵力都在防备列国大军之际,釜底抽薪,只不过,抽的不是列国的底,而是秦国。

    可,在他们的必经之路,直入秦国的一处关隘要地,这里,有着一支为数不多的人马,仅有数千余,

    还都是守卫边疆的将士。

    此时,这数千余将士,都听从一人的指挥,目光锋锐的看着那人,那是一位驾着战马,身披甲胄的大将。

    武安君白柯。

    帝国大将军。

    九州仅此一位的武安君,何其盛名。

    今日,他们将听从大将军的指挥,也只因为秦国各部大军主力,全都出兵列国了,只留下了他们这数千边疆将士。

    但他们丝毫不惧。

    因为,他们将追随大将军武安君,抵御再度来袭的承启大军,这是他们所有人的荣幸。

    “都准备好了吗?”白柯道。

    “大将军,所有人都已备好了弓箭,听从大将军的指挥。”一位小将抬手一挥,霎时间,数千将士手举长矛回应:

    “我等愿以大将军之命是从,杀杀杀——”数千手握长矛,背负弓箭的守边兵,朗声道。

    肃杀之音,响彻一方。

    白柯平淡道:“所有人都隐藏于关隘两方,据险而守,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冒头,更不能轻易暴露,违令者,军法从事。”

    “诺——”

    话语落下没多久,数千长矛兵,全都隐藏到了关隘要地的上方,居高临下,据险而守,故布疑阵。

    “蹲下!”下将道。

    “嚯——”

    眨眼间,一位位长矛兵,瞬间隐身于上方,不见一个身影,甚至,连一丁点声音都没有,平静的可怕。

    轰、轰、轰——

    骤然,在白柯的眼中,天边出现了一支兵马,人数越来越多,没过多久,整个天边,全是数之不尽的大军。

    足有数十万之多。

    为首的将领,赫然是承启大将,光复君。

    再率兵马犯秦。

    “武安君?”这时,他远远的就看到了远方的那道身影,纵使隔了很远,可从那熟悉的身影,还是第一时间认出了对方。

    这一刻,他眼神微凝。

    大军兵临关隘。

    “大将军,此地,必有伏兵。”副将观察关隘,在一旁道。

    光复君又岂会看不出来,这是一处关隘,很险要的关隘,可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最让人警惕的,是周围无比的安静,

    安静到连一个飞禽走兽的声音都没有,

    所以,这关隘周围,必然有伏兵。

    当然,他们也可绕行,只是路程太远,时间上就来不及。

    “停!!”有一位位传令兵,骑着快马,将命令传至军中每一处,霎时间,数十万兵力,停步。

    在他们的前方,只有一人。

    “武安君,我们又见面了。”光复君立于大军之列,周围皆是猛将,并不敢小觑武安君白柯。

    毕竟,这还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宗师。

    白柯骑着马,只身一人,伫立于关隘中心,看着承启大军的到来,平淡道:“光复君,我大秦国,许以土地九百里,施恩于贵国,且承启王已答应撤军,两国交好,不再犯疆,为何现在你又率军前来?你承启,怎能如此反复无常,行那卑鄙小人之行径。”

    “武安君,你休要巧口舌簧。国之大事,非我所议论之事,我之职责,便是灭秦。”光复君冷淡的说道。

    “只要我白柯还在一天,你们就是痴人说梦。”

    “武安君,还是这般自信。”这时,光复君却是看了看周围,眉心皱了皱,“就你一人?”

    “或许。”白柯看着他。

    “或许?”光复君语气一沉,远远的看着他,轻呵道:“武安君乃秦帝爱将,秦帝国大将军,深得秦帝的喜爱,怎会舍得让你孤身涉险?若说就你一人,这话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那光复君,不妨一试。”白柯淡淡道。

    光复君神情一僵,隔空凝视着他,含笑道:“以武安君的秉性,若兵马足够,想来不会在此据险而守、与我久耗,只怕是早已率军杀了过来;而以武安君的身份,也不会只身一人,出现在这里。所以我猜想,这里有兵马,只是,兵力有限,有限到连武安君也没有足够的把握能拦住我承启大军,于是,在这里故布疑阵,使我绕路,故而贻误前方战事。”

    “所以,你敢过来吗?”白柯平静道,纵使前方有数十万兵马,也动摇不了他的心境。

    “武安君,你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光复君抬手一挥:“前锋营听令,取武安君首级者,封侯拜相。”

    “诺!!”

    霎时间,一支前锋营杀出。

    嚯嚯嚯——

    “杀——”

    前锋营径直朝武安君杀去,对此,他眼神平静,甚至,都没有多一个眼色,只是平静的看着这一切。

    光复君等承启将领,也都注视着。

    想要破关,需要先了解敌人,知己知彼,唯有先得知这关隘内,究竟有多少伏兵,才能推断有多大的概率…

    可是在下一刻,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不是兵马,而是,一轮又一轮箭矢,遮天蔽日,直指前锋营落下。

    嗡——

    这一瞬,无数的箭矢嗡鸣,在天空发出刺耳之音,眨眼间,呼啸而过。

    噗嗤!

    随即…噗嗤噗嗤的声音响起,各种声音,有箭矢嗡鸣,也有惨叫声,哀呼声,更有无数箭矢射杀身体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位位前锋营军士,就这样被射杀在那。

    仅仅只是片刻间,关隘前,就只剩下了一人。

    武安君一人一骑,孑然一身,驾着马,仍旧在那,可他的前方,一位位军士,却早已成为了一具具尸体。

    微风袭来,寒风瑟瑟。

    “果真有伏兵。”承启军中,一位将领咬牙切齿。

    光复君手心一紧,扫视这个关隘,不适合强攻,可若是绕行,将会耽误大量的时间,贻误战机,

    而时间,往往能改写一切。

    甚至,他猜测武安君出现在此,有很大的因素…就是为了拖住他们,从而给秦军创造时间…

    白柯看向光复君,“此关,我刚取一名,名拒敌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拒敌于关外,是为拒敌关。光复君,可敢破关?”

    平静的话语,传荡这一方天地。

    他一人,一骑,只言片语,就可喝令承启铁骑,至据敌关外而入关不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