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17章 抢人不等过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山东黄县,黄水河,结冰的河面上。

    马如龙站在冰面上,看着1000台8马力水冷柴油机为动力的履带车,这些履带车自重500公斤附近,实际上8马力的履带摩托是后世的大马力雪上摩托的基本配置。

    只是马如龙不会偏向高速度而降低拉力。

    他给这些8马力的履带车,配备的变速箱为最高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最低为每小时1公里。

    这和那些后世动不动7,80公里每小时的雪地摩托车,是不能比的。

    但是论拉力,后世的也没法和马如龙的比,马如龙的履带车自重也很大,速度慢自重大就是为了大拉力。

    每辆履带车后面都拖着3个大型雪橇,一个是乘坐50人的雪橇,一个是50人30天补给的雪橇,一个是50人用到的帐篷、盔甲、蜂窝煤、飞雷炮的雪橇。

    总共35000人,700个履带车全部是拖动三个大雪撬,剩余300个履带车则是,每个后面拖动两个大雪撬,装的的柴油和蜂窝煤、粮食。

    1000辆履带车,分成了20队,纵横全部铺在黄水河的冰面上,队伍一眼望不到尾。

    这些队伍就是利用,冬季河面冰冻,利用履带车和雪橇,快速通过黄河进入河南和陕西。

    当然还有许多地方不能直达需要走一段雪路,但是这也比夏天时好得多。

    整个黄河堤坝旁的冰冻超过一米,利用履带车和雪橇,可以快速的在冰面上行驶。

    平整的冰面上摩擦力很小,正常情况让8马力的履带车拉动5~6吨的货物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现在在冰面上利用雪橇,呵呵,轻松容易。

    马如龙害怕,这些8马力的履带车启动时拽不动三个雪橇,毕竟静力摩擦是最大的,一旦动起来,摩擦力就小多了。

    因此马如龙还准备了10辆,豆豆坦克车作为起步助力牵引。

    马如龙就是要利用冬季的河面结冰,去河南,陕西那拉人。

    往往越是快过年的这段时间,越是穷苦人家最难熬的时候,因为讨债的地主也是这个时候最激进。

    这35000人的护卫军,就是要趁着,大家最苦的时候进入河南、陕西、甘肃拉人。

    要是等到明年河面解冻了,估计最苦的那批人基本也都冻饿致死了。

    这些履带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在冰面上驰骋,就连驾驶员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不大的机器,有这么大的力气。

    在充足的油料下,2天内就会进入河南大部分地区,然后沿着黄河沿岸冰面逐步前行,逐步分散。

    王越是护卫军的老人,他现在是护卫军的一名队长,这次带领着50人的队伍,前往河南靠近山东的地方,招收流民。

    前面是履带车驾驶员,而王越则和其他战士一起坐在雪橇车上。

    “王队,你说咱们老爷是不是真的是神仙啊,你看前面的那个履带车,个头不大却能拉着我们这么多人,和这么多货物在冰面上飞奔。”

    “神不神仙我不知道,但是马老爷的神通是真不少,就那个小机器去年是在田间带动抽水机,给田里浇水用的,今年听说质量稳定了,摇身一变,就这装上履带车了。”

    “对了王队,我们50人,这帐篷起码也得10座吧,可是为啥只给1座圆帐篷啊,我看那个大小最多睡5人。这让我们晚上怎么睡啊!”

    “是啊,是啊,王队你就说说嘛,干嘛只是笑呢?”

    “好了,大家别问了,总之不会让大家睡露天的,晚上就知道了!”

    。。。。。。

    傍晚,黄河的岸边。

    王越正在指挥着大家在河面上搭载帐篷。

    “王队,这个帐篷做的还真不错,够结实。就是太小了!”

    “你们几个去铲雪,用这个模具压成雪砖。然后贴着帐篷砌起来。”

    “王队,那个圆顶我们也要砌上去吗?”

    “对的,不要留缝隙,紧密排好。”

    “王队,弄好了。”

    王越来到帐篷外,仔细检查了一圈后说道,“还行,去把里面的帐篷拆了吧!记得拎进去个蜂窝煤炉子,烘一烘里面。”

    “王队,你的意思是这个帐篷就是个支架了?”

    “对,这可是马老爷教给我们队长的,以后大家也要学会,用雪来搭建屋子。学会后这个支架都不需要了。”

    “那马老爷说的,一定行,快快,争取天黑前做出10个雪屋。”这些护卫军战士,一听是马老爷说的,全部不再怀疑了,七手八脚的忙乎起来。

    很快十个雪屋,全部做好,10个蜂窝煤球炉子也都放了进去。

    雪屋内的冰面上铺了些干草,上面才放了干木板,防止直接铺木板,屋内温度高,最后将木板冻在冰面上。

    最后睡觉前,将油毡布挂在门口,用于挡风,虽然门口缝隙还很大,但总算是能挡住绝大多数风了。

    雪屋的中心,放着煤球炉子,还是暖暖的,至于那个一氧化碳,不用想了,就门口那个缝隙,啥碳都不行。

    清晨,大家起来,换了块新的蜂窝煤,凿冰开始了煮粥,同时将地瓜条倒进去一起煮了,再开两桶鱼罐头。

    这是马如龙要求的,外出做任务的部队必须保证,每人每天半斤肉。

    王越小队50人,正常消耗是一天5桶罐头,也就是25斤。只是今天他们要进村搜索,午饭没法吃,只好早上吃两桶,晚上回来再吃三桶。

    50人聚在一起,面前两口大锅,煮的都是厚粥,里面还放了不少红薯条,旁边还放了几个油纸包。

    一个是香辣海带丝,这是个大包里面是5斤,香辣熟海带。味道是,香,咸,辣。

    一包是脱水蔬菜片,这是2斤半,但由于是脱水的蔬菜干,所以体积很大。

    一包是油炸咸鱼干,这种鱼干,没有水分是即食的,这也是冬天才有的,否则即使油炸也没法放久。

    最后就是两桶鱼罐头,香辣咸鲜,带有汤水,每桶5斤。

    大家有说有笑的吃着自己不锈钢饭盒里的厚粥,时不时的挑出根手指粗的,软糯红薯条,放入嘴中,轻轻咀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