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81章 暖暖坦克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的几天,马如龙一直待在,机械加工作坊里。

    马如龙自然不是研究改进,马车上的石球发射器。

    在马如龙看来,这种机动性较低的武器,不适合高速突袭闪击战。

    马如龙这几天,研究的核心还是,怎样降低弹药成本。

    现在,地盘越来越大,同时打3个地盘,自己的兵工厂里的弹药就捉襟见肘了。

    就像飞雷弹,一枚近20斤重,成本就超过4两白银。

    哪个战场上,不是几天时间,轻松消耗掉10万枚。

    那就是40万两的成本,若是持续用炮轰,拿下一个国家仅仅飞雷炮弹,就要百万两白银。

    加上其他军事需要的消耗,自己这几亿两白银,打个二三十个国家,自己就破产了。

    从战败国搜刮啊!

    不太现实,马如龙也不会用这种策略,以强制掠夺为目的战争,都是后患无穷。

    马如龙虽然在不停的,运回金银珠宝,同时也在大量的雇佣工人,或是挖矿或是建造学堂,或是修建商行、积善堂、凤楼、福临门。

    这些都需要钱的投入,只有后期商行入驻了,卖出去商品才能再次回流资金。

    只是掠夺,没有一个大陆的人民是傻瓜,你这么干,就只能准备好来应对,占领区未来持续反抗几十年的思想准备吧。

    马如龙不傻,更不会自掘坟墓。

    耕种的土地和粮食资源,马如龙是不会要的,这些都是分给当地的土著的。

    不仅不要,马如龙回头还会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种子和帮忙打井,便于他们耕种。

    这样能养活更多的人,也就有更多的人,会被马如龙雇佣去挖矿。

    至于矿产和油田,马如龙是要收走的,这是便于马如龙加快工业的发展。

    核心原因就是,如果你统治下的子民都很穷,你的东西卖给谁?

    没有商品的快速流通,你就不会更富有。

    而马如龙现在研究的就是,怎样继续降低战争成本,

    让自己的兵工厂再扩大产能,能够持续的为前方提供更多的弹药。

    就像飞雷弹,现在每天的产量就是15000枚,苦味酸做的掷弹筒炮弹,产量就是5000枚。

    加钱能不能扩大产量,很难。

    因为这些原料的开采短期都到达了瓶颈。

    真要继续扩大,就得再开辟新的矿区。

    现在马如龙每天有接近2000吨的原油产量,注意力自然要打到这些目前用不完的,原油身上。

    一方面是飞雷燃烧弹,现在产量变成了1万枚。

    二是马如龙这里有大量的,轻质汽油可以利用。

    马如龙现在正在实验的是,轻质汽油配合一定比例的重油,在充分搅拌后。

    通过高压气枪发射出去,喷射距离是60米,一次耗油为1升。

    火焰半径为4米。

    一边是混合比例,一边是钢瓶气压大小,以及喷油嘴的设计,这个是控制雾化效果的。

    雾化范围太大,就会降低附着燃烧时间,当然你加大压力增加供油也行。

    只是这样又会造成,耗油量飙升。

    一辆坦克车承载的油料也就1000升附近。

    马如龙自然不可能肆意加大喷油量,最远距离60米,每次按压是1升油喷射。

    这是基本要求。

    一切都在这个硬性要求下,进行试验。

    半个月后,这个时代第一辆,火焰喷射坦克诞生了。

    靶场上,火焰喷射坦克,几乎是每隔一秒钟,就会喷射出近60米的火龙。

    大量的雾化油料,附着于一个个木质假人身上。

    马如龙在现场观察1000次的连续喷射后,对自己的新作品,很是满意。

    通过坦克发动机给,钢瓶加压。

    待高压气瓶压力达到时,自动停止充气。

    释放气压每次带动等量的油料,冲出喷管。

    枪口处的汽灯,点燃火焰。

    火龙出现,火渡众生,完美!

    接下来几日,就是让坦克装满油料,四处狂奔,各种路面进行检测。

    虽然油料桶,做了双重防护,但是实地反复测验还是少不了的。

    最后终于在一个月后,代号暖暖的坦克,进入了黑甲军的装备名录。

    前期先按照每月10台产量,进行交付用于战场上实战检验。

    这样每月就是20辆豆豆坦克,20辆泡泡坦克,10辆暖暖坦克,总共每月交付于战场上50辆坦克车。

    而后勤补给车,也是增添了,油料罐车,专门用于暖暖坦克使用。

    虽然暖暖坦克车增加了,后勤的补给负担,但是为了以后开拓新战场,能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就是值得的。

    这些坦克车主要是为了中南半岛准备的,孟养,东吁,阿育他耶,缅甸,安南(大越),澜沧,兰纳,素可泰,高锦,勃固。

    这些国家都很小,又是树林茂密,战争期间,使用暖暖坦克更加合适些。

    忙完这些,马如龙来到了医药培育工坊。

    这里面使用玉米作为培养基,因为青霉素是由青霉代谢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玉米和青霉素培养可以代谢。

    这个工坊就是用来专门生产青霉素的制药工厂。

    其实发酵溶液中,青霉素的含量只有0.1~4.5%之间,并且极为不稳定。

    提炼工艺,自然是围绕着时间、ph、温度、去除杂质进行。

    马如龙看着工作人员加入黄血盐去掉铁离子,加入磷酸盐去除钙镁,加入絮凝剂去除蛋白质。

    接下便是真空转鼓过滤机了,这样分离出来的液体,就含有青霉素了。

    最后的工序就是通过萃取法,提纯青霉素了。

    有了青霉素后,这个时代大多数的风寒病,严重的情况都可以用青霉素来治疗了。

    接下来欧洲未来的300年里,会陆陆续续的爆发流感。

    最严重的是20世纪初,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500万~1亿,当时世界人口才17亿附近。

    当然接下来的大明,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有大量的中药治疗,但是因饥饿和风寒流感而死的人,每年也是要上百万。

    明年初,马如龙就会把自己马家庄培养了两年的中医生,派往各个金枝商行,在金枝商行旁开设健民门诊。

    至少这个时代,疑难杂症少,大多病症对于后世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这些都是系统的学习了,后世总结出来,更加有效的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和用药配方。

    由他们来看病已经比这个时代9成9的医生,更加的准确、快速了。

    唯一缺少的只是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马如龙叫来侍女,让通知商队在广西、云南大量收购中草药和安排人种植中草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