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267章 开凿运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顿好,苗灵儿和她的九姐妹。

    马如龙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精密加工车间。

    车间无尘室内,正在组装的发动机是马如龙,根据后世21世纪中期的技术做出的爆轰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用的原料是全氮阴离子盐和水。

    而实际上,这款发动机的燃料箱内是纯粹的全氮阴离子盐。

    水箱内是空的。

    用水做燃料,为啥不给水箱添加水。

    其实这正是这款发动机的特性决定了。

    发动机在运行时,会吸收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

    将水蒸气液化和全氮阴离子盐一起作为燃料,

    所以这款发动机制作的飞行器,通常会在3000米以内飞行。

    同样因为全氮阴离子盐的高能特性,就决定了同样的质量,会爆发出更多的能量。

    同样由于燃料高能,这款发动机可以将飞行器推到5马赫的速度。

    同时低空飞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经液化装置处理,很快就可以充满水仓。

    这样就完成了飞行器,储水准备。

    暴轰发动机也就可以将飞行器,推向太空边缘了。

    而且利用这款发动机的强大推力,可以让飞行器实现垂直起落,空中悬停。

    大气层内低空时速5马赫,大气层边缘时速35马赫。

    暴轰发动机的应用,一是作为航天飞机的发动机,为将来的发射卫星做准备。

    另外的用途就是,应用于潜艇了。

    爆轰发动机是不需要空气的,其原料的本身就是全氮阴离子盐和水。

    对于水下潜艇只需要提前储备好淡水,不需要从空中补水。

    这样对于潜艇来说就非常合适了,毕竟在水下,不需要大量的空气,

    那隐蔽性、潜航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马如龙没有做任何修改,完全按照数据机中的资料,进行制作。

    毕竟这是那个世界21世纪中叶的伟大发明,他在这个时代,只是让暴轰发动机提前450多年面世而已。

    忙完这些,马如龙来到了自己的核能工坊。

    这里面有1千台,转速超过25000转的离心机。

    这些离心机,正全力运转,帮忙提炼浓缩,制作武器级浓缩铀。

    得益于成熟的合金钢轴承技术,否则超过7000转,离心机就得停摆。

    而且现在每月还有300台,高速离心机加入,满负荷的帮忙提炼武器级浓缩铀。

    地球都快一统了,这是要干啥?

    制造氢弹,准备打谁啊?

    马如龙是不是疯了。

    确切的说是疯了,同时也没有疯,因为这些氢弹他不是用来打人的,

    更不是用来打外星人的。

    马如龙使用氢弹,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的。

    (读者:我心内有个鬼,才信你的鬼。)

    核武器都是分开制造安装的,否则外一响了,马家庄就没了。

    马如龙看了看山洞内的库房,现在已经有2000万吨tnt的总当量了。

    工人们按照马如龙的要求,制作成了100个核弹头。

    也就是每个爆炸20万吨tnt炸药的威力。

    氢弹的点火装置,自然是马如龙回头亲自安装了。

    随后马如龙吩咐影卫,将这一百颗核弹,运出去装船。

    之后马如龙随着高速船,去了法老国的苏伊士海峡。

    对的,马如龙就是拿着核弹,去修运河的。

    历史上,为修建苏伊士运河,埃及12万民工为之献身(被逼迫致死),平均每千米就死亡738.5人。

    在后世马克思,曾把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千米以上。

    所以,马如龙不可能不去,爆破开凿。

    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

    直到1980年12月苏伊士运河完成第一期扩建工程后,运河全长195千米、宽365米、深16.16米、复线68千米,可以通航空载15万吨、满载37万吨的油轮,是世界上沟通海洋的重要运河之一。

    马如龙过去是修运河,但是却不想,为了修一个苏伊士运河,花费11年的时间,丢下12万当地土著的性命。

    马如龙这一次去之前,就在两年前,已经让勘探打井队,在后世的苏伊士河上,按照图纸要求打井了。

    现在过去,就是完成爆破的。

    。。。。。。

    一个月后,马如龙站在苏伊士运河需要挖掘的地方。

    吊装,放入了最后一颗氢弹,

    所有的氢弹都是位于地下200米的深井中,爆炸半径预计在800米附近。

    整个苏伊士运河的爆破挖掘,马如龙投放了35颗氢弹。

    马如龙就是要同时引爆,这35颗氢弹。

    虽然总体当量才700万吨tnt炸药的威力,但是马如龙利用爆炸能量叠加。

    要在一天内,用氢弹开凿出苏伊士运河。

    远离爆炸场地10公里的马如龙,按下了遥控引爆装置。

    35枚氢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爆炸,巨大的泥土烟柱直冲3500米,以上的高空。

    一阵地动山摇后,仿佛一切又归于了平静。

    此时苏伊士运河,彻底全线贯通。

    两边的海水,迅速填满了爆炸陷坑。

    一条全长195千米、宽965米、深116.16米的人工运河,彻底贯通。

    一天后,金枝商行的铁甲船,在运河的两边停靠。

    工人们身穿马家庄出品的特制防辐射服,操作着高压水枪。

    在对运河两岸,进行冲刷。

    其实氢弹爆炸,没有多大的辐射。

    当场跳进去游泳,都没事。

    金枝商行的工作人员冲刷,光滑如镜的运河两岸,更多是给运河做做保养。

    因为大量的泥沙都在万度高温面前,琉璃、陶瓷化了。

    这些工匠,更多时候是,检查水下障碍。

    其实马如龙知道,水下部分应该也是第一时间,变成巨坑,底部应该,玻璃陶瓷化了。

    但是为了将来行船安全,必须逐一检查一遍。

    毕竟这事历史上没有人干过,马如龙是第一个。

    没有数据支撑,只能让数据机,模拟推算出所需要的当量,炸完,再总结了。

    此刻,马如龙的高速铁甲船,已经向着印第安大陆驶去了。

    马如龙要去的地方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交界处,

    这块地区比较特别,左临太平洋,右临大西洋,最宽的陆域宽度只有80多千米。

    这一切使得该地区,成为沟通两大洋的理想之地。

    早在天启年间,佛郎机人国王,查理五世就曾下令进行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测量与调查。

    可惜的是,佛郎机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完成不了工程测算。

    后世到了187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审查巴拿马运河问题的国际代表会议,决定由法国政府全面负责进行开凿运河。

    现在马如龙来了,自然也没有法国人什么事情了。

    不对,世界上,已经没有欧罗巴人这一说了。

    因为连续4年的天罚计划,焚烧+轰炸。

    欧罗巴大陆的人口,已经不足400万人了。

    而随着马家庄50万黑甲军参战,欧罗巴大陆的人口最后,也就能剩下250多万人。

    因为欧罗巴人,并不安分,不可能老老实实的接受管理。

    而黑甲军又不接受俘虏,所以这一次能剩下了250万老弱妇孺,就很不错了。

    其中近一百万的年轻女人,将会被凤楼的文化影响,最终成为黑甲军的媳妇。

    最后剩下的近100万多的老弱病残,马家庄会安排他们采矿、耕种、放牧。

    当然整个欧罗巴大陆,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牧场。

    毕竟人少啊,不需要种太多的粮食。

    放牛、放羊好,亲近自然,休闲又自由。

    因为马如龙,他们终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此远离战争,

    更不会再有后世的第一、第二、第三大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