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273章 视察军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马如龙来到了楼下的餐厅,简单吃了些东西便离开了凤楼。

    马如龙这次来到樱花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视察军部的训练。

    临近中午,马如龙来到了军部的训练大营。

    整个军部大营将所有的樱花新兵,都放在一起,进行三个月的集训。

    然后派往海外,驻扎。

    一个新兵的集训内容,包括体能、力量、拼刺、射击、游泳等多个科目。

    马如龙看着一排排士兵,手持棍刀在训练场上,练习刺刀拼刺技术。

    樱花这里延续了马家庄黑甲军的装备,棍刀,重弩。

    棍刀不反接时,就是一根一米的铁棍,打扫战场时,反接时就是一根1米8的刺刀。

    而马家庄的要求,所有的新兵必须每天有一个时辰,用于练习拼刺技术。

    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各1个小时的拼刺训练,这是不管刮风下雨,雷打不动的训练任务。

    而夜不收,还要训练攀爬,潜伏、匕首刺杀等相关科目。

    看了一会,棍刀拼刺后,马如龙来到了靶场。

    靶场主要是射击和炮火训练,整个靶场分为机动靶场和非机动靶场。

    重弩射击训练,自然就属于非机动靶场训练。

    而弹簧钢制作的重弩,进行射击训练时,又分为直射和远距离抛射两种训练。

    训练教导员,会先将为新兵讲解,马如龙庄园的黑甲军的作战思路和弩箭射击的技术要点。

    这也是马如龙要求的,马如龙更看重士兵对于武器,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理解运用。

    一个只会呆板,执行命令的士兵,在马如龙眼里这是不合格的士兵。

    要给士兵讲解清楚明白,他手中的武器,钢弩的性能参数就显得非常重要。

    靶场上,只见一个教员手拿钢弩,给新兵介绍着钢弩的特性,水泥箭的特性。

    “这个水泥箭,箭头是生铁铸造的,箭身内有钢条,用于保证水泥箭身的整体强度。

    整支箭的重量在175克附近,整个箭身是由水泥和研磨的细沙构成。

    它的尾翼也是水泥浆浇筑制作出来的。

    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决定了弩箭质量重、硬度高,击中敌人伤害性大,同时箭支也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同样由于运用大量水泥的进行充填,加工速度很快,同时制作的成本也很低。

    非常适合快速装备部队。

    至于威力吗,呵呵。

    3两半的铸铁箭头,以超过90米每秒的速度撞到了敌人身上,

    箭头瞬间刺入肌体的同时,箭身的水泥会因为强力的冲击震荡,而发生崩解。

    大量的,细碎的水泥石子残渣会随着箭头,进入敌人的体内,形成二次毁伤。

    所以中了水泥钢箭的敌人,最终活下来的可能性很低。

    除非做相应的体内清理手术,否则必死无疑。

    所以我们大家平时,使用钢弩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否则一旦误伤,就只能送到,医学院那里开刀动手术,进行清理了。

    同时大家平时直射最佳距离是50步,抛射距离是70步。

    而我们训练的重点,是速射。

    战场上,面对敌人,要相对精准,快速击发。

    大家不是独行侠,是团队作战,所以高频率,相对精准的快速射击非常重要。

    就是通过我手里的速射把手,拉动滑轮的同时上箭。

    我们及格的标准是,一分钟15次射击。”

    马如龙看了一会,便来到了坦克车的机动靶场。

    豆豆坦克车,现在已经不再用水泥石球作为子弹了。

    前两年,已经被马如龙换装成为现在的13mm口径的,高压气瓶连射器了。

    或者说成,高压气动连发滑膛枪。

    每辆豆豆坦克车上,连发气动步枪的数量是两挺,火力输出翻了一倍。

    子弹也由原来鸭蛋大小的水泥球,变成了现在的花生米大小的铅包生铁的金属球。

    豆豆坦克车,训练的重点是,移动间的射击。

    一群群稻草人,身上贴着白纸,立于砖墙前边。

    轰隆隆的豆豆坦克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在距离稻草人50步附近的距离开始射击。

    两挺气动连发步枪,各自以每秒四发子弹的频率,向着稻草人射去。

    为什么稻草人身前,贴白纸。

    就是为了射手训练完了,抵近观察每个稻草人身上的弹孔,

    至于那些生铁包铅的子弹头,则会有工作人员,训练结束后,拿工具到砖墙上抠出来。

    毕竟这些弹头回头,重新熔炼一下就能重复再用了,可不能浪费了。

    马如龙不是都做出了,无壳子弹了吗?

    为啥不普及推广,一步到位啊。

    呵呵,成本贵呗。

    现在无壳子弹,单颗也要近半两银子的制作成本。

    马如龙根本推广不起,就是训练场每天射击消耗,他也承受不起。

    同时也没有这个产能。

    那为啥,不退一步,用有壳子弹呢,非要跨度这么大,扯着淡了,呵呵。

    因为有壳子弹的成本也没有低多少,当前这个时代的核心,还是生产效率整体不高。

    最重要的是,有壳子弹体积是无壳子弹的三倍多,接近四倍的。

    同样的单兵带弹量,有壳带300发子弹。

    换成无壳的话,就可以带上1000发子弹了。

    在火力上就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了。

    这也是为啥马如龙的豆豆坦克车最开始是水泥球,还不是因为成本低。

    通过高强度的弹簧将水泥石球,推射出去,去打击敌人的骑兵,步兵。

    重量大、动能高,节省制作成本和时间,便于大规模制作。

    能够快速装配到战场,形成战斗力。

    现在换成高压气动连发步枪,依然是用低成本的压缩空气,没有用火药来驱动。

    为啥不用水泥石球了,真是良心发现,改用花生米大小的金属球。

    当然不是,核心还是现在都是海外,作战。

    军队军需补给的远道运输压力太大了,鸭蛋大小的水泥石球的体积重量,能换N多个花生米大小的金属球了。

    这才让马如龙,不得不综合考虑,上马高压气动连发步枪。

    通过打气机,给气缸充气的高气压,让气动高压连发步枪的膛压,在发射子弹时不低于,大口径手枪。

    确保80米内,能够有效杀伤敌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