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七十一章 咏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盛低头想了一下,然后才抬起头来对关勉说道:“吏可以欺官。”

    “一针见血。”关勉大笑了一声,连连点头。随即站起来,双手放在后腰,来回踱步道:“这是我做官很久之后,才体悟到的道理。我们这些读书人啊,进士出身,放任地方官。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如果能力不足,就会被下边的吏欺压。”

    “这些吏世世代代的盘踞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啊。就像这一次吴方正与陈亭训。陈亭训并非是无能之辈,但却还是被吴方正摆了一道。”

    “嗯。”李盛点了点头,对着关勉拱了拱手露出受教之色。

    “好了,官场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最精要的是你明年的童生试。你文章做的不错,考个秀才本来十分轻松。但是如果陈亭训从中作梗的话。”

    关勉给了李盛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随即,关勉又摇头说道:“不过,明知道陈亭训会从中作梗,但是我们也猜不出来他的手段。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见招拆招了。”

    “嗯。”

    李盛轻轻点头,脸上露出了凝重之色。相比于李益寿来说,陈亭训要更难对付。

    关勉年老体衰,很快倦乏。李盛亲自扶着关勉去了厢房歇息。

    随即,他回到了书房内。唤了红袖进来研墨,铺开了一张白纸,沉吟了一下之后,李盛捏起笔,轻轻沾染了一些墨汁,开始挥毫泼墨。

    赠吴御史。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吴人李大。

    李盛写完之后,把纸拿起吹干了上方的墨迹,又对红袖笑着说道:“去取印章来。”

    “是。”红袖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能识文断字的丫鬟,她看着纸上的诗词,有些痴了。半响后,才俏面飞霞,应了一声,扭着腰肢取了李盛的印章、印泥递给李盛。

    李盛拿了印章沾了一下印泥之后,在吴人李大。这几个大字上,盖上了印章。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子历来就是风骨的象征。

    李盛听王渊说,吴光地很喜欢他的诗词、字帖。

    吴光地刚正不阿,又是当朝御史,这首诗再适合不过他了。

    人脉是需要经营的,不能拿来用,就放下了。吴光地现在就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未来等他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吴光地可是老前辈。

    而且吴光地又是浙江绍兴府人。

    同乡、同年可是大楚国官场上,报团取暖的优良传统。他与吴光地、丁封这些人,天然就是同党。

    人是群居动物,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呵呵。

    待字迹完全干透了之后,李盛把纸卷起,叫来了一名长随,吩咐道:“你去县城一趟,把这张纸交给王渊相公。请他装裱起来,待吴御史离开临海县的时候,作为赠礼。”

    “是。少爷。”这名长随应了一声,立刻转身下去办了。

    “科举是明年,现在我真的是无事一身轻。”李盛站了起来,双手叉腰扭动了一下腰肢,活动了一番筋骨。然后叫进来了春香,带上了红袖一起,主仆三人拿着一根钓竿,去附近小河内钓鱼去了。

    河边垂钓,也是风雅之事。最重要的是,这条河里的鱼很好吃。

    “少爷。你多钓一点。晚上我们吃红烧鱼。”

    树荫之下,李盛坐在板凳上,手中拿着钓竿,脸色严肃而认真。春香坐在他旁边,乐呵呵道。

    红袖先去点燃了驱蚊的檀香,然后拿着一把大蒲扇,持续输出给李盛扇风。

    旁边还有一个菜篮子。里边放着果脯、核桃、绿豆糕等零食糕点,还有一壶水。

    ........吴光地花了两天功夫,才把李益寿的劣迹斑斑给发掘出了七七八八,对苦主进行了赔偿。又上书朝廷,参了一本陈亭训。

    便在今天上午,从临海县北城门离开了临海。

    长亭处,马车旁。长随们虎视眈眈。

    王渊一袭蓝色?衫,手中捏着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盒子,递给吴光地道:“吴大人。大人雅好字画。我家贤弟李盛,特让我赠给大人。”

    这段日子,吴光地本想去拜访一下李盛,但是时间太紧,没机会,有些遗憾。

    听得王渊的话之后,他心中一动。笑着伸手接过了盒子,说道:“替我多谢李生。”

    “哪里。是我与贤弟多谢您才对。”王渊摇着头后退了一步,对吴光地深深作揖道。

    吴光地微微一笑,踩着小板凳上了马车。王渊立在长亭外,目送吴光地离去之后,才翻身上了小毛驴,与长随一起返回了城内。

    马车内。吴光地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盒子,从中取出了装裱好的「咏竹」,脸上渐渐泛起笑意,放声大笑道。

    “哈哈哈哈。”

    好,真是好啊。好一个咏竹,正合我心境。李盛真我知音也。

    只可惜时间紧急,否则定要去他的草庐拜访他。看一看,陋室铭之中的「陋室」。

    不过以李盛才气,日后必然高中进士,与我同朝为官,说起来也是不着急见面。

    在吴光地大笑声中,马车渐行渐远,往北方而去。

    ...........夏炎渐去,秋意渐起。

    临海县,李东村内。那一望无际的庄稼,长势极好,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

    随着陈年氏的“归隐”,这李东村内气息都和谐了很多,田园风光可入画卷。

    “哒哒哒”。

    正在这时,一匹疾驰的快马冲入李东村之中,在鸡飞狗跳之中,马上的骑士勒马停下,翻身跃下马来,往草庐而去。

    “你是什么人?”

    听见动静的关勉与老仆走了出来。关勉立在屋檐下,沉声问道。

    这骑士是个年轻男人,生的一张国字脸,人高马大,一身江湖习气,腰间佩剑,一看便知道不是好相与的人。

    “敢问长者,这里可是李盛,李公子的居所?”骑士还算客气,抱拳问道。

    “是。”关勉淡淡点头。

    “敢问李公子何在?他外祖母病重,我是使人。”骑士露出喜色,随即沉声问道。

    “嗯?!”关勉有点惊愕,他还以为这人是哪来的不速之客呢。

    没想到。

    盛儿的外祖母,难道是江湖上的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