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九十七章 县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贤侄的名声很盛。一词临江仙,一词陋室铭,一时间江南纸贵啊。我看县尊大人,不敢如何。”吴方正现在倒是乐观了起来,摇了摇头道。

    不过上一次李树根的事情,让陈亭训对他忌恨于心,他自身吃了蛮多苦头。

    县令当然办不了县丞的,但是穿小鞋却也容易。

    毕竟县令才是一县之尊。

    “吴叔父说的有道理。以贤弟的名声,县尊大人未必敢在县试卷上动手脚。”王渊也轻轻点头,说道。

    因自家叔叔在,吴用很乖,一个字也没蹦出来。

    几人在中堂说了一些话之后,吴方正便回去衙门上班了,吴用也一起走了。

    赵伯禽、王渊留了下来,说是要与李盛游山玩水。李盛让丫鬟安排二人在西厢房住着。

    .............李东村村长与李西村村长陈元一起肩并肩的,从李家大宅走出,沿着台阶往山下走。

    李东村老村长眺望前方,在那割掉了稻子的田地上,摆放着很多张桌子。

    村民正在吃流水席。村民嘛,一年也未必能吃得上这样的酒席,吃相难免有点难看。

    不过李盛并非是装门面,给的菜品很足,村民总算是没有争抢起来。

    而办这样遍及两座村庄的流水席,耗费的银子,那可不能小觑。

    从侧面证明了,李盛的财力。

    “老兄弟啊。不妨跟你直说。李盛被他媳妇赶出来的时候,我还担心他住着一座破草庐,带着一个小丫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没想到只是一年多,他把家业经营的比他爹娘在的时候,还要大了。往来也都是贵人啊。先不说那吴县丞,便是赵公子、王公子都是本县有头有脸的相公。”

    李东村老村长收回了眸光,转头对陈远说道。

    李家父母还在的时候,他与对方没那么亲近,但见了面也很客气。想起以前的事情,不免唏嘘。

    “老哥说的是啊。我也担心这小子,能不能活下来。没想到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好。他爹娘在的时候,也交不上吴县丞这样的大人物啊。”

    陈远很有感触的点了点头。随即,他又说道:“我听一些秀才相公说,现在李盛的名声很大。中相公,似乎探囊取物一样容易。现在。”

    陈远抬起头看了一下天色,下午过半,也算是日薄西山了。说道:“现在这天色是走下坡路了,但是李盛就像是初升的太阳,日头还早呢。”

    “老兄弟说的是,前途不可限量啊。”李东村老村长点了点头,十分赞同。

    二人下了山之后,坐着吃酒席的两村村民,都上来拱手行礼。二人也拱手,与熟悉的人谈了几句。然后来到了岔路上,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李东村的老村长,忽然停下脚步对陈远说道:“最近,李盛的那个媳妇有什么反应?”

    “没有任何反应。李盛的那个媳妇,常年在深宅大院内,我怕是一年多没有见过了。李家的家奴们,也都是很低调。”陈远闻言脸上露出了意外之色,摇了摇头说道。

    “那就怪了。这夫妻二人,怎么都没反应?”李东村老村长也觉得古怪。

    当初李盛的媳妇把李盛赶出家门,说是嫌弃丈夫没有能耐。

    现在李盛已经这么风光,不说别的,李东村、李西村一带,总是霸主吧?

    现在把陈家的媳妇年氏拉出来,要是年氏敢骂李盛,现场吃了李盛酒席的村民们,就得一拥而上,把陈年氏骂个半死先。

    这要么是李盛强势带人回去,将祖传的家业拿回来,把那妖妇给休了啊。

    要么是那妖妇自己主动认错,跪请李盛回去。

    这怎么两边都没有反应。

    “这件事情透着古怪,恐怕其中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啊。”李东村老村长说道。

    “是啊。”陈远比这位老哥知道的更多一点,他的脑海中出现了李盛媳妇的面容,不由打了一个哆嗦。

    二人没有把这个话题展开,匆匆告别,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去了。

    .............临海县顶级酒楼。

    金城楼二楼雅间。

    春寒还冷,雅间内放着炭火。临海县四大才子与四位读书人一起饮酒吃饭。

    这四个读书人年纪最大三十来岁,最小的就是李盛了,都是本县童生,而且是赵、王、吴家族人。

    也是今年参加童生试的人。

    李盛站了起来,对四位读书人拱手说道:“多谢诸位,能为我担保。”

    “李生客气。我们是互保,不是我们为你担保。”最年长的童生是王渊的族弟,叫王定。此人笑着拱手说道。

    童生试分作三场,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在本县进行,主考官为县令,次考官的有官学的教谕等人。

    考生需得五人互相担保,担保对方不冒名,不冒籍,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等等。

    这方面得小心一些,如果对方作弊的话,李盛就得跟着遭殃。所以李盛请了三位好兄弟,的同族人互相担保。

    除了互相担保之外,还需得有秀才相公做保。这当然是老哥哥王渊了。

    如今兄弟们都知道李盛家庭富裕了,也没人心疼他,就一起来本县最贵的金城楼吃酒。

    热热闹闹的吃了酒席之后,众人一起下了金城楼。李盛对着守在马车旁的王春耕点了点头,上了马车。

    众人坐车的坐车,骑毛驴的骑毛驴。一行人来到了县衙,从大门口进去。王渊熟门熟路,带着众人一起去了礼房报名。

    得了凭证之后,与李盛互相担保的童生各自走了。李盛与临海四大才子,一起来到了县丞的办公房,来拜访吴方正。

    吴方正看着这四个子侄辈,也挺高兴,放下公务,请众人来到了旁边的房间,出了茶水招待众人。

    “贤侄,好好考。这一次童生试中个小三元。等后年,你们四个人一起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你们都成了举人,这临海县四大才子才名至实归。否则,只是个笑话。”

    吴方正刚开始说的很认真,谈起临海县四大才子这个名号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解元、会元、状元,这叫大三元。

    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这叫小三元。

    每场科举第一,就是连中六元,千古也没有几个。

    吴方正很看好李盛,觉得这小子中个小三元,手拿把掐。

    “是。”

    王渊、李盛等人,自然是一起拱手受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