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阳郡主性格直爽讲义气,属于交上朋友,就会倾心相待的人。

    与朱虎臣那忧郁的性格,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她本来与李盛也没什么,不过是请李盛写了一幅字,画了一张画而已。

    但是救命之恩,却是非同小可了。简单的来说,李盛这个朋友,我平阳认可了。

    不过平阳郡主也不吃亏,缠着李盛要了好多的字画,打算带回去给闺蜜们炫耀。

    三月十五。宁王派遣护卫,前来迎接朱虎臣、平阳郡主。

    李盛带着春香、红袖、王春耕,与钱塘伯一家一起,为平阳郡主送行。

    “等得空了,就来金陵找我玩。”渡口栈桥上,平阳郡主最后一个上船,临走前对李盛挥挥手,笑着说道。

    “好。”李盛点了点头,一拱手。随即,平阳郡主登上了楼船,随从的船夫撤掉了?板,楼船缓缓驶离。平阳郡主站在甲板上,不断朝着岸边挥手。

    赵喜有点伤感,钱塘伯夫人抹着眼泪,眼圈红红的。

    “伯爷。那武田直树、黄河老祖可有查到什么吗?”李盛收回了眸光,转头问赵喜道。

    赵喜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怒容,说道:“六扇门的人都是吃干饭的。这帮奸贼,竟然如石沉大海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随即,赵喜叹了一口气道:“正因为如此。王爷怕平阳与虎臣再出事,派遣了大批高手过来,护送着他们回去了金陵。”

    李盛“嗯”了一声,然后对赵喜认真说道:“伯爷你出行也得加强护卫。他们惦记着你们家的「紫霞一真」,没准会有第二次。”

    “嗯。”赵喜嗯了一声,脸上露出了悻悻之色。最近他很少出门了,真是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呜呼哀哉。

    “说起此事。李生。我听虎臣说,你的武功十分的好。没想到李生你竟然是文武双全,真是.....”说到这里,赵喜摇了摇头,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李盛。

    这个人才十九岁吧?文章暂且不说,诗词真的是冠绝江南,作画、字也都是高手,还会武功?

    样样精通啊,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伯爷言重了。我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而已。那夜,如果不是我与世子爷都在,我们是回不来的。”

    李盛很谦虚,也很务实。那天晚上如果不是两人都在,他们极难全身而退。

    黄河老祖未必敢杀他,但是武田直树肯定敢。

    这两个混蛋,到底躲藏在什么地方?

    ......或许是受了惊吓的缘故,黄岩城内士人们的游山玩水活动,急剧减少。

    大家就算搞什么活动,也都选择在城中。

    李盛在送走了平阳郡主、朱虎臣之后,也没有出门过,安心备考,顺便做梦那「纯阳仙人舞剑」。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四月初八。

    正是府试开考的日子。钱塘伯府门前,群贤聚集来送李盛去贡院,热闹闹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多大的人物,在此呢。

    其实就是一个童生而已。

    “李生。祝你旗开得胜,一举得魁。”一直没有露面的老孝廉郑伯鸾也难得来了,笑着对李盛拱手说道。

    “谢郑兄。”李盛一拱手,笑着说道。

    随即,丁封、郑元、王宁等人也送上祝福。最后,李盛与互保的童生们,一起坐上了马车。

    春香、红袖、王春、王渊、赵伯禽、吴用、赵喜随行,浩浩荡荡的往贡院而去。

    这进入贡院的程序,与县试差不多,也只考一场。只是主考官换成了知府武琼。

    当程序走完之后,李盛与童生们一起拜见主考官知府武琼。

    李盛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位主考官,年约四十余,一脸圆润肤色白皙,看着很有富贵气。

    这人是县令陈亭训的同年,极有可能出手阻他去路。

    想到这里,李盛的眼神泛起冷色,老师已经给了计策,陈亭训不出色则也相安无事,如果出手,那必然乌纱不保。

    哼。

    府试贡院内的环境与县试贡院差不多,考棚内只有一张床、桌子、凳子以及一个马桶。

    李盛领了考题之后,便来到了相应的考棚内坐下。没有多做思考,便磨墨,笔走龙蛇开写。

    在其他考生还在绞尽脑汁的时候,李盛已经写好卷子,闲来无事,便盘腿坐在床上,闭目养神。

    主考官当然是知府武琼,陪考有府学教授李登司,训导等官儿。他们坐在堂上喝着茶等候。

    李登司端起茶盏,品了一口,然后对同僚们笑着说道:“诸位猜猜,李盛会做出什么样的文章。”

    “肯定是第一品啊。李盛在县试时候的文章我看过了,虽然稍显稚嫩,但是考个举人都没有问题了。更何况,现在只是童生试?”

    一名官员笑着回答道。

    这打开话匣子之后,官员们开始谈开了。一名官员笑着说道:“以李盛才气,再磨砺两年。中个进士,却是不难。陋室铭、临江仙。他注定随着他的诗词,名传千古。这一次,他在我们这里进行府试,我们没准也能留下只言片语。真是幸运。”

    “瞧你这出息。”官员们都笑话他。

    “说起这个。李教授才是真的留下了姓名了。哪首陋室铭,诗会就是钱塘伯爷与李教授、老大人一起主持的。名传千古啊。”有官员看了一眼李登司,觉得十分艳羡。

    李登司的心情十分愉快,眉眼间都带笑,四周拱手说道:“只是走了运,捡了个大便宜。哈哈哈哈。”

    李登司说完,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真是天大的便宜啊。

    不仅是那场诗会啊,他在这里做次考官,如果李盛被录取了的话,未来他们也算是师生的。

    这可是官场里,重要的关系啊。等李盛扶摇直上,入朝为官,他也是受益无穷。

    想到这里,李登司实在是想要关照李盛啊。便唤来了一名衙役,吩咐道:“去李盛的考棚里看看,给添口水。不要忘记,是我叫你过去的啊。”

    得。这考官大人连矜持都不要了。

    “是。”这名衙役应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在场考官们都是笑容满面,谈论不止。唯有主考官武琼表情淡淡,似乎十分不在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