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院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房间内。

    红袖与春香伺候李盛穿衣、洗漱,待弄好了之后。春香小手一抹眼泪,停顿了一下,才抬头对李盛乐呵呵道:“少爷你真好看。”

    李盛本是白胖,渐渐英俊了起来,身材高大而双眸有神,一袭白色长衫,气质儒雅。

    “哭什么?”李盛伸出手来捏了捏春香挺翘的小鼻子。

    “少爷你马上就要成为秀才相公了。我开心。”春香稍稍哽咽了一下,又用小手抹了抹眼泪。

    奇怪,怎么越抹越多。

    “好了,好了。别哭了。再哭就成小花猫了。”李盛伸手接过了红袖递过来的刺绣手帕,弯下腰给身材娇小的春香擦眼泪,柔声说道。

    “嗯。”春香擦了又擦,才擦干净了眼泪,只是眼眶还是红红的。

    李盛很理解,春香很会哭,又很不会哭。她干活的时候,力气很大,很努力,从不哭。但是有时候.....春香对他能否考中秀才,很执着的。就算他现在名满江南,而武艺也算出众,但是在春香看来,没有「秀才相公」一根手指头重要。

    红袖看着春香哭,也有点想哭,伸手摸了摸眼睛。

    “这两个妮子。”

    李盛叹了一口气,大步走出了房门。院子内,众人早就在等候了。

    “贤弟,可就你架子大。”赵伯禽摇着折扇,白了一眼李盛。

    李盛从善如流,立刻抱拳道歉道:“有些紧张,所以耽搁的久了。失礼、失礼。”

    兄弟二人开了一个玩笑,赵喜便引着众人一起出了府门。李盛抬眼见到了吴国公孙破虏。此人一袭紫袍,立在门前。他没有说话,却对李盛抱了抱拳。

    李盛也抱了抱拳,然后才登上了马车。赵伯禽等人看了一眼孙破虏,感慨了一声。

    李盛的人脉,真是越来越广了。然后也没废话,各自坐上了马车。

    众人很快到达了贡院门前。

    与县试、府试不一样。院试是童生试的最后一场,考中了就是秀才功名了。

    如今贡院门前,汇聚了各县选上来的精英,足有上千人。而在这上千人之中,只有百余人才能成为秀才相公。

    至于进入贡院的程序,与府试、县试相差不大。经过一番屈辱性的搜身之后,李盛提着自己的小篮子,来到了贡院大堂前。

    他们这些考生先拜见了一番主政浙江的布政使黄光玉,以及次考官的各府教授。

    黄光玉今年五十来岁,但皮肤紧致,面色红润,须发皆黑,看着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他体态高大,而容貌儒雅。在主位上坐着,很有仪态。

    李盛对台州府教授李登司轻轻点头,对方也对他点了点头。

    二人真是老相识了,熟的不能再熟。

    又是一番操作之后,李盛才得了号牌、考题、纸等等,往自己的考棚而去。

    考棚内的环境,与府试、县试不说相差不大,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杭城县举办县试、杭城府举行府试,考生们也都来这里考试的。

    考场内的规矩也都一样,只是水平高了很多。

    在座的人,可都是一层层杀上来的,属于做题精英。而前方就是龙门了,进去了就是秀才相公。

    大家奋力厮杀。

    李盛进入了考棚之后,先打开了考题。考题是布政使出的,一般也就那样了。

    李盛想了一下之后,也不用打草稿的。磨墨之后,便开始奋笔疾书。

    写的又快,字又好看。

    轻而易举。

    如果不出意外,他是不会落榜的......大堂内。布政使黄光玉与府学教授们坐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天。

    当官的就是这么得意。考棚内,自然有衙役、官差盯着,谁敢作弊,就得玩完。

    考生们在奋笔疾书,求取功名。

    一位府学老教授,一边喝着茶盏内的茶,一边感怀了一番道:“每一次来到考场,就不免想起当年寒窗苦读十数年,后又求取功名十余年的苦日子啊。”

    “老大人说的是啊,当年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府学教授们纷纷点头称是,有的人甚至眼角微涩,往事不堪回首啊。

    想当日他们也是考棚内的一员,千军万马杀出来,才有今日的这身官皮啊。

    回忆了一番往昔之后,一位教授转了话题,笑着说道:“诸位都应该知道,我们这一届的考生之中,有一条大鱼吧?”

    大家都是文化人,士林的风吹草动,都是尽入眼帘的。

    教授们纷纷笑着说着。

    “何止是大鱼啊,简直是一条蛟啊。能兴风作浪的那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恐怕千载都难逢对手。我请了高手写了一张字帖,装裱起来挂在书房内,每天都得看一遍。”

    “我却是喜欢那陋室铭,我辈读书人的风骨,跃然而出。”

    先不说诗词本身,这一次考生之中,有这么一条大鱼,他们这些考官也是面上有光,而且以后也是很紧要的人脉。

    李盛这个人,多半是要一飞冲天的。

    “说起这位小文宗。可是你们台州府的人。李大人,应该与他很熟悉吧?”一位教授拱手对台州府学教授李登司,拱手一礼道。

    “何止熟悉啊。我听说那陋室铭,就是在李大人的眼皮底下做出来的。”有一位教授羡慕妒忌恨道。

    面对众人的注视,李登司觉得很满意,谁不喜欢吸引人眼球呢?不过读书人得矜持。他笑着拱手,平淡道:“当时是在钱塘伯赵喜的在府内举办的诗会,确实是由我与赵喜、翰林陈老大人主持的。”

    “真是幸运,幸运啊。”

    “没错。这件事情可是要随着那诗词,流传千古的。后世的学子,读到陋室铭,都会谈论到赵喜,谈论到陈老大人,谈论到李大人你啊。”

    在场的教授们都是羡慕妒忌恨,恨不得取而代之。何等幸运,何等幸运啊。

    “适逢其会,适逢其会。”李登司越听,越有一种把持不住的感觉,渐渐有些骄傲起来,脸上忍不住露出得意之色。

    我看见李盛做陋室铭,我在场,我真骄傲。

    次考官们谈笑生风,兴致勃勃的讨论着李盛这位江南小文宗。那布政使黄光玉却是一言不发,只是一边品着茶,一边若有若无的笑着,似在讥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