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书演义杨家将 > 第28章 这一届杨家将无孔不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过刘兄。”

    杨延昭连忙回礼。

    “幸会幸会。”

    看他们兄弟会意,耶律清光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杨延辉好奇的问话。

    “同为汉人,不知道刘兄有何见解?”

    讲的不好,耶律清光可就是我的了。

    杨延昭转眼看向老婆耶律清光。

    耶律清光点点头示意。

    急死了!

    “耶律原将军曾经说过,宋军北伐必兵分三路,声势浩大。也就只是声势浩大了!据我打探到的消息,宋军三军分歧很大,文臣武将不合,出兵比处处受阻。而大辽南院两月虽然不谋,但面对外敌齐心可嘉。”

    耶律清光期待道:“不错,不愧为耶律原麾下内探。”

    杨延昭看向老四,家常话询问。

    “金沙滩一战,杨家可谓损失惨重。其中原委杨兄比我更加清楚。”

    杨延辉接过话。

    “出征之前,皇上摆明了立场,要我杨家作为先锋,潘仁美为主帅,其中意图在明显不过。皇上摆明了要杨家充当炮灰,此战必死无疑。”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悲的是被奸臣害死。”

    杨延昭听的出来老四心中有怨。

    他来大辽也是想找一条出路,留在杨家就是等死。

    其他人也都纷纷跟风。

    “哼!杨家为宋国鞠躬尽瘁,若是在我大辽早已被太后重用,权倾一方。”

    耶律清光眼中多愁。

    我嫁给杨延昭,夫妻就该相互扶持,同甘共苦。

    管他大辽还是大宋,威胁杨家的都是敌人。

    一想到内忧外患的问题,杨延昭也不禁感慨起来。

    “为防止藩镇割据及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等人出擅权,及防御辽、夏等国的侵扰,防止成为梁唐晋汗周后有一个短命王朝,从政治到军事,从中央到地方,逐步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大宋重文轻武,朝中武将一直被文官集团打压,军事常年被剥削,难以戍边。”

    这话基本辽国学者都知道。

    由此可见刘天照此人只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全无新意。

    抓住破绽,在场大学士立刻反驳。

    “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以格。”

    这几句乃是孔子名言。

    意思是:治国之道,必须从道德这根本做起,才可教化群众,使国泰民安,与法治者的着眼点完全不同。

    此人是谁?

    杨延昭和杨延辉定睛看去。

    耶律清光竟开口点评道:“先生以百年独到见解,让小女子大开眼界。实在佩服。”

    那人朝着杨延昭发出暗暗嘲讽之意。

    风头被抢,被众人取笑。

    “刘兄见识短浅,看来只适合做领兵打仗的将领,真是太遗憾了。”

    “别说宋国重文轻武,你就是来了我大辽,入得辽契丹正门,也不过是一个马前卒而已。”

    ......

    耶律清光再给杨延昭一次机会。

    “刘天照,你以为先生所说该当如何?”

    别傻了!

    快拿出真本事让我见识一下。

    杨延昭斜眼看去,大感没趣。

    什么为政以德,我连个种问题都不懂。

    骑虎难下。

    杨延昭便不再遵循古代的规矩,语气也大改古文。

    “哼!在我看来只有行得通行不通的问题,什么德治法治,德政全是一种理想,假设这个世界只有圣人,没有奸恶之徒,那不用任何手段也可以人人奉公守法,但事实并非这样,这也永远不会成为事实,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人人都清楚明白的法律和标准,去管束所有人,让他们遵守,做到了这点后,才再谈仁义道德,礼乐教化,我的话就这么多了。”

    众人听后齐齐为之震惊,这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对着时代的人来说,却比法治理论更彻底和新鲜。

    耶律清光的俏目亮了起来,重新仔细打量杨延昭,咀嚼他的话意。

    众人亦纷纷露出深思之色。

    那先生岂肯就此认输,继续紧逼。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人就是以此作为法治基础,才会闹的不清不楚,说到底汉人才是一切祸源。”

    杨延昭眉头锁紧,当即反驳道。

    “那么请问这位先生,刚才你所说为政以得难不是汉人的法治理论?我想知道,契丹人什么时候抄写了法家理论,又是如何以法家和儒家教化游牧民族?你们契丹人连我们汉人的法治理论都没有搞清楚,就敢在汉人面前班门弄斧,实在可笑。”

    话题至此,优劣明显。

    在场契丹人无不低头打脸。

    木朗拍桌起身,很不服气。

    “刘天照,你不要太狂妄。”

    杨延昭转眼看向心悦诚服的耶律清光。

    狂妄是要资本的。

    耶律清光身后的屏风也传来长叹之声。

    “继续说。”

    是萧太后?

    她早已入场。

    继续上面被打断的话题,杨延昭张口便来。

    “大宋国富,可兵民拖后,虽然政治和经济得到了技术发展,但军事未能得到及时补充。这一点上大辽就不一样,军队受到重视,军人待遇好,铁器也优先服务于军事。但有一个缺点,大辽铁器一半以上均有燕云提供,一旦燕云失守,辽军是否有趁手兵器都会成为难题。就如耶律小姐所顾虑的一样,一旦宋军北伐,大辽就会失去天险,那么大辽境内就会变成易攻难守的境地,到时宋军可挥师北上,恢复盛唐领土,驱逐游牧民族。”

    这可是亡国预言,吓的众人瑟瑟发抖。

    太后沉稳的问道:“不错,我大辽半数以上的铁器出自燕云十六州,所以我许南院加派兵马镇守燕云要地。”

    杨延昭继续分析道:“大辽粮草多半来源东京道,沿海富足。可将燕云等地的汉人制铁技术迁往东京道各地,另外还需要大量汉人作为专家。寻找铁矿,长久维持铁器,保证兵器质量。”

    老四也是哑口无言。

    这家伙开挂了吧!

    杨家七子本尊差距那么明显的吗?

    契丹人从没想过要把汉人引进东京道,这想法就好比一记重拳,打的在场契丹人喘不过气,又不得不自愿挨打。

    在场无人应答。

    耶律清光越是佩服自家老公。

    “快往下说,人家还没有听够呢。”

    萧太后不担心汉人北伐,更担心女真人。

    “刘天照,你似乎很了解宋辽大事,那么本宫请你说说女真人如何!”

    杨延昭立言即止。

    再说下去就要泄露天机了。

    女真人建立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迁都燕京,现在还不到时候说出来。

    杨延昭改口问道:“耶律小姐可曾听说过蒙古?”

    耶律清光微微闭眼,眼中渴望更多知识。

    “东胡人?”

    萧太后突然从屏风后走出来,众位大臣学子纷纷下跪叩拜。

    她没有任何表示,急匆匆的离开。

    北院大王当即宣布:“第三场,才士论政,刘天照胜。”

    萧堂心服口服,他自认果真配不上耶律清光。

    众契丹才子学士都十分狼狈,只得默默的离场。

    公主连忙跑过去,恭喜好姐妹。

    杨延昭是很想过去拥抱她,但是有约在先,只能远远看着。

    “清光,你明天就要嫁到南院,今晚就去我那里,我们姐妹好好聚聚。”

    听着公主邀请,杨延昭自信的看向老四。

    那就去叙叙旧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