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厂公威武 > 第480章 取之有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咱家希望诸位大人可成为陛下千古名臣。

    可咱家从未希望诸位大人节衣缩食,

    甚至家徒四壁,死后无半点余财。

    诸位大人也是凡人血肉之躯,

    酒色财气无一不想。妻儿老小,也需要养活,

    又想给儿女一个出路。

    唉!咱家自辅佐陛下开始,

    哪怕军费如何吃紧,国库空虚一日都撑不过,

    咱家也从未缩减帝国任何一位官吏俸禄半分,从来只有加俸禄。

    为何?

    官员比民生活要好,若官吏都吃不饱,

    蚁民便只能喝西北风。

    黎民百姓是帝国之根基,

    官吏也是帝国之根基。

    官吏与百姓,本就互相依靠,共生共荣。

    奈何,奈何,咱家也不指望所有官吏都清廉如水,

    只是韩阁老,让咱家颇为失望。

    来人,请工部陈尚书大人前来此处。

    ”咱家辅佐陛下以来,但凡帝国任一小吏,

    只要不是挥霍成性,都是中人以上家产收入,

    说不得锦衣玉食,但衣食无忧儿孙父母无虑,那是自然应有之义。

    林园仰天长叹,此时林园躬身对帝皇:“陛下!这俗世权柄,本属陛下。

    咱家只是有所逾越,是为国,为陛下千古圣君。

    这兴修水利,了却帝国三十年内无忧。

    昔年史书上有帝皇,

    只为一条贯通南北运河闹得亡国。

    可如今,国内有五条贯通南北大运河,其中三条都已贯通大半,

    来往漕运早已让百姓获利。

    举兵讨伐罗刹国,天方国,

    德里帝国,还是消灭东倭和东丽小国。

    陛下,咱家只是一个太监,请问陛下,

    这洋洋洒洒后世史书不论多少言,

    都是有人对宦官专权口诛笔伐。

    可这史书上不世之功,包括兴建上千座学堂,

    编写帝国本草,编写帝国启蒙,

    入学之书,无数前人包括前朝文人墨客诗篇。

    这都是陛下独享荣光,与咱家一个太监何干。

    咱家就算不管如何立下惊天战功,

    骂名总归是要给咱家的。

    ”林园一席话,帝皇低头默然。

    他仔细想想这十余年,光是献祭太庙告慰列祖列宗,

    一雪前耻,都是数次。比如当年罗刹国割地赔款,是谁统军作战,

    两军阵前生死搏杀,才打服今日之罗刹国,

    让其割让近半国土,赔款数亿两白银。

    “是朕对不起厂公。”

    帝皇语气愧疚。“诸位,工部尚书陈大人到此。

    自打咱家辅佐陛下以来,陈大人一直在工部兴修水利,

    帝国将近十年,并无一处大型水患,

    那都是陈大人之功劳。有道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陈大人主持工部十余年,

    除去全国水利,还有主持修建疏通八条跨省官道,

    九条穿越各处行省铁路,又兴建十六处内河航运码头,

    外海六座港口。诸位都有子嗣要养,

    陈尚书也同样。他六子七女,

    难道就不食人间烟火?”

    陈大人三子都在帝国南洋和东洋开发商号中有入股,

    只是从未伸手,坐等分红而已。

    若是亏损,也绝无怨言。

    韩阁老,你那子女蝇营狗苟才弄到六七百万银子。陈大人三子只是入股部分,

    连三成都不到,陈大人三子前后获得五百万银子分红,

    接下来五年之内,起码还有三百万银子分红。

    陈大人三子读书种田,还有为官主政县域者,

    哪个也未曾插手国法不许之事。

    贪墨银两,也算不得大事,那为何豢养龙华邪教妖人?

    贪财还可,不明是非,

    那让咱家如何去做?高官显贵之家,

    赚点银子举手之劳。普通百姓殚精竭虑,

    耗费数十年心力,也不见得赚来几钱银子。

    为何汝等还要如此恬不知耻伸手与民争这蝇头小利?

    玉书两个儿子,

    都在帝国西洋开发商号入股三成,先后六次资助船队出海,

    二百万银子亏得血本无归。直到第七次,

    这才收入五十万银子。

    也自此之后,帝国西洋开发商号先后分红三四千万银子,

    玉书两个儿子获得八百万分红。

    韩阁老,咱家是痛心,你韩家是京都名门,

    吃相原本不该如此难堪。诸位大人,

    民是国之本。官员贵族,可带领百姓开拓新财路,

    获取丰厚利润回报,万万不可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那就是与帝国争利,与陛下争利。

    “陛下,陈尚书是陛下昔年身为皇子时,

    就是肱骨重臣。陈尚书十余年来,

    从未以陛下恩情为傲,更从来没有因咱家重视,

    而自大半分。陛下,请下诏册封陈尚书为忠国公,一等公。”

    “厂公所言极是,朕自当应允。”

    在帝皇看来,他几乎都忘记自己这位昔年幕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