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5章 不淡定的贾县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清晨。辛大郎早早起床,来到庭间默诵“君子不举”。

    辛无疾也难得在家里没有出门,一来是自己两个儿子参加县试,而衙门里今天要进行阅卷,排名,誊榜,自己需要避嫌。二来是这县试第一场和第二场相对重要,心底里还是放不下两个儿子,当然,主要放心不下的是辛大郎,二郎还小,又是第一次参加县试,上榜的几率不大,权当是积累经验增加阅历了。

    考试是非常令人疲累的事情,辛清纯才十三岁的身子骨,又是半夜爬起来,黎明时分开始考试直至黄昏,二月寒节,一天下来又冷又累,所以现在还没起。

    为朝廷取士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一县之教化兴衰,也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主要标准,贾立言作为主考官,自然要积极组织,妥善安排。

    晌午时分,所有学子的考卷都已经阅毕。只等贾立言一言而决,便要誊写榜单了。

    辛清纯的卷子,最终被贾立言定为榜首,为啥叫榜首不叫案首呢?这县试第一场的成绩并不是最终成绩,随着后续几场的比试,这名次还会发生变化,只有等五场都考完了,考官才会根据五场的综合成绩进行最终的排名,县试第一名被称作案首。像蠡县这等小县,最终能获得童生资格的考生,不过二十名,这二十名考生获得童生资格,成绩优异者可去保定府参加府试,府试通过后就是秀才,算是一只脚踏入了士的阶层,可以见官不拜了。

    三三两两的考生陆陆续续到了县衙广场前等着放榜,考生加上考生家属,再有那看热闹的,卖零碎的,广场前不觉便围了上千人。辛清纯自然是不会去看榜的,当然了,辛清旭也不会去。贾县令定下名次后,还没贴出榜单,早就有那机灵的小吏跑来,向辛家来报喜。

    这县试第一场,辛清纯高中榜首,辛清旭居然也得了第七名,想来那些默写的题,辛家大郎也都做出来了,无非是试帖诗略显单薄,逊了辛二郎一筹。

    对于自家弟弟名次上超过了自己,辛大郎心底多少有些不自在,不过想想自己的名次也不低,而且又有着第二场八股的优势,便不再理会,默默回到房间去诵读那啥去了。

    县试第二场,依旧是黎明时分开考。

    随着考场龙门落锁,贾县令大步迈入考场中心大堂,约莫过了半刻,有小吏举着题牌出来,绕场公示本次考试的八股题目,一题曰:谋道不耕;一题曰:禄在忧贫。由于是县试,所以任考生选其一。

    啧,看看这截搭的题目,简直让人不知所以。

    论语原文是: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与辛二郎隔了一间考棚的辛大郎,看到题目的瞬间,欢喜的快要跳起来。心里想到:嗯,谋道不耕,相当于君子不举,稍微改改提炼一下,就可以交卷了。

    辛清纯看到两个题目,则是眉头微皱。这第一题,倒是好理解,与原文意义贴近,破题相对简单。可想在场学子,十有八九会选这个题目来作文。至于第二题禄在忧贫,需要打开脑洞反过来理解,嗯,如果说理解成忧贫则学,学则禄。这样也能破题,但第二题明显有陷阱,学则禄么?八股文讲究是代圣人立言,圣人可说过学则禄?那么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仁义之道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最终又只能回到鲁国讲学?

    清纯不能决也,默默在脑海里思索破题之法。两个时辰过去,时已近午,辛清纯仍然没有动笔,这时候贾立言巡场来到这里,看到了辛清纯这个邻家小郎,不由得多多关注了几眼,看到别的考生纷纷答题,或者是一边写一边思索,而辛清纯却低头支着脑袋快睡着了,卷纸和草稿纸上,空无一字。心想,果然么,第一场是猜到了试帖诗的题目才得了榜首,这八股截搭题,估计辛县丞没有押对题,所以这就不会了。

    贾立言轻轻走上前,敲了一下辛清纯的桌子,低声提醒一声:“答题。”

    辛清纯一下子坐端正,向贾县令低头致礼,提笔便答,竟不用草稿纸,直接破题,居然是《禄在忧贫》。此时辛清纯的小楷愈发工整,灵动又有序。

    贾县令干脆就不走了,站在一边看这个邻家小二答题,只见辛清纯运笔如飞,羊毫笔尖跳动在卷纸上,看上去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剑走偏锋么?实话说,就是出题者自己,贾县令都不确定自己会怎么破题,又来如何承转。第二场比试八股,是两个题目任选其一,他自己都觉得第二个题目放在县试的比试当中,不会有人选择这个题目,于是更加执着地看下去,执意要看清楚这小子如何完成这个逆命题。直至看到辛清纯在这篇八股的大结上写出: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然后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然把高官厚禄庙堂之上,与天下庶民紧密结合,将鱼水关系和舟水关系讲的通通彻彻。

    在辛清纯前世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若论范总这一篇《岳阳楼记》的江湖地位,那不是老大也是老大之一。辛清纯找好破题角度,承题也承的四平八稳,巧妙过渡,自然承转,直至从岳阳楼记上将这几句截搭过来,达到高潮。是的,出题的考官可以随意截搭命题,谁规定答题的考生不可以截搭了。考官截搭来截搭去,无非是论语里那些内容。作为穿越而来的考生,辛清纯可以截搭的文章就太多了,五千年文明可是真实存在,那不是吹的。

    将毛笔轻轻放好,辛清纯闭目坐定。留下不淡定的贾县令,在考棚外的陡峭春风里,张大了嘴巴。

    考场外,温叔袖着手,默默地站在龙门一侧等待。辛无疾竟没有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