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130章 升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本朝,朝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翰林不入内阁”,也就是说,想要当上宰相,必须有在翰林院任职的经历。翰林院毕竟是天子近臣,经常与皇帝、朝中重臣、皇亲国戚打交道,几年下来积攒的政治资源根本不是外放官员能够比拟的,升迁的速度也不是其他官员能比的,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按例一般也由翰林院官员担任。

    无论是状元、榜眼、探花,还是二甲前几名进士,入职翰林院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院内部经验丰富者担任教习,传授各种知识。三年期满后,会在下次会试之前进行考核,这被称为‘散馆’。只有成绩优异者才会留任翰林,授修撰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的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等职,也有被外放到地方为官的。

    翰林院编修辛无疾,不在此列,他是举人出身,因了《三字经》得到乾秉帝的赏识,赐了同进士出身,直接给了翰林编修一职,这才一年时间,乾秉帝又在为他的升官发愁了,这辛无疾是个人才,儿子辛清纯更是一个人才,外放是不可能的,必须把他留在京师,六部也没啥合适的位置,况且留在翰林院的话,方便自己召见,那就只能在翰林院内部升职了。

    以状元为例,状元进入翰林院一般会被任命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差一点的也会被任命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也就是辛无疾现在这个职务,可以说辛无疾这个举人,一入翰林,便超越了大部分状元以下功名的进士。

    状元如果能够在每三年一次的考核中“留馆”成功,那么便可以通过翰林院内部的升迁通道进行晋升了,前景那也是一片光明的。第一次“留馆”成功便基本会被任命为正六品的侍读或者侍讲,之后便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到正五品的学士,期间一般还会兼任其他事务,之后便是顺理成章的进入内阁了。

    如果留在翰林院内部升迁,速度当然是快,台阶相对较少,但也有命背的或者只会死读书的,这种人一旦进入翰林院,有的就此被遗忘了,一连十几年都不得升迁。

    你看看,正常翰林三年的‘见习期’,在辛无疾这里是不存在的,才刚刚一年,因了辛清纯的水泥研制成功,乾秉帝便不得不考虑给他升官,升的小了还不行。

    那就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吧,这是啥官?这是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的官。

    啥是天子近臣?这就是了。

    可怜辛无疾只对《三字经》有一专之长,这个职务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在皇帝或者皇子读书的时候,若有史籍疑义的,侍读学士要作出解答。

    皇帝认为他行,不知道他自己认为自己行不行。

    至于罗然的父亲罗中明,是工部都水司一个主事,这就好办了,升任郎中。都水司是个穷衙门,那就换一个,祠部司怎么样?

    好家伙,这直接从工部给调到礼部了,这礼部的祠部司是干嘛的,天下的寺庙和尚都归他管。

    祠部司,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

    这衙门,简单说来,就是富得流油。你以为罗中明从一个从五品的主事升了正五品,才升了这么一点点儿?这一点点儿可大了去了。罗中明这从五品主事本就是高配,这一升官,中间跨过了关键的一级,员外郎。

    员外郎是郎中的副手,这祠部司设有郎中一名,员外郎一名,主事两名。这就是相当于一个处长直接升了司长,把副司长这个位置直接越过。

    这相当于现在的部委里一个司长了,还是权势极大的司长。

    这小胖子,还真是跟对了人。否则以他父亲的性子,想升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升官这事儿,操作起来比拿出那‘水泥’的章程要快的多,乾秉帝这里做完决定,旨意发了下去,没几天,吏部的流程全部搞定,罗中明去礼部上任,辛无疾直接就在翰林院原地升级了。

    辛无疾与罗中明一起升了官,小胖子罗然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跑来寻到辛清纯,说什么都要请客。

    小胖子知道感恩,辛清纯就很欣慰了,至于请客啥的,那都是形式,干脆就一起热闹热闹,于是二人约了京师圈里诸小,来三棵树雅居聚会。

    一众人等纷纷前来,除了三皇子,基本上全部到齐了。

    聚会的时候这一热闹,段无涯提起即将开始的会试,辛清纯和罗然才蓦然发现,匆匆忙忙间,二人又是去南直隶赈灾,又是跑到郊区去鼓捣水泥,不知不觉间,已经耽搁了许多的功夫,这两个月是一本书都没有温习。

    会试,是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提到即将开始的会试,一众人都望向辛清纯,这是这个小圈子里的学霸,县试案首、府试案首、乡试案首,已经是连夺三元,大家服气,同时也期待辛清纯在本次会试中的表现。

    啧,这就有点儿被架起来的意思了,若是本次会试名落孙山,眼瞅着就没脸在这一众朋友面前说话了。

    若说辛清纯眼下压力大,辛无疾就笑了,谁能有他压力大,这官升的莫名其妙,翰林院里多少双眼睛看着他,他这进士身份,也就是自己拿着当回事儿,在这一帮子同僚看来,这出身就已经很奇葩了,不说名次了,这位压根就没过了会试,是靠了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幸进的,是皇帝赐了个同进士出身。

    一进院里就是编修之职,便也罢了,可是你这才一年的功夫,居然就学士了?

    你凭的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