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149章 拜访座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在高府久留,辛清纯留下一首词,笑吟吟地离开。

    此时辛家和高家的成亲流程正在进行,这个时代的成亲流程比较繁琐,按着《礼记》和《仪礼》的说法,成婚前需要完成六礼,六礼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种,它包括了从议婚到完婚前的全部手续和过程。

    辛家现在是妥妥的官宦人家,高家也确定了皇商的地位,这些礼节,是一样都少不了的。

    回到辛府,辛清纯来到自己的书房,开始整理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资料,这些资料整理的越详实越好,毕竟想要转变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儿,凭自己一己之力肯定不行,得拉上钦天监的官员一起来做。

    这个年代的天文学,受限于科技的原因,还很单薄。

    若想提高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无色透明的玻璃的制作,必不可少,有了这种玻璃,才有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制作基础。

    可是这玻璃的制作,辛清纯只简单的知道是用沙子烧制出来的,至于添加何物?如何烧制?他是一窍不通。

    什么时候穿越者系统能让自己抽一个制作玻璃技术的奖励就好了。

    可惜最近穿越者系统很不给力,自己都考取了会元,也没啥奖励,只能寄希望于殿试了。

    殿试只考策问,本朝殿试,还对书法的要求比较高。

    以辛清纯穿越者的身份,在上一世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从中接受了大量的知识,策问想必是难不住他的,至于书法,他一手簪花小楷也臻极致。

    此刻的他,竟对即将开始的殿试,期待起来。

    第二天是朝廷的休沐日,一早辛清纯就起床,收拾了几件趁手的礼品,去拜访张一丰。

    说起来,在会试中,若不是张一丰坚持,自己这会元怕是要花落旁家了。

    因此,张一丰虽然是副主考官,但在辛清纯的心中,张一丰的位置,比主考官还重要。

    一路上,辛清纯都在琢磨,一会儿见了张一丰,自己应该怎么称呼。

    自己父亲辛无疾都要称呼老师,按说到了自己这里,应该再长一辈,可是在会试中,分明是张一丰取中自己,从这一点儿上来说,张一丰又是自己的座师无疑。

    父子二人被同一考官取中,想想就有喜感。

    辛清纯一路不慌不忙,到了张府门前,只见车马停满了这一条胡同。

    想来,这大部分都是本届会试的考生,前来拜会座师的。

    辛清纯略整理一下衣衫,上前递上拜帖。

    没过多久,张府的大公子张进柘便迎了出来。

    这待遇明显高于其他考生,想必是张一丰专门有了交待。

    张进柘笑着将辛清纯引到张一丰的书房,这时候,两名前来拜会座师的考生躬着身退了出来,与辛清纯相视一笑,离开了。

    此时书房内传来张一丰爽朗的声音:“哈哈哈,可是辛家小子来了,进柘,将会元公带进来叙话。”

    辛清纯闻言,连呼不敢,疾走几步,进了书房。

    张一丰约莫五旬上下的年纪,两鬓微有白发,见的辛清纯进来,微笑的站起身子。

    辛清纯慌忙上前拜了下去。

    张一丰抬手虚扶一下,受了辛清纯这一礼。

    这一礼,他当得起。

    当下两人坐下说话,张进柘也被留下来陪坐。

    这是张一丰有意在制造两少年相处的机会。

    眼见这少年即将成为十六岁的进士,并有很大可能冲击一甲,岂能不让张一丰重视?

    张一丰对辛清纯,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一来是因为辛无疾的原因,再一个,就是这少年屡屡创造的奇迹了。

    文笔出众,所写诗词无一不是精品;在蠡县时就想出成立商业中心来增加一县税赋;南直隶赈灾时想出良策,救万民于水火;贡献出水泥的制作技艺,研制出香水等等。

    说是闲谈,但张一丰岂是一般人?作为积年的翰林学士,接触到的朝廷政策和秘史,不要太多。

    当下当着辛清纯和自家儿子,打开话匣子,一项项说了起来。

    辛清纯认真地听着,知这张学士正在将自己的翰林院所得倾囊相授,以补足自己年龄小、阅历不足的短板,怕自己在殿试中吃亏。

    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若是自己能顺利通过殿试,进入翰林院,最好能跟随张一丰学士,才能加快自己学习政务的速度。

    这一聊,多少考生就生生地在外等待了半日时光。

    眼见张学士略有些疲惫,辛清纯择机站起来告辞。

    张学士亲自将辛清纯送出府门,这待遇,惊掉了一众考生的下巴。

    今日到张学士府上拜访,辛清纯获益良多,这其中许多信息,是在辛无疾那里得不到的。

    辛清纯准备将这些信息择那可能用到的,整理出来,捎一份到保定府给即将参加殿试的郑文君等人,三棵树这里,也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一边这样琢磨着,辛清纯一边奔三棵树行去。

    三棵树这里,今日来的人较少。

    与辛清纯一样,今日是朝廷的休沐日嘛,各位都是二代,在这官员休沐日里,谁还没个社会活动啥的。

    像小胖子罗然这等跳脱的,今日就没有来,只有段无涯一个人在三棵树的小院里,静静地读书。

    这小子,这段日子很是淡定,每日里就是读书,怕是还没从会试名次较低的阴影里走出来。

    当下辛清纯也不去打扰,找了一间静室,取过纸笔,闭目思索一会儿,开始整理张学士今日传授的一些朝廷政策方向和措施。

    翰林院是什么所在,是皇帝的智囊机构,也是秘书机构,张一丰学士在翰林院这么多年,这方面的信息太多,辛清纯一边回想,一边整理,一边思索,还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加了进去。

    不知不觉,天色就擦黑了,直到段无涯持了蜡烛进来给自己放在案前,他才从写作中醒过神儿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