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171章 奉旨见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小丫鬟跟辛清纯也是熟了。

    闪身进来后,欠身对辛清纯行了一礼,起身笑语盈盈地喊了一声:“姑爷好。”

    辛清纯也笑了:“你家小姐在不在府上?”

    “回姑爷,小姐在府中,正在描红呢。”

    “可是《卫氏南和帖》?”

    “回姑爷,是《稽首和南帖》。”

    辛清纯略一沉吟:“稽首和南。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锺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王羲之),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师可诣晋尚书馆书耳。仰凭至鉴,大不可言。弟子李氏卫和南。”

    小丫鬟拍手笑道:“姑爷高才,正是此帖。”

    卫夫人书法有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

    实际上卫夫人书法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

    唐代韦续则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你看,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可知卫夫人的书法充溢着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又与钟繇迥异其趣。

    这是卫夫人结合自身气质特点,在学习钟繇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创造。韦续因此将卫夫人归入著名书法家,列为上品之下,即第一等第三级。唐代李嗣真对此持相同意见,并指出卫夫人“正体尤绝”。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灌甚至把卫夫人的书法归入妙品,仅仅屈居最高一等神品寥寥数人之下。

    辛清纯闻知自家媳妇在习书法,心底溢出爱意,一时情动,脱口便出:“我去看看。”

    小丫鬟一听,急急张开双手,做阻拦状,慌张地说道:“姑爷,不可。姑爷与小姐婚期将至,不能见面啊。”

    这是本朝代的一种习俗,如果男女在结婚之前见面的话,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甚至俗语有“婚礼前见面,婚后不相见”的说法。

    辛清纯一愣,才想起这个时代的这种说法。

    不过此时他已经站起身子,再坐回去的话,面子上须下不来,灵机一动,对着小丫鬟说道:“姑爷我这是奉旨与你家小姐见面,你怎敢阻拦?”

    小丫鬟当即傻眼:“奉旨?见面?姑爷您是说,您是奉旨要见我家小姐?”

    “哈哈哈,姑爷我什么时候撒过谎?”

    辛清纯正在哈哈笑,耳听的另一个声音响起:“娘的乖婿啊,娘知道你跟曼玉自小交好,可是咱们这婚期马上就到了,这时候见面,是最不吉利的,可不敢犯了忌讳啊。”

    辛清纯一个激灵转过身去,小丫鬟也连忙转身拜了下去。

    原来,是丈母娘来了。

    季氏听到下人来报,说是姑爷又来了,连忙处理完手边的事情,赶来花厅,却正好听见辛清纯正在忽悠小丫鬟说是奉旨要见自家女儿。

    这不是,这不是扯嘛。

    皇帝,天字第一号,下了旨意,要自家准女婿来见尚未成婚的高曼玉?

    自家这个女婿啊,哪儿都好,就是想媳妇想的跟常人不一样。这还没成婚呢,怎么就编着法子的来骗一个小丫鬟,非要跟自己女儿见面?

    想到这里,季氏再对辛清纯说话,就带了一种苦口婆心的样子。

    只听得季氏又说道:“乖婿啊,今时已不比往日,你如今入了翰林,是朝廷的从六品官员,现在正是坐衙的时间,你来高府,娘心里欢喜。娘虽然不懂你们翰林院,可是朝廷里的事儿都是大事儿,咱们切莫懈怠疏忽啊。”

    辛清纯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解释,只好把蒙古使者来到京师,自己是如何做的,又如何使得皇帝满意,因此要高曼玉进宫见皇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一惊一乍的,直听的旁边的小丫鬟不时的张大了嘴巴惊叹,又听的季氏是又紧张又欢喜。

    皇后,要赏赐自己的女儿?皇后因为自家女婿的原因,要自己女儿进宫,赏赐自己的女儿?

    乖乖,自家这女婿找的,当家的这是打着多少灯笼找到的?

    一时间,季氏又是紧张又是欢喜。

    欢喜的是,自己女儿因为女婿的原因,要进宫觐见皇后,皇后还会给女儿赏赐;紧张的是,那可是皇宫啊,自己女儿,别说自己女儿了,就是自己,连县衙都没进去过,皇宫那等所在,听说规矩很大,自己女儿若是失了规矩,冲撞了贵人,那可怎么得了?

    辛清纯是谁?见了自己丈母娘这番表情,早就猜到了其中原因。

    当下对季氏说道:“因此,小婿才要面见曼玉,将其中缘由以及进宫的事情细细交代给她。”

    季氏一时失了主意,只好点头道:“那只有如此了,规矩再大,不如皇后大。乖婿啊,你见了曼玉,可要好好跟她说说,莫要在宫里不知礼节,冲撞了贵人,再牵连到你的身上。”

    得,辛清纯要的就是这句话,当下认真地向季氏表了态,跟着小丫鬟向着后院去了。

    高曼玉现在在描红。

    “稽首和南。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锺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

    可是高曼玉哪里有心情描红?

    听到纯郎到来的那一刻起,她的心思便已经不在这《稽首和南帖》上了。

    此时她正左手托着腮,右手虽然持着笔,但半晌没有动弹,那眼神,早不知道飘向了哪里。

    这正是: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九月十三还有多久?相思有多久,便是多久。

    九月十三夜还有多久?相思有多久,便是多久。

    耳听的脚步声传来,高曼玉没有抬头,知是自己的小丫鬟传信回来了。

    那又如何?

    无非是在这浓浓的相思上再涂上一笔罢了。

    今日,毕竟不是那九月十三。

    思绪乱了。乱了思绪的高曼玉,没有注意到,那脚步声中,还有脚步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