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193章 初获成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清纯带着罗然来到了将作监。

    朝廷划给将作监的,是城南一处兵营的旧址,数排营房虽然破旧但依然坚固,面积很是可观。

    罗然当初跟着辛清纯做过水泥,现在做玻璃的工艺大体上来说,与水泥相差仿佛。

    配料、融制、成型、退火。

    无非是这几个工艺,穿越者系统给出了很详细的流程,罗然是自家兄弟,没什么信不过的,于是辛清纯将生产工艺流程给了罗然一份,让他好好研究,同时可以着手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至于他自己嘛,仍然是去要人要钱。

    目前的将作监,监正就是个挂名的,所有事情,都需要他这个博士去搞定。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有出身的好处了。

    辛清纯这一科的进士,足足有三百名,现在基本选官完毕,各个衙门里,都有他的同年。

    无论是在吏部要人、户部要钱、工部要器械和工匠,作为这一科进士中的魁首,辛清纯都是先找到衙门里的同年,大家看到状元郎来办事儿了,也都愿意帮忙。

    如此忙碌了几日,大理寺那边找的管理人才也到岗了,持了吏部的任命,前来找辛清纯报到。

    这人是原莱州府的同知,叫王齐科,在去年的南直隶雪灾发生后,赈灾不力,或者说是赈灾方式不当,被弹劾后又向上官行贿,因而被三法司会审。

    因南直隶赈灾一事被牵扯进来的官员,足有二十几人,而这王齐科所犯的事儿,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但是罗中阳深知辛清纯现在将作监的处境,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于是经过一番权衡,选中了这王齐科。

    王齐科早就做好了丢官罢职的心理准备,只盼着能平安归家就是万幸,没想到大理寺卿这一番操作,自己居然能重见天日,还被吏部任命为了京官。

    将作监可不就在京师?

    勉强算是京官吧,听说监正是工部侍郎王岩兼任,那自己这个少监,说出来也有几分薄面。

    王齐科做惯了佐贰官,本就是个左右逢源会来事儿的,被放出来时又得了交待,知道自己此番能够从赈灾案中平稳出来,又得了将作监少监一职,是因了新科状元辛清纯的缘故。

    因此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到了将作监,一切听辛清纯的,做好辛清纯的助手和帮手。

    你看,这就是辛清纯去大理寺要人才的好处了。

    王齐科一到任,辛清纯才好甩手许多没有营养的工作,当下将手头几件事情与王齐科交待好并做了交接。

    王齐科的到来,大大减少了辛清纯的工作量,玻璃试验方面有小胖子罗然负责,到了这个时候,辛清纯这个官才算是当的有点儿官样了。

    加班什么的,最没有意思了,辛清纯每日到点儿就回家,往来应酬什么的,都交给王齐科去处理,而王齐科政治上获得了新生,也是急欲显示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一种心态,倒是乐此不疲。

    高曼玉心疼辛清纯,每日里换着法子的在小院子里给辛清纯开小灶,各种汤不带重样地给他补上去,那是补的一个夜夜笙歌。

    虽然有了穿越者系统给出的玻璃制作工艺,但是匠人们仍然经历了数次的失败,每一次辛清纯饱含期待地看到制作出来的比琉璃好不了多少的玻璃,都对穿越者系统产生了深深地怀疑。

    小胖子罗然倒是对辛清纯深信不疑,他笃定地认为,大哥给的制作方法,肯定是没问题,如果有了问题,那一定是匠人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这小子也是个狠人,吩咐家仆带来了铺盖,直接就住在了将作监,将每一次生产过程细细记录,组织工匠进行讨论和总结,身上也没有官员的架子,没过多久,居然让他记住了每一个匠人的名字。

    这可不得了,在这个时代,罗然能做到这样,足以让这些匠人们深深感动,甚至会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如此上下一心,终于在一个雨后的下午,纯色透明的玻璃在这个时代诞生了。

    玻璃的冷却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冷却速度快了,最终成型的玻璃容易碎裂,因此小胖子罗然飞奔着去寻辛清纯,扯他来参观这重要的时刻。

    辛清纯听闻,也是有些激动,忙活了这么久,朝廷把将作监架子都给搭起来了,自然是期待成果的。

    玻璃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打磨望远镜所需要的镜片。

    能够制作出玻璃来了,下一步就是制模,镜面需要设置个模具,浇筑后打磨成需要的凸透镜或者凹透镜。

    到了这个时候,需要的匠人就更多了,有了大批成品的玻璃,就需要更多的匠人将这些镜片打磨,以制作合格的望远镜或者显微镜。

    激动或者欣喜,忙碌或者等待,都没有令辛清纯忘记当时对内阁首辅刘健大人的承诺。

    给刘大人做一个放大镜先用着,至于能不能做出合适的眼镜,待打磨出各种曲度的镜片后,拿去给刘大人逐一试戴就好了,总会有合适的。

    于是,辛清纯留下了一副现代眼镜的简图,对罗然和匠目交待好,便持了一个打磨好并用上好楠木装配的放大镜,去内阁了。

    内阁里,并没有因为谁的到来或者离去而变得更好或者更糟。刘健大人依旧忙碌,杜维见了辛清纯,依然是笑的阳光灿烂。

    “东南沿海倭寇又来侵袭了,这次动静比较大。”杜维悄悄地扯住辛清纯说道。

    上一次的廷议中,并没有通过开海禁的方案,这让杜维和辛清纯一直耿耿于怀。

    辛清纯在内阁时都无能为力,现在离开内阁去了将作监,又能有什么办法?

    只好再一次下定决心,加快把红衣大炮进行改造升级,使之更具威力,把玻璃的工艺再完善,做出更加精准的镜片。若是成功了,跟皇帝讨个缺,去那东南会一会倭寇和海商。

    年轻人啊,无论表面上有多么成熟,穿越前有着怎样的经历,在听到倭寇这个词的时候,总是会有热血上涌的感觉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