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逆清1845 > 第272章 病入膏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耆英这一副态度,文咸反而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说得并非没有道理,两江作为大清朝的一部分,官员任命自然是朝廷做主,可现如今两江摆明了要‘东南互保’,旁边还有复汉军虎视眈眈,朝廷的命令到了两江到底还有几分效力,只怕也不好说。

    说到底,他们的外交工作到了此时已经陷入了一个困境,大清朝固然是已经躺下,予取予求,丝毫都不带反抗的,但问题是大清朝也不是过去的大清朝,版图已经四分五裂,天下具体还有几块地方听朝廷的也不好说了。

    至于复汉军这一边,文咸就更加头痛,赵源的态度过于强硬,又熟稔西方外交的那一套做法,手段极为老辣,使得文咸压根没有用武之地。

    而最后的太平军这一边,文咸更不可能去接触一群冒犯主的东方异端,他从心底里就不愿意接触这股势力,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持着何种态度——但是有一点很明显,除非太平军从这一次战役中取胜,否则他不会去立刻接触太平军。

    到了这个时候,想谈的谈不了,谈得了的又办不了,陷入了原地的死循环

    当然,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来之前已经互相沟通过,他们的意见其实十分一致,那就是维持清廷在华夏的统治,确保华夏长期的衰落,从而使得华夏沦为列强的公共殖民地,还不需要面对四亿人口带来的压力。

    “耆英,或许大清朝需要大英帝国更多的帮助。”

    文咸朝着耆英微微一笑。

    .......

    东暖阁。

    道光并没有昏迷过久,他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将穆彰阿和祁隽藻都召集了过来。

    穆彰阿小心谨慎地将后续的情况一一汇报给了皇帝,包括众人在军机处所作的种种决议,也都没有丝毫隐瞒道光皇帝。

    二人心情忐忑地跪在地上,等待着随时可能会来的雷霆雨露。

    然而,道光皇帝却并没有多么恼怒,他望向了穆彰阿,低声道:“英夷.......英夷可曾退了兵?”

    “启禀皇上,英夷的军舰只是运送英使前来天津,并没有攻击大沽口。”

    “那就让耆英好好谈,该答应的就答应吧,大清朝已经禁不起折腾了。”

    道光长长叹了一口气,他忽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低声道:“僧王的兵到哪里了?”

    “已经到了开封,与教匪正在对峙。”

    “好好好.......让赛尚阿率领江宁八旗新军赶往河南,还有那个曾国藩,现如今该不该用他?”

    道光始终对汉臣怀着几分戒心,他对曾国藩也并没有多少信任。

    “启禀皇上。”

    穆彰阿仔细思考了一番,决心为学生说句话,“如今天下并非没有为大清效死力的汉臣,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此人向来勤勉,忠于大清,连弟弟都战死在了同粤匪交战的战场上,是个可用的人才。”

    “曾国藩当真可用?”

    道光有些不确定地询问了一句。

    听到这里,次,大清朝除了解决民族问题以外,还需要解决财政问题,而解决财政问题的前提就是进行新政改革,需要完成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实力,而这就需要清廷尽快收回地方督抚手中过大的财权和兵权,可问题是大清朝真要强行收回来,那么地方又往往会陷入了糜烂之中,到时候同样是一堆问题。

    至于再往后的军事问题,或者是外交问题等等,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也没有那么麻烦,因为光是前面几关,大清朝就已经过不去了。

    想到这里时,祁隽藻也只能深深叹了一口气。

    .......

    时间很快就到了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就在清廷忙于左支右绌之际,就在复汉军也忙于调理内政之时,太平军的动作却显得有些过于雷厉风行了。

    自从太平军三月从襄阳出发以来,四月份就拿下了河南重镇南阳,而等到了五月上旬的时候,太平天国天王的旗帜就已经在许州的城头上高高飘扬,距离开封也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可偏偏就这一步之遥,却让太平军陷入了难言的困境之中,原来随着战火在河南境内蔓延开来,百姓们也纷纷舍家弃业躲避战火,而清军又早早在河南坚壁清野,打下来的官仓和粮库里往往又是空空如也,使得太平军的粮食供给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东王杨秀清为了尽快筹措到粮食,只能将大军现行展开,分别前往各地募集粮食,而此番重任则是交给了北王韦昌辉,韦昌辉为了尽快完成命令,也只能带着人四处征粮,引起了河南百姓的强烈抵制,并没有征集多少粮食。

    按道理来说,太平军虽然缺粮,但也不至于缺到这个地步,但凡能攻下开封,光是缴获开封的粮食,都足够好好吃一顿,不至于出现断粮的风险。

    杨秀清的确有这个冲动,但是他自己却抑制了这股子冲动,只因为今日的太平军亦非昔日,现如今太平军抛掉老弱病残后,光是青壮还有二十五万人之多,而这二十五万人当中,这有区区不到两万人才是在广西和湘西参加太平军的老兄弟,剩下的这些人他们固然投靠了太平军,但是却并不相信洪秀全和杨秀清这一套把戏。

    因此,杨秀清为了让决战不出现任何隐患,决定先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对下属的兵丁们进行一番思想教育,让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到太平奥义——过去在广东的时候,这一招堪称无往不利,底层百姓们在走投无路之际,往往就会主动加入太平军。

    按理来说,这一招也不应该会失败,但是洪秀全也好,杨秀清也罢,却忽然意料之外地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很多新兄弟根本不懂广西话和客家话,他们大部分来自湖广或者河南,双方堪称是鸡同鸭讲,教育作用自然也极为有限。

    为了突破这一点限制,杨秀清只能在军中选拔一些懂双方语言的士卒,用来充作说书先生,专门用来给新兄弟们进行教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