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2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二感觉到有谁在盯着他看,那目光犹如实质,让他怎么都忽略不了,就大大方方地回头看了看,顺便寻找下目光的主人。

    可阳光正好在他背面,回头时阳光刺入眼中,让他眼睛微微眯起,未能看清是谁在盯着他。

    朱二哂然一笑,也没在意,回过头继续和书童一起往位于城南的朱府走。

    城东王爵城南官,他家那一片住的大多都是四品以上官员。

    他家姓朱,祖父是礼部尚书,正二品大员,最是讲究礼教规范的一个人,在礼部几乎待了一辈子,整个人从骨头到脸皮都写满了教条主义。

    他没见过的曾祖据说也是礼部官员,但官不大,真正让朱家发迹的还是他官居二品的祖父。

    他父亲,好歹跳出了礼部的槽,进了都察院,任左佥都御史,正四品。

    他父亲共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一个嫡长子,一个嫡次子,一个庶子,一个庶女。嫡长子是原配所出,嫡次子是续弦之子。

    而他朱二就是续弦所出的嫡次子,外祖父是国子监祭酒。

    不知是不是家庭教育特别好的缘故,他那作为续弦的亲娘比他礼部尚书的祖父还好名声,自从嫁进朱府成为后母,就怕人说她一声不好,怕人说她虐待前原配之子,为此不惜死死压住自己的亲子,一心只为别人的儿子铺路。

    朱二抓了一把花生米塞进嘴中,强行压下了心中涌上来的怨恨和不甘。鼠姑曾跟他说过,被仇恨控制的人一生都不会快活,而想要发泄心中不甘不愿的最好做法是让自己快乐、让自己获得成功,让别人妒忌眼红去!

    嗯,他还有两个叔叔,一嫡一庶,如今虽未分府另过,但除了院落还保留着,主人和妻妾儿女都不在府中。嫡三叔外放做着五品的同知,庶二叔被扔在老家代替家主管理族田等。

    他被扔回老家这五年就是他这个二叔在照顾他,或者说互相照顾?

    说起来他这位二叔也是一个可怜人,人非常聪明、天资极好,喜欢墨子学说,且特别精通格物致知之术。可因为嫡庶之别,祖父母死活不允许他压过嫡子,任其满腹才华也不允许他科考,好不容易自己偷偷考出一个秀才,却被打折腿扔回老家,从此断了其谋官发展之路。

    这位二叔心中装了太多恨和不甘,却又拿礼法家规无可奈何,这是一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社会,而且就算他能想法逃出家族控制,他的腿也瘸了,按照大夏朝“残疾者不可入仕”这一条明令,瘸了一条腿的他再也没有做官的可能。

    于是,天资聪颖本应该有极大前途和发展的二叔就这么被埋没了。

    待在乡下的二叔还被迫娶了一个乡绅千金,对方家境不错却大字不识一个,脾气也有点娇纵,看不起二叔残疾,更看不起对方的庶子身份,无视她家才是高攀的事实,觉得自己嫁得委屈,成天在家和二叔闹腾,更和满腹才华的二叔没有一点共同语言。

    他二叔也许太善良,也许破罐子破摔,也没想休掉这个妻子,就这么拖着日子。

    他二叔就这么郁郁寡欢了很多年,期间偏偏连一个孩子也没有生下。那乡绅之女不让他纳妾,他自己因为深受庶子身份之害,也不愿纳妾生子。

    五年前,他见到这位二叔时,对方?C成了干,眼中死气沉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可也许人与人之间真有缘分这么回事,他在家行二,他二叔也行二,两人又都对格物之术感兴趣,很快就培养出了真正的感情。

    在他离开前,他二叔几乎把自己的知识倾囊传授,并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二叔希望他能做到他当初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事情。

    但他想要的……比他二叔更多!

    前面就是朱府大门。

    朱二把装有花生米的布袋随手揣给书童大宝,慢慢放下左手的袖子,彻底遮盖住左手。

    回府第一战即将打响。

    他名义上的大丫鬟鼠姑和长随都已经提前回府,并说明他当天必定归来,府门值房的自然不会闹出门子认不出自家二少爷的无脑事。

    “少爷!”

    他的长随高虎大概怕仆人慢待他,早早就候在门房里,一听到大宝叫门的声音,就立刻让门人敞开正门迎接二少爷。

    朱二少爷不管如何都是府中正儿八经的嫡次子,哪怕上面没有传下话来,其他仆人也不敢怠慢,忙纷纷涌上前来,开大门的开大门,问候的问候,进内府传话的进去传话。

    朱二一步跨入大门。

    一进正门,就是一个宽敞的铺满青石的大院,大院位于大门的正前方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影壁。

    影壁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图,乍一看这是很正常的吉祥雕刻,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原身份地位也完全不同,却偏偏都成了仙还感情不错。用这么一副充满丰富寓意的雕刻图,这对于重视礼教传承的朱家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但如果联想到当今求仙已经求到走火入魔的地步,那么朱家有这么一副影壁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影壁,朱府其他地方似乎还是老样子,但五年不归,他对于这座府邸的印象已经模糊,很多地方记得并不是很清楚。

    奴仆的脸一多半还能有个印象,但也有一些面生的,在府中能做到管事职位的基本都还是老面孔,丫鬟和年轻的小子换得最快,他娘身边的丫鬟就已经换了大半。

    朱二没能得到阖府相迎的待遇,别说只喜欢大孙子的祖母,就是他亲娘也没有特地迎出来。

    他爹和他祖父这时候都在官衙,自然也不在家。

    他娘身边的福嬷嬷截住前院的仆人,领着他往后院走,一路带着一点自然亲昵,问他回程辛不辛苦,肚子饿不饿,又问他喜欢吃的东西是不是没变,说小厨房已经备好,随时都能送些果腹的食物。至于晚上的接风宴……没有接风宴,只有普通晚膳,要等到家中两位男主人回来才会开席。

    朱二对福嬷嬷也有些感情在,这位从小看他长大,心疼他一直被压抑,算是他娘身边最在意他身体情况和喜好的人,也许他娘知道他的喜好都没有福嬷嬷多。

    “唉,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夫人当时也太狠心了,怎么就舍得把二少爷您给送到乡下去,您那时才多大?”福嬷嬷抹眼泪。她在夫人身边时间长,又奶过朱二,有些话别人不敢说,她敢说。当然,了解夫人的她很清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是真不能说。

    朱二也了解他娘,知道福嬷嬷说的话就算传进他娘耳里,他娘也绝不会生气。他娘巴不得别人这么说呢!瞧,她为了嫡长子,把对兄长不敬的亲子给亲手送到乡下,还一送就五年,谁还敢说她做得不好?

    嗯?乡下有个学富五车的庶二叔?他娘是暗渡陈仓,想要让亲子跟着二叔学习?

    狗屁!他二叔那时都快把自己熬死了,而且二叔才名可从没有在家中传诵过,如果不是他和他二叔实际相处了五年,也不知道他二叔的过去。他娘一个困于后院的闺中夫人,更不可能知道他二叔过去的那点还没有起来就被强按下去的才名。

    他娘就是……子不言母过,而且他早已经过了怨恨自己母亲的年龄。

    只是他能理解他娘的立场和作为,但谁来理解他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