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99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二病了。

    皇帝特别下旨,命太医去朱府给朱二治病,并责令太医:无论如何都要把朕的状元郎给治好!

    这么一句话压力太大,太医们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公孙老太医和郑亨一起来了。

    公孙老太医自从献上那个方子,就只能留在宫中给宫中贵人们看病。但泰平帝不知怎么想的,大约是已经派过公孙老太医一次,见其他太医没有敢冒头的,这次竟然直接下明旨让公孙老太医去给朱二诊治。

    郑亨代表皇帝来亲切慰问,并不是确定朱二是不是真的病倒……朱二从祭祀台上刚下来就倒下了,浑身冰寒,只脑门滚烫,那热度再怎么也装不了假。

    朱二还是在皇宫先喝了药,能睁眼了,才被禁卫给送回朱家。

    朱府众人看到朱二竟是躺着被皇宫禁卫送回来,都吓懵了,有的人还身体发颤,以为祸事就要临头。

    朱老太爷连官袍都没穿,匆匆就从安风堂赶到糊涂院,后来听禁卫说明他们只是奉皇命护送朱状元回家,这才吐出一口浊气。

    朱翰文更不堪,进门就大骂朱二孽畜,一副要从此断绝关系的模样。骂得禁卫们全都用“这真是亲爹?”的无语表情看他。

    朱老太爷倒是没阻止儿子发挥,他们在路上遇到时,就决定一个唱红,一个唱白,而且朱翰文骂儿子时,可是口口声声质问他是不是对陛下不敬云云。

    这些话就算传进宫中,那位听了也只会认为朱翰文是个不惜大义灭亲的忠君好臣子。

    朱老太爷想问禁卫,次孙在宫里干了什么事,怎么会突然病倒。可惜禁卫们的嘴巴都很严,连半点口风也没透露。

    禁卫们把人送到,很快就离开。

    之后郑亨和公孙太医就来了,而且今晚公孙太医被允许住在朱府,直到确定朱二情况好转。

    朱翰文当着郑亨的面,对儿子又是好一顿训斥,从他不顾身体让父母祖父母担忧是为不孝,到他御前失仪是为不忠不敬,大帽子一顶顶往他头上扣。

    郑亨在旁边听着看着,也不插话。

    公孙老太医让书童小宝拎来一个小炭炉,让医童就在朱二卧房门口的走廊里熬药,说他要随时盯着。

    朱老太爷暗气:这是不信他老朱家还是怎么的?那是他孙子好嘛!亲的!

    老太医像是看不出朱老尚书的脸色一样,真的开了一扇窗,指挥医童熬药。

    药材都是老太医从太医院药房带来的好货,他之前已经诊治过朱二,对他的情况很了解,自然清楚要带什么药来。

    朱翰文训斥了半天,书童小宝连口水都没给他倒……人家忙嘛,没看太医大人把他支使得团团转?

    朱翰文舔舔嘴唇,他说了这么多,他那二儿子就轻飘飘地回了一句:“您说的是,都是儿子不好。”

    朱老太爷叹口气,“算了,二郎已经病成这样,你就少说两句。想来,他以后也会知道好好爱惜身体。”

    朱翰文躬身,“父亲说的是。”

    郑亨看着这祖父子三代,嘴唇微微抿了抿。

    朱老太爷起身,对郑亨客气地道:“屋里待久了,让郑少监过了病气就不好了。正好老夫也有些事想要请教郑少监,不知郑少监是否方便?”

    郑亨面无表情:“不方便。”

    朱老太爷滞住。

    不是听说宦官都害怕生病,因为生病了就不能侍候贵人,而只要离开贵人身边一段时间,再想回来就很困难之类吗?

    郑亨:我是随堂少监,又不用一天到晚贴身侍候。休息几天,也好让干爹再安排一两个人上来。免得干爹也跟你一样,骂我不孝。

    朱老太爷不知郑亨的内心世界有多丰富,更不知道这位最初是在当朝皇后身边侍候,因为被少言的皇后夸奖了一句细心,就让醋意大发的皇帝给弄到身边做事,这一做就是十年。

    十年前才十四岁的郑亨就是随堂少监,现在还是。基本上属于皇后不倒,他就不会有事的那种。

    朱老太爷想挤出笑容没挤出来,他堂堂一个二品大员竟然被一个小小宦官给顶撞了,哪怕他知道这宦官是皇帝面前红人,也咽不下这口气。

    郑亨看朱老太爷变脸,表情都没变一下,他背靠皇帝皇后,不拉帮不结派,家人已经死光,虽然有个干爹,但他干爹胸无大志,只想干儿子干孙子都能好好侍候皇帝,对皇帝忠心耿耿。如此情况下,就算有大臣想要搞他,也无处下手,所以郑亨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那么郑少监就请自便吧。老夫身体不太舒服,就先告辞。”朱老太爷面子挂不住,直接拂袖走了,连跟次孙假装慈祥几句都忘了。

    朱翰文看朱老太爷走了,他也不想再待下去。临走前,还乜了眼郑亨,颇有要他等着,他打算为朱老太爷出气的意思。

    等祖父和父亲一起离开后,朱二慢慢撑着坐起身,嘴角浮起一丝笑意,道:“多谢郑少监。”

    郑亨:“他们太呱噪了。”

    公孙老太医点头称是,还说:“朱御史真不愧是御史,那张嘴实在太能说了,刚才他说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吧?”

    老太医后一句话问的是医童。

    小医童粉认真地点头。

    屋内响起低笑声。

    笑声很快收住,当今人的美德标准之一就是要求君子不背后议论人,更不能说长辈坏话。朱老尚书和朱御史再不好,也是朱二的长辈,有些话只能稍微沾一沾,尤其朱二也在场时,说多了对谁都不好。

    郑亨问老太医:“朱状元病情如何?”

    老太医斟酌着说了一番话,大意就是朱二这场病来势汹汹,日后必须好好调养。

    “你这次病倒,对你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老太医又对朱二说道:“除去疲累和受寒,你身体里其实已经积下病因,这与你回京后就一直保持高度紧张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会试后能好好调养还好,但你会试后显然没怎么休息,之后又是殿试,再加上你今日也许情绪波动极大……,如此种种,积累下来怕是要影响你的寿数。”

    朱二手指微微一颤。

    郑亨皱眉。

    老太医摇摇头,“还好你年轻,底子好,现在开始调养,总也能养回一些。但……有些事,你真的不能再做了。”

    朱二垂眸。

    郑亨意会。

    眼看屋内气氛瞧着凝重起来,郑亨轻咳,说道:“我这次过来,其实不止是奉皇帝之命。”

    大约是和朱二熟了,或者因为某种无法言说的心态,郑亨没有再用“咱家”等宦官自称。

    屋中人一起看向他。

    郑亨用眼色问朱二,小宝是否值得信任。

    朱二考虑到小宝年龄尚小,很容易被人套出话去,就开口让小宝去厨房用饭,吃过了再来侍候他。

    小宝摸摸肚子,腼腆地笑了笑,乖乖跑去吃饭。

    公孙老太医也找借口说要和医童出去看看汤药熬得怎么样,郑亨没有阻止。

    公孙老太爷笑呵呵地走到门口,回头,对看向他的朱二挤了挤眼睛。

    朱二:……看来影响寿数什么的并不是说给他听的。

    郑亨背着大门,自然没能看见老太医的小动作,等听到门被带上的响声,才侧头瞄了眼。

    屋中只剩下朱二和郑亨两人。

    郑亨这才说道:“我还奉了皇后懿旨。”

    朱二闻言,挣扎着起来,想要跪地接旨。

    郑亨示意他不用,说皇后知他病倒,允许他躺着接旨。

    但朱二仍旧坚持要行全礼。

    郑亨眼中闪过对朱二尊重皇后的满意神色,最终也没有阻止他完成礼节。

    “皇后懿旨:因感状元朱致远为百姓为陛下向天请命,求来甘霖,特赐民女鼠姑郑姓,入紫金郑氏族谱,列凡字辈。钦此。”

    朱二震惊,猛地抬起头。

    因为抬头过猛,一阵昏眩袭来,朱二不得不抓住身边床榻稳住身体。

    紫金郑氏,在大夏并不算特别有名的世家,也许跟某些底子浅的贵族和官员提起来,他们可能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但如果你把紫金郑氏改成“紫金凰族”,那么不知者真没几个,就连民间都至今还有这一族的传说。

    紫金凰族之称,从很久以前就被流传。其中的紫金指的是地名,凰族则是说这家几乎每隔几代就会出一位皇后,后来更是流出了“得紫金凰得皇位”之说。

    因为这个说法,紫金凰族曾几度面临灭族,但又都给她挺了过来,至今还在延续血脉。

    而这一族的沉寂则是从前朝末年开始,从那时这一族的主支就奇异地不再有女子诞生。后来大夏建国,据说还有皇子想要娶凰族女为妻,可惜主支不出女儿,娶了旁支却毫无效用,甚至还因为娶郑氏女的举动提前暴露了其想法,以至于让争夺皇位之路变得更难走。

    久而久之,紫金凰族就变成了紫金郑氏。

    朱二恍然间想起,本朝皇后好像就是姓郑?

    难道皇后就是出自紫金郑氏?郑氏主支又生出女儿了?还真的成为了皇后?

    朱二心中太过震惊,半晌说不出话。

    等他冷静下来时,郑亨已经自顾坐在小圆桌前品起茶水。

    朱二缓缓站起,慢慢坐到郑亨对面。

    郑亨:“你在生病,不宜饮茶,我就不给你倒了。”

    朱二声音嘶哑地问:“皇后为什么……要下这样的旨意?”

    平时他绝不会如此直白地问出,但今晚他受到的震惊太大,以至于让他的大脑都无法冷静思考。

    郑亨竟然笑了下,“皇后说这事避着人跟你提就是还没确定。看你的意思,如果你愿意,就下明旨,如果你不愿意,此事就当没有提过。”

    朱二闭了闭眼睛,睁开,面色寒冷,“那可是紫金凰族。”

    “不愧是状元郎,果然博闻广知。”

    “郑兄!”

    郑亨放下茶盅,“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朱弟。我就是被皇后赐姓郑,但我也没成为皇后啊。”

    朱二忽然发现这位郑少监的性子似乎有点脱肛?明明一开始看起来那么严肃低调的人。

    再想到他刚结识的榜样和探花,以及那只缠上他的……咳,是那“个”李检讨,大家看着明明都是正经人,等真处起来才发现各种奇葩!

    还有他的发小俞狗蛋,其一家子的性格都无法言喻。

    公孙什么的,那就更不用提了。

    朱二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交友的能力,却忘了有句话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总是会互相吸引。

    “这事陛下也知道?”朱二问。

    郑亨点头:“这份懿旨就是皇后殿下当着陛下的面说的,陛下才令我跟着老太医一起过来。”

    朱二思索。

    郑亨看朱二病重还要绞尽脑汁,送了点同情给他:“皇后大概是想彻底打破那个传言,同时大概还有气气……那位的意思。你知道皇后殿下当初可是被陛下横刀夺爱……”

    朱二:我不知道,我也听、不、懂。

    郑亨板脸,冷哼:“总之,帝后两位都有这个意思,朱状元你就看着办吧。”

    朱二盯着郑亨的眼睛,突然问道:“紫金郑家两百多年来,其主支真的只会生儿子吗?”

    郑亨怎么可能会回答他这个问题。

    但朱二却像是从面无表情的郑亨脸上看出了什么,手指敲了敲桌面,神态忽然放松下来,声音也变得懒洋洋:“行,小弟知道了,就请郑兄回去回复帝后二位,臣遵旨谢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