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115章 下马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路人指引下,朱二一行终于来到大石县县衙。

    妙的是,县衙里的人似乎都没有收到消息般,无一人出来迎接。

    朱二在车中叹了口气。

    鼠姑:“怎么?”

    朱二非常可惜地道:“衙门口竟然还有衙役站岗,我还以为会遇到一座空衙署。”

    鼠姑奇怪:“有衙役在不好吗?”

    朱二笑:“听葛兄跟我提过一些事情,他家也算是官宦世家,不过都是小官,被派差后遇到了很多难事,他家对此就积累了一堆经验,我这次出来,他特地把家里的当官经验和遇到各种为难的对应方法都抄了一本册子给我。”

    鼠姑心中感激:“这份礼很厚。”

    “是啊。张相也指点了我不少。”朱二看向车外,“我前面打听了大石县许多事情,还以为会被当地县丞和主簿联合起来为难,比如让所有当差者全部休沐,不但让我无人可用,还能顺便给我一个下马威。”

    “那真遇到这事怎么办?”

    朱二的回答是:“换人呗。老百姓没饭吃的一堆,你说我如果征召人手来当‘官老爷’,还给发银子,他们会不会前来?而只要敢来的,基本都是不怕县丞和当地氏族大佬们的。所以我说可惜!”

    鼠姑也看向县衙,皱眉道:“明着来反而容易解决,怕就怕他们阳奉阴违。”

    朱二笑,“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挡,我就没指望到这里能过安生日子。娘子,要不要和为夫赌赌看他们第一个下马威是什么?”

    鼠姑唇角微翘:“第一个下马威不是已经出现了吗?”

    高虎向守门的皂隶说明朱二身份,皂隶一脸惊讶地进去通报。可是时间过去好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来。

    朱二都已经想到等下那些人出来会对他说什么了,无非是公事繁忙或者去找人耽误了时间等等。

    在车中坐得无聊,朱二索性下车打量这座县衙外观。

    大夏朝所有官府衙门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根据县衙规模不同,县衙大小和用人人数也不同。

    这大石县县衙从外观来看,还算齐整,大门内可见照壁,大门两侧延伸出很长的围墙,圈了很大一块地方。

    门头和大门的朱漆像是今年刚漆过,但围墙就坑坑洼洼一副踹一脚就能倒塌的样子。

    站在门口的守门皂隶像是被抽了筋,靠在门上说着闲话,哪怕知道朱二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他们也无所谓。

    朱二目光扫过他们。

    衙役属于杂役,杂役是劳役而不是职务,靠地方财政养活,发出的俸禄叫工食银。在所有衙门的杂役中,衙役的地位最高,而人们口中常说的衙役其实分为皂、快、壮三班。

    这其中的皂就是皂隶,也就是他现在看到的专门负责在县衙内站堂值班和看守大门的人员,人数在衙役中最少。

    快就是捕快,负责缉捕,人数最多。

    壮班的衙役是指负责治安和防卫的民壮,各县人数不等。

    三名皂隶瑟缩了下,其中一人忽然对朱二用半生不熟的官话喊:“大人,您来了能给我们发工食银吗?”

    这人大着胆子喊出来,其他两名皂隶也立刻眼带期望地看向朱二。

    朱二:“怎么,你们没有收到工食银?”

    第一个开口的皂隶叹气:“自从县里没有县令,工食银就没发过了。我们看门的又不像其他衙役总能弄些嚼头,这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啦。”

    “我记得大石县没有县令已经有两年,这两年你们没有工食银又是怎么熬下来的?”朱二做出惊讶的表情。

    那皂隶道:“还不是靠家里和父老乡亲给口吃的?没办法,辞了这个,我们也不知道能干什么,给县衙看大门,好歹还有点面子。”

    朱二附和地道:“真不容易。”

    那皂隶眼睛亮了,“那大人,我们以后能拿到工食银吗?”

    朱二肯定道:“当然能。干活怎么能没有报酬?”

    三名皂隶立刻有活力了,全都站直了身份,纷纷问朱二:“大人,那我们前两年的工食银也会补发吗?”

    “待我与县丞等人确认后,再酌情决定。”

    三名皂隶大喜,只觉得新来的县令十分好说话,果然是年龄小的缘故吗?这县令爷看着好像还不到二十?

    丁娃忍不住想要说什么,被高虎巧妙地捏了下脸蛋,转移了注意力。

    朱二心里又怎么不清楚皂隶说话只能听一成,也许他们确实没有拿到工食银……这个一查就能查出来,无法说谎,但如果说这两年他们就是靠家中养活来熬日子,那就完全不能听信了。

    衙役等同贱民,三代不可科考,表面上拿的工食银也是少到可怜。但为什么都这样了,还有那么多人想要当衙役?

    除了衙役当差,手上有一定权力,能接触到官员等好处外,最实际的就是收入。

    衙役们的收入并不是来自俸禄,而是来自各种“陈年旧规”。甚至这种陋规也被官员默认许可,就连老百姓都觉得理所当然。

    比如衙役办差向当事人收取的路费鞋袜损耗费和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只是不准借机勒索敲诈。

    而不办案和不派差的时候,衙役们可以从优伶娼户和屠宰户等收取一定费用,甚至有些衙役还会向乞丐收费,这些费用都被美其名曰为保护费和清理费等。

    有些衙役甚至会经常去一些店铺和农庄打秋风,别人看他是衙役,不想给也得给,或者少收银钱。

    皂隶看县衙大门和站堂,看起来油水少,其实不然。俗话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其中的八字指的就是县衙两扇朝外开的大门,而塞钱的第一步就是从看门皂隶开始。

    不管是求见县衙里面哪位官员,还是要进去县衙办什么事情,身份不高的人一般都会给看门的皂隶塞点钱,身份高的也会看兴致给打赏。

    到站堂那就更不得了,有时候站堂的皂隶也负责给犯人上刑,想要自家亲人少受点罪,你敢不给站堂的衙役塞钱?

    所以一般衙役,哪怕没有工食银,也能把日子过下去,奸猾狠辣的甚至能过得很好。

    大约又等了将近小半个时辰,那名进去报信的皂隶和县丞等人才讪讪来迟。

    哦,迎接他的还不是县里二把手的县丞,而是一名主簿和县里的教谕等人,据说县丞大人为民出门办公还没有回来。

    主簿说话很客气,态度很尊敬,也非常敬业。

    敬业的表现就在于他向朱二求证身份的过程之仔细认真。

    朱二拿出官凭和身份证明,那主簿说要回去和以前的档案对比,确定那官凭是真货,让朱二在门口稍稍再等一会儿。

    朱二似笑非笑:“可以。我就在这里等着。”

    主簿看他好说话,心里轻视的同时也挤出了笑脸,“那就请这位公子稍候。对比可能会花一些时间……”

    朱二特别大方地说:“无妨。”

    高虎等人都很生气,但主簿做的并无错处,甚至因为他的仔细,朱二被确认身份后还要夸奖他。

    主簿进去了,迎出来的教谕等人对朱二倒是很热情,而这份热情则是冲着朱二的状元郎身份。

    朱二耐着性子陪这些文人聊天,顺便问了问大石县的教育问题。

    大石县也有官学,不止是考过了秀才的人可以在里面读书,只要是过了县试的,都可以在县学上课,但其中只有廪生才有廪米领取。

    廪生都是考试成绩的优异者,大石县廪生名额有二十三人。

    教谕说着说着就提到县里恐怕将无法再支付廪生廪米的事。

    “不瞒大人,如今县衙连我们这些正经官吏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更何况给廪生的廪米。”教谕唉声叹气,“可是这些廪生都是我们大石县的人才,他们走出去了,能出人头地,才能反哺本县,如果现在就断了他们的生计,只怕他们也无力继续读书。”

    朱二心中好笑,这些人说是要验证他的身份,其实谁都已经确定他就是。

    教谕又愁眉苦脸道:“而本地教化也是县令大人的功绩之一,如果来年或以后几年,县里连一个秀才都没有,那大人脸上也难看不是?”

    朱二:“的确,廪米不能断。”

    教谕精神了,心怀期待地试探道:“可县衙里已经发不出俸禄,那廪生的廪米要从哪里来?”

    朱二:“我会想办法。”

    教谕一看朱二保证了,立刻吐出一口长气,一张中年褶子脸也笑开了花。

    见教谕达成目的,其他小吏也忍不住了,虽然只有两三个,但也吵出了五百只鸭子的境地。这几人纷纷询问朱二俸禄什么时候能发,还有县里的车、马、办公用具、书籍纸张笔墨等什么时候能买齐。

    朱二通通回答说:“我会想办法。不过得等我先把事情理顺。”

    等朱二在门口办了一通公事,眼看已经申时正,差不多已经是官府下衙的时间了,那位主簿才“急匆匆”地赶来。

    “大人莫怪,实在是衙内屋内昏暗,下官也因为日日伏案眼睛也有点不行了,如今又缺少银钱,买不起蜡烛,只能点灯油,偏偏这对比的事情又不能马虎,下官这才弄到现在,还请大人莫怪。”主簿把官凭和牙牌都交还给朱二。

    这只是验证,还不是归档,等归档时,需要多名官员在场一起盖章封存,同时领取县令大印等物。

    朱二低头检验官凭和牙牌,见没有问题,才重新收起。

    朱二身份得到验证,主簿和教谕等小官吏就都向朱二行礼,口称见过县令大人。

    主簿引朱二从正门进入官衙,而他的车辆和家眷则需要从后门进入,只有那里才有容马车进入的门。

    鼠姑从车里出来,很坦然地站到朱二身边。

    她惯常做男装打扮,行动没有女气,脸上又有疤痕,别人乍一看只会觉得她长相凶悍,却一时想不到她是女子。

    高虎让乐山和丁娃留在朱二身边听候吩咐,他负责带两辆车和车中行李去后院。

    主簿目光扫过车边青壮,眼中闪过一丝轻视……可怜,这肯定是为了壮声势,才在路上临时招了几个人,却连家丁服都还没给他们换上。随后,主簿引领朱二进门,进去后就跟他介绍衙门布局。

    朱二早就看过各地县衙的规制图,对县衙布局并不陌生。

    县衙一般有三大进,在一条直线上分大堂、二堂和三堂。

    通常大堂就是升堂办案的地方,二堂则是县令办公的地方,三堂一般就是县令和其家眷居住的院落。

    主簿也在说:“头进院子,按照规制,大堂左右就是六房办事之地,东边的厢房分别吏、户、礼,西边厢房则是兵、刑、工。监狱则在县衙西南处。二堂的东西厢房则分给了县丞大人和下官等人办公。二堂还有些库房,可如今都是空的。”

    “粮仓在哪里?”朱二突然问。

    主簿几乎没怎么迟疑地就回答道:“就在县衙东北角,位于马房和水房之旁。大人要去看吗?只是那里早就空了,这几年……大人在来的路上想必也看到了。”

    主簿叹气道。

    朱二沉默。

    有下衙的官吏过来跟主簿打招呼,主簿又跟这些人介绍朱二。

    双方一通客套见礼。

    等终于到达县衙后院时,已经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

    还好现在已经进入夏季,冬季这时候已经天色昏暗,可现在白天长,距离天黑还能有一个时辰左右。

    “到了,大人,以后这就是您和您家眷要居住几年的地方。因为这里许久没有人居住,县衙里又没有太多银钱,这就……有点年久失修。”主簿一脸歉意,他又忙补充道:“大人看有什么问题,可以都记下来,下官看有没有办法为大人找些劳役来把房子修一修。”

    朱二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有衙役从二堂匆匆跑过来,看到主簿就喊:“万大人,您家里出事了,让您赶紧回去。”

    万主簿脸色一变,为难地看向朱二。

    朱二挥手,特别通情达理地说:“既然你家中有事,那就先回去吧。”

    “多谢大人!”万主簿拱拱手,跟屁股后面有什么在追一样,和那衙役快步走了。

    鼠姑从下车到现在就没有说过一个字,直到这时才看着他们以后要住几年的县衙后院说:“你的愿望达成了,现在你去找人,九成九人都跑光了。”

    朱二哈哈大笑。

    丁娃看着这个破烂的、几乎什么能用东西都没有的后院官邸,先是气得不得了,这时听到朱二大笑,迷糊了。

    大人被气糊涂了吗?

    乐山摇摇头,这大石县的人也真是挖空心思给大人下马威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