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212章 胡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进出货物太多,朱二就在北疆城城外租了一个带后院的屋子,该后院没有墙壁,只有栅栏,原本是个羊圈。

    这里有个牛马羊市集,也有买卖人口的人市,都是进不了北疆府的外族人自发形成。

    朱二跟人打听,知道这里可以买到大量价廉物美的牲口和外族货物,才特意走出安全的北疆府,进入这个自发形成的聚集点。城里的市集价格稍贵,且能供应大量货物的也都是从城外这个市集转供过去。

    换言之,北疆府城内的市集就是零售点,城外这个市集则是批发市场。

    夏朝人出城不难,但回去比较麻烦,不但得搜身搜货,还得给货物交很高的进门税,且在城外市集上的任何交易包括夏朝人的人身安全,北疆府都不负责。

    但就算如此,仍旧有大量夏朝商人跑来这里交易大宗货物,因为这里很多东西只要能平安拉回夏朝,就能翻几倍几十倍的卖出去,还不愁卖。

    传言,在这个市集交易最多的就是镇北王,而镇北王就靠着他手下的几支商队赚取了大笔钱财,而这也是这个市集能在北疆府眼皮子底下存活到现在,还越来越繁荣的最大原因。

    说白了,这个市集聚集地,如果没有镇北王的暗中支持,就不可能形成和存在。

    朱二给的租金高,还把原主家里的羊全买了,原主一家喜出望外,只留了一只年轻母羊,就把屋子让出来去了附近长子的岳父母家暂住。

    朱二看这家的孩子桩子还算机灵,就用每天二十个铜板的价格雇佣他做些杂事。小少年和其家人都高兴无比。

    商人们收到消息,就赶着牛马样或其他活物过来让朱二夫妇挑选。

    数日过后,城里城外的牛羊市和市集中就传开了一件事,说夏朝内地来了个大商人,人少钱多,买了大量货物,却只有两个人看管。

    这日,朱二夫妇租住的屋子前来了一队人,桩子进屋报信,说这些人一来就在屋前后转悠,看着就不像是好人。

    “奴隶商人要卖奴隶给我们?”朱二失笑。

    鼠姑也笑,“不如出去看看,那孩子说那些奴隶都是外族人。”

    两人走到屋外,见到了奴隶商人和他的“货物”。

    这批奴隶很特殊,一半是胡人,一半是昆仑奴。

    这些人的健康状况并不怎么好,一个个瘦骨嶙峋神情麻木,还有些人脸上带着死气。

    而奴隶商人和他的手下却身强体壮,奴隶商人大概是为了控制奴隶,带了八名手下。

    朱二在这些人脸上、身上一扫而过,和鼠姑做了个彼此才知道意思的眼神。

    奴隶商人也是高鼻深目的胡人,夏朝官话说得很好,上来就卖惨:“贵人啊,草原也在干旱,草长不出来,河道干涸,大部落就吞并小部落,还请贵人发发慈悲,收下这些奴隶,给他们一条活路。这些大多都是自卖自身的胡奴,您看,他们脸上都打了奴隶印记,绝不敢逃跑。而且您放心,您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一定不会逃。”

    奴隶印记在大夏已经逐渐制止并消失,而且大夏也禁止奴隶买卖,但在一些偏远地方,还是有人买卖奴隶,并把他们当牲畜一样对待。

    在夏朝境地,如果你搞这么多夏人奴隶,还敢给他们打上明显奴印,那你就等着官府找上门吧。但在夏朝边城,如果人市上出现一群外族人奴隶,不管他们境遇有多么糟糕,官府基本不问,何况这还是城外市集。

    奴隶商人看朱二似乎兴趣不大,抓过一个奴隶用力拍打他的背部:“别看他们瘦,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如果贵人家里养了牛马羊,他们也可以帮着放牧。”

    那胡人奴隶忍着疼痛,弯着腰。

    “什么价格?”朱二随口问。

    奴隶商人原本想报个高价,可看朱二嫌弃的眼神,心里滚动几番,最终报出了一个比市场价略低的价格:“不论胡奴还是昆仑奴,十三岁以上三十岁以下无残疾男丁十五两银子一个,女子十二两。三岁到十三岁男女,十两银子一个。其他老幼残疾等,全部五两一个。”

    他也不想报低价,但这批奴隶被前面的大部落战士给折磨得太狠,卖到他手里时就不咋样了,虽说他只用几块茶饼几匹布就换到这么多奴隶。但经过一段时间长途跋涉,途中就死掉不少,他还指望赶到北疆城卖个好价格,谁想北疆城不但不让他们进入,还不准北疆城及附近的财主买进胡奴,如果有夏朝人出城买了,也必须带到远离北疆府一带使用,还得留下身份籍贯给胡奴们做担保。

    “我去过人市。”朱二的表情在告诉奴隶商人,糊弄他是不可能的,“如今各地都缺乏粮食,奴隶越来越不值钱,别说给银子,有些地方甚至一个馒头一碗水就能换到一个小儿。你带来的还是外族人,连夏朝话都不会说,情况又这么糟糕,真要卖恐怕一两银子一个都不会有人愿意要。”

    “哈哈,贵人您这就说得太过了。这些人别看瘦,但都是饿的,只要给点糠皮草根什么喂一喂,都是能马上干活的。而且不会说夏朝话不是更好,他们想逃都没地方逃。贵人们想要他们听话,只要狠抽鞭子就可以。”奴隶商人一脸谄媚地笑,似乎完全遗忘了他也是胡人一员。

    不过还是那句话,胡人只是统称,胡人和胡人之间也有着国家和部落的区分,很多更是世仇。

    朱二摇头,“你跑到我这里碰运气,无非是在人市这么长时间都没把人卖出去。你走吧,我这次就没考虑要买奴隶。”

    朱二并不想买胡人,胡人只是统称,而这个奴隶商人手上的胡人奴隶一看就是同个部落的,这在奴隶买卖上是很忌惮的事情,一般人家来买奴隶都不喜欢买很多个同村同部落出来的,因为怕他们抱团,顶多买一个家庭单位,如果有小孩子的家庭更好,容易控制还能自小植入忠诚心。

    朱二不想添麻烦,他真要买奴隶也会买夏朝人,买回去让他们干几年活,再让他们自赎。

    就在奴隶商人满脸失望,看着带来的奴隶一脸看狗屎的表情时。

    鼠姑暗中拉扯了朱二一下,对他低语:“买下吧。”

    “嗯?”朱二有点诧异,他的妻子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却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

    奴隶商人眼尖,看到这两人动静,眼中又浮起希望,哪怕买一两个也好,总不能全砸在自己手中。

    鼠姑也说不清楚,也许是看那些胡人奴隶和昆仑奴太可怜,也许是想到放牧人手,也许是其他原因,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冲动就说出了口。

    人生谁没几次冲动的时候?

    鼠姑看到丈夫诧异的眼神,正要说算了,却看到丈夫对他灿烂一笑,同样低语:“好。既然是夫人的意思,那就买下吧,是全买吗?”

    鼠姑沉吟片刻,低声道:“你看着吧。”

    朱二转头看向奴隶商人,“我不想买,但我二弟说可以买几个帮助运货。四两银子一个,十两银子三个。”

    奴隶商人一看买卖有门,眼睛亮了,搓着手商量道:“贵人,这个价未免也太低了,就是我运过来的运费也不止这个价,这路上我们遇到多少次劫匪,我损失了多少货物和银两才把这些奴隶运送过来……”

    朱二摇摇头,转头对鼠姑说:“另外看吧。不用去人市,等回去的路上找些流民问问,一小袋粟米就能换一个壮青。”

    鼠姑配合地点头,粗着嗓子答:“好。”

    奴隶商人看他们不是做戏,急了,忙道:“五两银子一个,再低真的不能卖了。”

    朱二皱眉。

    鼠姑叹息:“十两,两个成年人,加一个孩子。不问男女。”

    奴隶商人考虑再三,咬牙,“好,就这么说定,不过我不要会子,要真金白银。”

    会子就是银票,目前夏朝官府没有插手这一块,能开具出会子的都是大商户,而且必须到指定商户兑换,还要收取很高的损耗费。

    一开始会子是商人们之间开出的凭证票据,就像是契约书一样。因为携带大量银钱不便也不安全,商人们互相交易时就开出凭证票据,让交易方可以拿着票据回到原地找某个指定商户兑换成银钱。

    而这个指定商户必定在另一交易方所在城镇有据点,收到票据后,可以把票据让人带回,再在那边和另一交易方换成银钱。

    这样的方式流传开来,因为便利性和安全性,参入进来的商户越来越多,会子也成了大额金银交易时的常用物,后来就被说成了银票。

    但是会子也有一定危险性,尤其是战乱时。像夏朝现在的情况,会子已经只在彼此很熟悉的商人之间做兑换凭证票据使用,民间老百姓用的极少。

    朱二假装考虑片刻,他本来就没带银票来,他和鼠姑身上带的都是金叶子,到北疆府后才找金铺换了一些银两和铜钱。

    “可以。”

    奴隶商人终于等到这两个字,大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