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220章(下) 齐发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曙走后,朱二就和鼠姑回去了大石县一趟,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回去,基本上都是晚上回去处理事情,休息一夜,早上回来,赵曙派来盯梢的人丝毫没能发现。

    哲迩那群人包括昆仑奴在内,朱二只传送了老弱妇幼回去,稍微年轻力壮的都留了下来。

    哲迩有些不安,朱二告诉他,需要他们带路在草原中走一走,而老弱留在北疆城外容易成为拖累,早日送回大石县,对双方都有好处。

    朱二同时带来那些老弱的信件,他们不会写字,就用画画代表,而且他们之间必然有约定的特殊符号,反正哲迩和那些青壮看到族人的来信,立刻就安稳许多,脸上也有了些笑容。

    朱二没有亏待哲迩等人,每日都让他们吃得饱饱的,还给他们准备了衣裳。哲迩等人也逐渐安下心来。

    朱二最后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告诉哲迩等人,只要他们好好干活,表现好的十年后就能取消奴籍转为夏朝自由民身份,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牲口。

    哲迩等人的笑容顿时看起来就真心了许多。夏朝自由民身份在这时还是很有分量的,更何况还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牲口?

    赵曙回来没能遇到朱二夫妇,只当他们出门转悠,只好跟哲迩说第二天再来。

    赵曙回去和他父王在书房里坐了大半个时辰,不久镇北王把手下心腹也叫进来商议事情。

    镇北王有野心,但这份野心并没有强到非要推翻泰平帝的位子自己坐上去的程度,说白了,他也在等,等泰平帝对他的态度变化。

    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缺乏一个绝对理由或者一个推力,他们就会选择等待,等对方先出手,然后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未来的行动。而睿智的人,会在做出决定之前做好所有准备。

    镇北王就是一个很睿智的人,他无法下定决心就此打入京城,也缺乏一个合适的借口,那么他现在能做的,一是保护好北疆府边境,还有一个则是做好造反准备,同时他也没忘收集草原那边的消息,看自己有没有开疆扩土的可能。

    而这三个准备,无论哪一个,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军备和武器。

    所以和朱二的合作,那是势必要拿下的。

    镇北王找下属理清思路后,就让儿子亲自去挑人,第一批被送入南疆府的人非常重要,既然要占领地盘……不管是不是种地,自然要挑选足够忠心的人。

    正好他们手下有不少伤残士兵再也上不了战场,在这时候被遣回家,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等死、等被家人亲属厌弃,但这些人并不是完全不能动,只要工具跟得上,他们一样能种田或织布。

    公孙知道这件事后,主动请缨,说也想去南疆府走一趟,说有他们父子师徒在,至少能多救回几个人,而且他们还可以顺便研究一下南疆府的毒瘴、毒虫、当地草药等。如果他们能彻底解决南疆府的毒,那以后镇北王想派人在那里站稳脚跟也会更容易。

    镇北王虽然不舍得放走公孙,但又觉得公孙说得有理,正好次日赵曙去和朱二见面,朱二也提到了如果去南疆府最好带上公孙神医的话,镇北王考虑再三……他不想刚开始合作就得罪朱二,且如果朱二夫妇在南疆府惹上毒瘴或不适应水土从而出事,对他们的计划也没好处。最终镇北王同意让公孙也跟着去南疆。

    此事定下后,朱二夫妇跟赵曙要了一张关外地图,带着哲迩几人进入了草原。

    赵曙知道他们计划,原想着要派人保护他们,还是朱二说别看他们人少,但行动起来更自由、遇事逃走也更容易,赵曙这才打消派人保护的主意。

    “夫人,你在想什么?”朱二靠近妻子,轻轻碰她的手背。

    鼠姑抬起脸,“我在想那位王爷为什么始终没有亲自见你。”

    朱二笑起来,“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也因为他想给自己留个余地。今天他儿子跟我做任何约定,一旦将来出事,他可以全推到自己儿子头上,说他什么都不知道。这只是官场上常见的掩耳盗铃式的狡猾而已,大家心知肚明。”

    夫妻两人正说着悄悄话,哲迩提着马缰过来,指着西北方道:“大人,再往前就是浑善达克沙地,那里有许多流沙地,非常危险,哪怕是最精明的沙狐都会被流沙欺骗。”

    “尽量接近一些。”

    “是。大人,千万不要超过绿地。”

    时日不多,朱二能跑的地方也不多,这个浑善达克沙地是他打听到距离北疆府最近……也有十日左右路程,也最危险的地方。

    这里的流沙地非常有名,别看这片沙地上有不少植物,但流沙地之所以可怕,就是它一直在流动,传言换善达克地底直通地狱,只要走入这片沙地的人有九成可能会被直接送入地狱,只有一成不到、得神明保佑的人才能从浑善达克沙地活着走出来。

    朱二站在哲迩提醒的地方远眺浑善达克沙地。不错,大小很合适,坑个上万人都不成问题。距离也不算特别远,他和鼠姑联手,在保存一定体力的情况下,一次性传送千把人,大概需要休息一天。别看他们夫妇只传送走千把人,但足以把那些想打秋风的外族人都吓傻,而以镇北王的军事能力,他也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装神弄鬼吓破敌人胆”的机会,稍微运作一下,就能给他的防守和进攻带来极大好处。

    朱二亲眼见过这片占地广阔的流沙地后,就带着哲迩他们回去北疆府了。他们后面要忙的事情太多,也亏得他们夫妇能有一手传送的能力,否则只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和麻烦就足够让朱二的所有“善心”都不翼而飞。

    哦,在来沙地的路上,他们还遇到了一群打劫他们的马匪。这些马匪由一半夏朝人和一半关外人构成,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胡子拉碴、胸口敞开,浑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羊膻味。

    朱二和鼠姑对这股味道都不太适应,两人都带上了防沙布巾。

    在这帮马匪冲过来围上他们叫嚣调笑时,哲迩他们稍微慌了一下,拔刀挡在了朱二夫妇身前。

    朱二对哲迩等人的反应还算满意,在马匪冲杀过来之前,牵起妻子的手,另一只手抬起。

    光芒笼罩过去,包围住所有马匪。

    转瞬间,刚才还满是马嘶人吼,一下就变得极为安静。

    数十名马匪就这么不见了,地上连根毛都没留下。

    朱二啧了一声,“还是差点。如果能把马匹留下就好了。”

    鼠姑安慰他:“慢慢来吧,你现在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朱二也没妄自菲薄,挥手让哲迩等人继续前行。

    哲迩等人……忽然就变得斗志昂扬起来,一个个看起来比出发时还要有精神气,原本他们不敢离开队伍太远,看到人多的地方更是想要避开,可现在他们看谁都是一脸“你们都弱毙了,有种你们来打劫我们呀,来呀来呀”的特别欠揍的自信样。

    比起去程,回程很简单,朱二直接把人都传送回了北疆府。

    回到北疆府没多久,朱二在北疆府这边通过世子赵曙看到了朝廷下发的最新邸报。

    邸报要求各地官府必须贴出大白话告示,并请人朗读,告知百姓说皇帝承诺,只要逃难的百姓在今年六月二十日前肯回原址或者就地生根,恢复耕田和民生,不但不追究其任何责任,还免除遭到天灾人祸之地三年赋税,更有救济粮保证百姓能度过灾年,直到收获新的粮食。

    皇帝还鼓励老百姓开荒,凡是开荒的田地十年内免除所有赋税!

    但如果有难民继续闹事,凡是难民闹事的地方和难民的籍贯地就不能享受赋税的好处,还要追究其责任。

    而只要能在八月前让天下恢复生产,让救灾能得以顺利进行,皇帝还承诺,全天下范围,百年内不增加任何关于田产和人头的赋税!

    鼠姑跟着看完,赞道:“陛下果然睿智。现在失去一些赋税并不算什么,失去天下就什么都完了,”

    朱二笑着摇头,“陛下的初衷是好的,就只怕……”

    “下面人不执行。”

    “是。”

    “不过我想陛下对此次仁政应该很坚决,这可是关系到夏朝是否还能延续下去的问题。他老人家应该想到应对的方法了吧?”

    “据说是派出了巡抚督察,还令驿站也进行告示张贴,更派人对难民和乱民喊话。”

    鼠姑看朱二神色,问:“你还在担心什么?”

    “粮食。夏朝国库因为连年灾害本就空虚,如今连赋税都不收,而且是三年。救灾的粮食哪里来?更严重的是供给各处边疆军队的粮食和军饷又从哪里来?”

    “你是说?”

    朱二哂然,“新的开国皇帝为什么能免除天下赋税还能支撑偌大国家的消耗?无非是……”

    朱二做了个抢夺的手势,“新国可以靠抄家杀人、灭杀世家,抢夺各地世家和大户的累世之富来填充荷包,更不必给付救灾粮食,因为当初的灾民已经差不多死光,天灾也总会过去。但现在的陛下却不能这么做。就算他想抄家,也得找个好理由,还得瞒住对方,避免对方直接也变成乱党乱军。而陛下这个诏告,不但无收还要大量付出,现在京城那边的官员们必然如热锅上的蚂蚁,正为粮食和军饷犯愁呢。”

    “那他老人家怎么还敢下这样的诏告?”

    “就如你所说,天下都要没有了,那不如搏上一搏。而且……”

    “而且什么?”

    朱二看向鼠姑,不知道该不该把那么残忍的事情说出来。

    鼠姑回看他。

    朱二勾起微笑,有什么好隐瞒的?他妻子又不是听到一点事情就昏倒的娇小姐。

    “我猜测,我们的陛下为了消减粮食付出,很可能会大力剿匪,把能杀的难民全都杀掉,然后集中精力去对付成组织的乱民。”

    鼠姑一下握紧拳头,“杀民?”

    朱二点头,“不过陛下既然给出六月二十日这个时限,那么在这时限前归家和向当地官府申报新民籍的人应该都会无事。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限还在非籍贯地晃荡的难民,恐怕就会被作为乱民消灭了。”

    鼠姑沉默良久,在朱二想要安慰她时,她发声道:“我们想办法弄粮食吧,还有金银。行吗?当然如果你觉得为难……”

    “不为难。”朱二低笑,过去搂住妻子的肩膀,侧头在她额头亲吻了下,“为夫也正有这个打算,既然活在这世上,又让老天爷给了这样的能力,那我们总要做些什么才是,也免得日后良心不安。”

    朱二不觉得自己会良心不安,他能把大石县的百姓保护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就没有任何对不起别人的地方。

    但他考虑到妻子的心情,决定还是多做一些。

    其实他觉得现在的生活也挺有意思的,比当一个不能动的县令、或是费心费力打天下的造反者,如今他藏着坏心眼和私心,做的却都是让人感激的“好事”,这种站在道德至高点“欺负人和占便宜”的愉悦感,更让他感到说不出的快慰和写意。

    如果作为依仗的能力失去怎么办?

    当皇帝的都能被拉下马,被儿子或宫妃谋害的更是一把抓,他如果在某日突然失去能力那也很正常。再说,他朱二也不是没了“刀”就无法伤人或自保的那种废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