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乱世争雄之掌控天下 > 第277章 时机至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在永昌郡的几方势力倒也识相,看到徐明率领三万大军吞并青蛉县,再加上赵良的亲笔书信,略作迟疑之后,永昌郡的三方势力终于还是选择了答应归降。

    确定永昌郡选择归降之后,徐明将永昌郡降卒全部带上,准备前去成都进行新一轮的整编。而永昌郡原本的各种防御,则由徐明留下的一万大军进行防守。

    等到徐明率领大军赶到成都城之后,孟彪同样是率领大军完全占据了??柯郡方面,至此,整个益州终于归于一统。

    当初出兵攻打邛都城之时,赵良就已经隐隐暗示过一旦益州平定之后就开始称王事宜。随着??柯郡和永昌郡方面全部选择归顺,虽然赵良并未将称王事宜提上日程,不过有些文武却是忍不住想要拥立了。

    自古以来功莫大于救驾,之时赵良本身就是出身于行伍之间,而且自从征战以来每战必胜,基本上没有身遇险境之时,如此一来这拥立之功自然就是最为深厚了。

    之时眼下赵良尚未明确表示准备称王,所以众人倒也不敢立即进行劝谏。

    元和四年,十月十五,成都城。

    随着永昌郡和??柯郡方面的归降,整个益州全境开始步入平稳的发展阶段。这段时间以来赵良同样是已经返回了成都城之中,主要是在忙着关于整编新军的事宜。

    当初攻打邛都城之前,赵良麾下一共有步卒十万人再加上骑兵六千人,此时整个益州归于一统。又收编了孟彪本部,谢东兴和高炳所部,以及整个永昌郡方面的兵力,此时赵良麾下的总兵力已经接近十五万人左右了。其中步卒十四万人,骑兵队八千人。

    这些大军之中,最早跟随赵良从西城县起事的最为精锐,不过最近收编的高炳和谢东兴所部军士战斗力则只是一般。眼下已经是十月中旬的时间,距离年关不远,天气寒冷之下根本就难以用兵,所以赵良倒是正好趁着这个时间紧急操练。

    虽然城中不少文武都在考虑拥立的事情,不过赵良本身的目光却是放在荆州和凉州方面犹豫不定,暂时尚未决定明年开春之后到底是攻打荆州还是攻打凉州。

    这一日,就在赵良暗自沉思之际,忽然亲卫禀报贾长文和秦风一起前来求见。

    听到两人求见,赵良立即吩咐他们进来,此时自己尚未拿定主意,正好听听他们的意见。

    片刻之后,贾长文和秦风一起进来。看到赵良端坐于上首,贾长文率先开口道:“大帅,近日来城中有些风声,不知大帅是否已经知晓?”

    听到贾长文如此一说,赵良先是一愣,不过反应过来之后却是笑道:“你们说的莫非是城中有些文武想要劝谏本帅称王之事?”

    这件事情赵良虽然暂时并未放在心上,不过赵文峰主掌暗影卫,而且直接对赵良负责,所以城中百姓和一些文武官员议论这件事情自然也是瞒不过赵良的耳目。

    秦风拱手道:“大帅,我和长文要说的正是此事。眼下整个益州已经归于一统,除了帅府辖下的官员在谈论这件事情之外,城中还有不少百姓同样也是在议论纷纷。属下以为,这件事情若是任由官员和百姓议论下去,只怕会造成一些预料之外的局面,是以还请大帅早日示下。”

    正所谓三人成虎,因为赵良此时尚未表示是否愿意称王,所以城中官员大多数都是在持观望态度。不过城中百姓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在他们看来朝廷早已经是名存实亡,而赵良占据益州全境,自然就是整个益州之主,就算是称蜀王也没有问题。

    若是任由这些百姓继续议论下去,而帅府方面却并未出面制止,这样就会给城中文武造成一个假象,那就是赵良其实心中也愿意称王,只是无人拥立而已。若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帅府麾下的官员和百姓一起进行拥立,到时候可就有些骑虎难下了。

    虽然秦风说的有些委婉,不过对于其中深意,赵良还有能够听明白的。

    自从拿下永昌郡和??柯郡方面之后,赵良心情一直不错。此时虽然听明白秦风话中所言,却是对着两人轻笑道:“以你们之见呢?现在是否到了称王的时机?”

    听到赵良的询问,秦风率先开口道:“大帅,属下以为眼下尚未到称王的时机。”

    顿了顿之后,秦风接着道:“眼下益州虽然归于一统,不过永昌郡和??柯郡等地未必就肯完全服从帅府的管辖,想要将这些百姓治理顺当,至少还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眼下魏宏只是称吴王而已,当今朝廷名义上还是以天子为尊,大帅若是不得天子诏令自己在蜀中称王,那就表示我军和朝廷站在了对立面上,如此一来无论天下其余各路诸侯作何打算,至少都会在名义上对于我军进行声讨。若是果真如此,只怕我军放眼整个天下就是四面皆敌的境地了。”

    秦风办事向来稳妥,这个时候虽然看似整个益州已经完全平定,不过内部还有各种政务尚未梳理清楚,而外部则有金陵方面和天下各路诸侯虎视眈眈,若是稍有不慎就是被其余诸侯群起而攻之的下场,这个时候着实不应该去当这个出头鸟。

    听罢秦风这一番分析,赵良转而对着贾长文开口道:“如果是依长文之见,眼下是否到了称王之际?”

    其实贾长文同样是已经看出来赵良此时并未有称王的心思,之所以有此一问不过是想听听自己的看法罢了。想到这里,贾长文开口道:“大帅,其实眼下是否称王,主要还是要权衡一番利弊,如果弊端大于利处,自然是要暂缓称王,若是弊端小于利处,自然就可以顺势而为。”

    说到这里,贾长文接着道:“诚如秦风方才所言,眼下整个益州已经全部归于帅府辖下,而且蜀中百姓大部分还是心向大帅的。再加上益州闭塞,就算是大帅于成都称王,天下各路诸侯也只能是口中斥责一番,多半不会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举动来。不过此时毕竟是朝廷和皇帝尚在,魏宏虽然自称吴王,却仍是以朝廷臣子自许,而大帅如果想要称王,魏宏自然不肯让朝廷发下晋令,如此一来就等于是我军自绝于朝廷,不但是背上了篡逆的名声,同样是落不着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综上所述,属下同样以为此时并非是称王之际。”

    听到两人的分析说罢,赵良点头道:“你们说的不错,眼下确实是还未到称王之际。你们都是久随本帅的老人了,所以本帅不妨给你们先交个底。”

    说道这里,赵良面色略显沉重的接着道:“眼下朝廷虽然势弱,却终究是我神州正统。而魏宏此人上次自立吴王,想必不久之后就会行大逆不道之事,若是魏宏称帝,本帅自然会在蜀中自立为王表示不从魏宏的调令,如果魏宏能够忍住不让今上禅位给他,那本帅就继续在蜀中发展势力,然后等到将来天下有变之时再作打算。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这个擅自称王的出头鸟,本帅肯定不当。”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练,赵良无论是心胸还是眼力都有长足的长进。此时称王确实是有些益处,毕竟整个益州已经归为一统,如果能够在此时顺势称王,自然可以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让整个益州百姓尽快服从自己的统治。

    不过称王的实际好处只有这么点,若是说道称王的弊端,那可就多了去了。除了刚才秦风和贾长文说出的弊端之外,赵良同样还有自己的担忧之处。

    眼下自己治下只有益州一地,如果想要称王,那就只能选择蜀王的王号。一旦确定了王号之后,再想更换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眼下自己已经得了益州全境,想要更进一步就是和天下各路诸侯争锋,最后朝着金陵城那一把无上宝座去努力。

    如果自己确定了蜀王的称号,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无论是想要进攻凉州地区还是进攻荆州地区,必然都会受到不小的抵抗。毕竟自己是名义上的蜀王,再往别处进兵,那等同于是侵略别国了。

    赵良觉得自己还年轻,至少比起金陵城中一手掌握军政大权的魏宏年轻了太多,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跟魏宏继续耗着。反倒是魏宏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他上次自称吴王的举动,赵良已经可以预见,最迟两三年,最快明年,魏宏就会忍不住自己心中的野心让今上禅位给他。如果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再顺势称王,非但不会让天下其余各路诸侯的眼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同样是得了不从叛逆魏宏的大义。对于这件事情,赵良心中明镜似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忍不住擅自称王。

    秦风和贾长文也是跟随赵良时间不短的老人了,原本两人还觉得若是赵良万一忍不住率先称王会引起各方势力的敌对,不过此时听罢赵良这一番分析,两人皆是放心了不少。

    秦风拱手道:“大帅高见,倒是我跟长文有些担心过头了。”

    赵良摆手道:“这件事情你们做的不错,虽然本帅是这个心思,不过藏着掖着不让帅府麾下的官员知晓确实是做的不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