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五百八十二章 抢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汉末三国时代,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种各样的名将都有,每个人的用兵风格也各有不同。

    有些名将,是属于那种综合素质极高,各方能力都比较平衡的统帅级人物,比如像曹操,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关羽嗯,虽然把二爷放在这里有点私心的嫌疑,但二爷用兵其实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二爷的性格脾气。

    有些名将,是属于那种有一技之长,擅长用自己的长处取胜的,比如张飞武勇无敌,攻势凶猛,徐晃统帅庄严,堂堂正正,张辽中军冲阵,以少胜多,夏侯渊千里突袭,攻敌不备.就是一直被后世人诟病的吕蒙,其实也是一个擅长利用信息不对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战大师。

    而张?,能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自然也有属于的一套作战方式。

    史书上记载,张?擅长使用“地利之便”,也就是说,张?擅长利用周围环境,给自己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进而获取胜利.但实话实说,光从史书的记载上来看,还真的看不出来这一点。

    比如在瓦口关,张?这个擅长使用“地利”的家伙,居然一点不防备的被张飞利用瓦口关的“地利”优势设伏,逮住了就是一顿暴揍,最后不得不爬山逃跑擅长“地利”的人最后吃亏在“地利”上,也只有张?了。

    真要从史书记载的原文上去寻找,张?擅长的东西,给人感觉不是什么地利,而是他的一股子韧劲。

    日夜不停,千里奔袭街亭,靠的是一股子韧劲。

    毕竟当时马谡也不是让张?逼上山的,而是自己主动上山的,至于控制街亭水源的问题,那基本属于军事常识,而且马谡也没想到张?会来的这么快,根本来不及派重兵保护水源。

    这股子韧劲,倒是在张?的历史记载中,几乎随处可见。

    比如张?在陇西击退马超时.当时张?在夏侯渊急迫命令下,被逼得不得不在崎岖难行的山道上快速进兵,最后靠着一股子韧劲提前率军进入陇西,配合当地豪强击败了马超,给夏侯渊进军雍凉,赶走马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比如在定军山,面对刘备亲领的优势大军围攻,张?虽然被揍的很惨,连连向夏侯渊求援,但最后硬是咬着一口牙,带着自己的亲卫亲临一线搏杀,硬生生的守住了防线,逼的刘备不得不暂时退兵,另想办法。

    说真的,如果不是夏侯渊没事儿自己去修鹿角送死,汉中之战的结果,还真的不好说。

    给人感觉,张?只有在面临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靠着自己的韧劲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战斗力。

    张?打了一辈子的仗,只有一次在绝境之下没能反扑成功的例子.那是在木门道,张?被司马懿逼着去追击诸葛亮,然后膝盖中了一箭。

    很显然,现在的张?,还没到木门道的垂垂老矣,他的心气也没有彻底丧失呢,一旦被逼得发狠了,张?战斗力依然还是很可怕的。

    如今的局势,就是如此。

    王昶率领的魏军在中央战场被围,同时又出现应对失误被蜀军抓住,逼得张?必须尽快突破高翔的阻拦,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战场的魏军,随时可能迎来崩溃的局面。

    就像张?之前击溃冯习一样。

    张?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没道理那个张溪做不到。

    而如果没有王昶率领的这支军队,张?根本不可能去完成威胁五丈原的任务,那么眉县的魏军主力军团,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因此,张?是真的发狠了。

    常规的作战方式,是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高翔的防守的高翔终究不是无能之辈,虽然能力和经验上都不如张?,但要拖延时间,不让张?轻易突破,高翔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张?很清楚这点,所以张?就没想过要用常规的方式来突破高翔的防守。

    张?决定,收拢自己的士卒,然后亲自带领五百前军作为箭头,以重点突破的方式,攻击高翔军防线的一点。

    不求彻底击溃高翔所部,只求在方向上撕开一个口子,自己能带领数百人闯入中央战场既可。

    而剩下的张?所部一千人,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跟高翔部缠斗,维持住这个张?撕开的空隙,等到张?接应出王昶所部后,再一起从这个空隙撤退离开。

    这么做,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张?现在没得选。

    要么,继续跟高翔全线缠斗,寄希望于王昶能坚持的久一些,等自己全面击退了高翔后,再去支援王昶。

    要么,就以自己麾下数百,乃至千余人的代价,孤军闯入中央阵地,救出王昶所部.能救出多少是多少吧,这方面张?真不敢要求太多。

    而事实证明,张?这一招,是非常有效的。

    历史上,张?不管是作为防守方,还是作为进攻方,一旦张?亲自领兵冲阵了,他就没有输过.哪怕在瓦口关,张?也是带着几十个亲卫杀出了张飞的包围,虽然最后爬山逃跑是狼狈了点,但至少没丢命不是嘛。

    因此,当高翔遇到一个发了狠,亲自冲阵的张?,挡不住也是正常的。

    可高翔挡不住张?所在的前部五百余士卒,并不代表高翔会让自己的防线就此崩溃啊。

    高翔好歹是被刘备看重过,在历史上被诸葛亮带着北伐,也曾经在历史上的卤城之战时,正面野战击破过司马懿,打下甲首三千功绩的将军.虽然是在诸葛亮的调遣下完成的,但高翔本人的能力还是受到广泛认可的。

    张?领少量精兵突入了中央战场,高翔确实拦不住,但高翔终归还不至于被张?的突击就彻底冲乱了防线,他还是在努力的指挥士卒,反杀维持住缺口的魏军,想要在张?回返前,彻底堵住被张?撕开的缺口,这样就可以把张?彻底关在中央战场以内。

    张?就带了五百人左右的士卒闯入中央战场,在中央战场这个有一万多人扎堆作战的地方,五百人根本起不来太大的作用,张?这么闯进去,本来就很冒险的。

    而高翔的指挥作战,还是很有成效的。

    失去了张?统一指挥的军卒,只能在校尉的指挥下,勉强维持住张?打开的缺口,但这个缺口,却在一点一点的缩小。

    这就得看,到底是高翔想指挥士卒堵住缺口,还是张?能先一步的接应出王昶所部残军了。

    高翔在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而这个时候的中央战场,张溪也看到了张?的闯入。

    这让张溪非常的着急。

    张?的闯入,可是有极高的象征意义的。

    张?本身就是这支被困魏军的真正主帅,他又是领兵来接应这支部队的,因此,哪怕张?只是带着五百余人闯入中央战场,但给在中央战场苦战的魏军带来的士气提升,却是成倍的。

    第一,主帅亲自冲阵,前来接应,这代表着主帅从来没有放弃他们,这会给魏军带来极大的求生欲望。

    第二,张?能凭借五百士卒冲破蜀军的防线,而今中央战场上残存的魏军还有五千多人,这么多人,足够张?带着他们杀出重围了。

    因此,张?的闯入,对中央战场的影响,非常的大。

    尤其是张?直愣愣的闯进来后,马不停蹄的直接奔向了王昶所在的中军一旦让张?和王昶汇合后,柳隐很难再挡不住这两人的合力围攻的。

    到了那个时候,魏军的中军和前军就彻底打通了联系,再想分割围歼这支魏军,恐怕就非常的困难了。

    因此,张溪没工夫去埋怨高翔为什么没有拦住张?了,而是赶紧派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千人预备队,让他们赶紧绕道去支援柳隐,同时让柳隐一定要撑住至少半个时辰的时间。

    在这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张溪要全军压上,彻底击溃前军的三千魏军士卒。

    为此,张溪也不得不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现在就是抢时间了。

    到底是张?先击破柳隐,还是张溪先击破魏军前军这就是这场战斗最关键的胜负点。

    谁拿在手里,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本章完)

    :。手机版网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