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403章 狄仁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零三章狄仁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金碧辉煌的酒楼之内,一个书生手持酒壶引颈高歌。

    “好诗啊!气势恢弘,豪情万丈!”众人纷纷赞道。

    那书生笑道:“这诗并不是我所作,乃是太子殿下所作。太子殿下为当世文圣,也只有他才能做出如此豪迈的诗篇来。”

    “太子殿下好文采啊,文为当世文圣,武则开疆拓土,为我大唐战神,百战而无一败,如此文武双全,纵观华夏千年以来,只唯有当今圣上能与之媲美。”

    “我看太子之才在当今圣上之上……”一个喝得醉熏熏的食客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都大惊失色,虽然人人明白李炎的文韬武略都在李世民之上,但李世民是当今皇上,谁又敢明说出来?

    只这食客喝得多了,却是酒醉吐真言。

    “莫要乱言!”

    食客的朋友连忙将一杯酒灌进了食客的口中。

    这时,那吟诗的书生说道:“再有七天就是明经举开试之日,这几日,长安城中最少已来了数千考生,热闹非凡,只是不知这些考生之中能有多少入围殿试。”

    “是啊,听说这些明经举与以往不同,太子殿下亲自主考,录取人数与以往也有不同,太子曾言道,宁缺毋滥,若真是人才济济,也不会受名额的限制,这次明经举不设具体名额,一切都看考生是否有能力与才华来决定。”

    “不限名额?竟然有这样的考试?”众人立即议论纷纷。

    茶余饭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谈论着即将开始的明经举。

    这一次的明经举是大唐立国以来第一次不以明经取士,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这一次明经举到底能否成功也关系着大唐的长治久安。

    就在这时,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大唐太子李炎有令,但凡有创造发明新鲜物品的能工巧匠,若所发明的物品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可以明经举优先录取。

    这个消息一经传来,天下震动,自古以来,工匠都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而李炎竟然让工匠也有资格参加明经举,这本身就代表着朝廷态度的转变,开始重视工匠,取士更重实用而不重文章的华丽。

    所有人都对这一次的明经举都很是期待,不知这次明经举会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

    整个长安城都处于一片热闹之中,往年明经举前的这个时候,这些来应试的人都会找关系,拜码头,如果消息灵能,提前拜对了主考、副主考,那自己就会有很大的可能被录取,日后被加以提拔。

    然而今年的明经举,虽然比往年热闹,但是拜码头的事却少了许多,因为今年的明经举由太子李炎亲任主考官,李炎已放出了话,要唯才适用。

    包括卢照邻、骆宾王、刘燕客、段宝玄这样的文人能吏虽也将自己的文章让人转呈给李炎,想要在李炎面前混个脸熟,但心中都很是忐忑,虽然李炎收下了他们的文章,但所有礼品却一样未收。

    李炎有陶朱馆,富可敌国,自然不在乎那些礼品,只是嘱咐这些走门路的人只管好好温习功课,若是有本事,他自然会量才录取任用。

    月朗星稀,东宫承乾殿中。

    殿依依旧如往常一样烛火通明,李炎的身边,长官仪一边看着这些士子送给李炎的诗辞歌赋,一边不断的打着哈欠。

    李炎自己则在一旁呼呼大睡。

    直到深夜,上官仪终于看完了这些文章,这才轻咳了一声。

    可是李炎睡得正熟,这一声轻咳却未能将他唤醒。

    “咳咳……”

    上官仪故意重重的咳了两声,李炎打了一个激灵,一下子醒了过来,口中问道:“我睡着了吗?”

    上官仪一脸门的黑线,口中说道:“殿下,你已睡了两个时辰。”

    “才两个时辰啊,时间还早,一天必须睡满四个时辰,八个小时,我再睡一会儿。”李炎又要躺下。

    上官仪就急了,口中说道:“殿下勤于政事,日夜操劳,实为我辈楷模,这些文章我已经看完,请殿下指示。”

    “噢?勤于政事?”

    貌似这勤于政事的话与自己挨不着边儿啊,这上官仪的嘴够厉害,损人都不带脏字儿,到底是读书人啊,明明骂人,却要拐着弯,让人听着还高兴。

    李炎长长伸了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口中问道:“你觉得这些人的才华如何?”

    上官仪说道:“以下官来看,这些人中,确实有一些有才华的人,比如卢照邻、骆宾王、刘燕客、段宝玄,以及狄仁杰,都是上上之选。”

    “等等,你最后说的是谁?”李炎脑中如同打了一道闪电。

    上官仪就说:“卢照邻、骆宾王、刘燕客、段宝玄、以及狄仁杰。”

    “对,就是狄仁杰!”李炎有些兴奋起来,狄仁杰可是大唐早期有名的能吏,自己依稀记得,他断案如神,布局深远,自己上一世可没少看过关于他的电影电视,什么《狄仁杰传奇》,什么《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等吧,总之,狄仁杰可是一个家喻户小的人物。

    看多了影视和历史小说,李炎也知道,但凡能万世传诵的,必是成了精的人物,这狄仁杰可是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第一名臣啊,自己可千万不能错过。

    “那个……狄仁杰什么情况?”

    “这狄仁杰与殿下说起来还有些缘分。”

    “噢?”李炎看向了上官仪。

    上官仪就说:“狄仁杰就是殿下看得的狄知逊的儿子,上一次狄知逊办案,狄仁杰也从中出力不少。”

    “这个狄知逊,貌似年纪也不大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儿子?这家伙不但早恋,而且早婚!”

    “咳咳……”

    上官仪一脑门子黑线,口中说道:“狄仁杰今年才一十三岁。”

    “纳尼?十三岁?”

    “十三岁就能写出好文章来?”

    “确是如此,本来他还不够明经举的年纪,地方官也不会推荐如此小的孩子,不过殿下改良了明经义的录取办法,放开了明经举的年限,所以如狄仁杰这样的十三岁少年也有资格参与明经举。”

    原来如此!

    李炎问道:“把你刚才所列举的人所作文章给我拿来,本宫要亲自观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