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1234章 六部尚书之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六部尚书之议

    李炎翻看着名册的手一顿,视线凝固在了这一页的一个名字上面。

    娄师德!

    这便是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不仅是一位宰相,更是一位名将!

    乃是一位文武全才!

    最重要的是,娄师德还很年轻,现在也不过才十八岁。

    要是好好培养,便又是下一代的宰相候选!

    问题就在于......现在该安排娄师德到什么位置上。

    李炎沉吟了一会儿,便对于志宁问道:“于侍中,这位娄师德,你觉得如何?”

    于志宁回忆了片刻,郑重地说道:“少年英才!”

    “那你觉得,朕要如何安排他才好?”李炎继续问道。

    听到这话,马周几人也来了兴趣,陛下这是要重点培养对方?

    他们都知道,一旦是李炎看重的人,没有一个会是庸人!

    正如之前的张柬之、狄仁杰......这两人,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若不是陛下,谁有如此的魄力启用两个那般年少的人。

    结果也证明了陛下的正确。

    无论是张柬之还是狄仁杰,都有着十分杰出的才能。

    高季辅等人毫不怀疑,这两位有朝一日会超越自己。

    难不成现在的娄师德,又是一位如狄仁杰那般惊才艳艳的人物?

    几人心里都有些好奇起来,想要找机会见一见这位娄师德。

    而于志宁在略微思索后道:“臣以为,长安县令一职最为适合。”

    “长安县令?这起步会不会有些太高了?”高季辅坐在一旁,忍不住开口说道。

    “......若是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有些高了,但娄师德,臣却以为恰到好处!”于志宁十分认真地说道。

    作为在前些日子,主持人员调度的于志宁。

    他对于娄师德所作所为最为了解。

    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男子,胸中怀有大才。

    既然是大才,那便要不吝破格提拔。

    这也是于志宁从李炎的身上学到的道理。

    君不见张柬之、狄仁杰、邹凤炽.....甚至坐在自己身边的上官仪,都是这么被陛下任命的吗?

    李炎这时也笑了,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就长安县令了,这个位置不错。”

    作为一方县令,最能考验与提升官员的能力。

    长安县令,治理几十万人,那就更是如此了。

    而且这个位置,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李炎心里隐隐对长安城有一个设想,如果将之实现,对于在任的长安县令而言,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借着这一份功劳,李炎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娄师德提拔起来。

    三言两语间,娄师德就已被李炎几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李炎继续将名册后面的内容全部看完,然后将名册放在了桌上。

    这份名单里,除了娄师德,还有另外一位让李炎重视的人物。

    那便是韦家的这一任家主——韦待价。

    这也是一位有着宰辅之才的人物。

    只是要任用韦待价,则要比娄师德慎重许多。

    对方毕竟代表着京兆韦氏,属于世家一系。

    李炎可不想看到,朝堂好不容易海晏河清,结果又被世家给搅浑。

    在暂时没有想到合适的位置之前,李炎便决定先将其冷藏一顿时间。

    “陛下,三部尚书之位,您可曾有了意向的人选?”马周见李炎把名册放下,便开口问道。

    现在六部之中,吏部、兵部、刑部都还没有确定下来的尚书人选。

    这可不利于朝堂的稳定,要知道,有许多的事宜,都需要尚书去执行。

    尚书之位每空缺一天,都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尚书之位......”李炎沉吟了起来。

    要说这尚书之位,他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片刻之后,李炎抬起了眸子,出声道:“朕准备让孟将担任吏部尚书,你们觉得如何?”

    “张柬之?”听到这个名字,马周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又点了点头,“孟将的能力我们自然是放心的,而且未来完全有拜相的机会,一直待在监察院,倒是有些屈才了......

    吏部贵为六部之首,交给孟将,我等也能放心。唯一的问题是,陛下,您准备将监察院交给谁来负责?”

    监察院,虽不比吏部重要,但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门。

    几乎可以说,监察院,就是陛下手里的一把刀!

    这把刀,必然要交给一个足够负责的人才行。

    否则还不如不调任张柬之,顾此失彼。

    李炎想了想,道:“交给不良帅姚礼如何?”

    “姚礼?这......”马周和上官仪几人对视一眼,轻轻颔首,“可行!”

    “好,那便就这么安排吧,张柬之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姚礼暂代监察院院长。”李炎直接就做出了决定。

    这样的安排,李炎觉得更为合适。

    毕竟张柬之,作为历史上都有名的名相,他的才能更多的是处理内政。

    像监察院,这类似于锦衣卫的部门,一直让张柬之来做,反而有些埋没落了他的才华。

    倒是姚礼,对大唐忠诚,资历也足够。

    让姚礼来执掌监察院,再合适不过。

    要知道姚礼,可是有救过李世民的这一项大功,担任监察院的院长,绰绰有余了。

    “那兵部与刑部,陛下可有了人选?”马周又问道。

    “兵部......暂时让卢国公担着吧。”李炎苦笑着摇了摇头,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刘仁轨与娄师德都极为适合。

    可现在刘仁轨还和狄仁杰一起治理着吐蕃,娄师德的资历又尚浅。

    这样一来,李炎倒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了。

    至于刑部......

    李炎轻轻敲了敲桌子,出声问道:“房遗直可从丰州回来了?”

    房遗直?

    马周几人的心里一跳。

    那位是房玄龄的长子,之前一直放在丰州磨砺。

    听陛下的意思,难不成是要开始启用房遗直了?

    他们不由在心里这么想到。

    “回陛下,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了,不过遗直他刚在丰州治理了不久,又要调任京城,会不会有些仓促?”

    马周在沉吟了一会儿后,如此说道:“若是此时房遗直被调来京城,还担任一部尚书。这难免让人觉得他是受到了房相的余荫。这样一来,他的未来,就很难走远了......”

    李炎一听,也觉得颇有道理,默默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这样一来,刑部尚书可就没了人选......等等,李炎的眼睛一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