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21章 内廷对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随着皇极殿前的钟声响起,百官徐徐入朝。

    在百官进去之后,被小太监领进宫的袁崇焕拿着奏折激动地在殿外等候,五年复辽,这是人生仅有一次的机会,他绝不会错过。

    “皇上有旨,宣袁崇焕入朝觐见~”

    当殿内传出太监的通禀声,为袁崇焕引路的小太监让开身子,示意袁崇焕可以进去了,袁崇焕最后确认一遍衣衫整齐后,深吸一口气迈进皇极殿。

    在百官的注视中走到大殿中央,俯身叩拜:“草民袁崇焕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待其起身,朱由检微笑道:“朕已经跟各位爱卿说了,今天你就当着满朝大臣的面把你的五年复辽之策跟大伙说说。”

    袁崇焕双手将奏折举过头顶,“草民已将此策写在上面。”

    朱由检看向王承恩,“承恩,你去念。”

    王承恩走下章台,接过袁崇焕的奏折当着群臣的面大声朗读出来,群臣或是闭着眼睛,静心聆听,或是微微摇头,觉得不行,也有点头颔首,轻抚胡须的,显然很是赞同。

    郎朗声音回荡在皇极殿内,很快一篇数百字的奏折便念完了,朱由检把手藏在袖子里,笑眯眯的俯视群臣:“怎么样?诸位爱卿,议议吧。”

    这种事最有发言权的兵部尚书钱元悫第一个走出班列,“启奏陛下,臣以为此策大谬也!”

    “哦?怎么个大谬?”

    “启禀陛下,奏折中的战略无非是把城墙修到沈阳去,乍听之下似乎可行,但仔细一想实难为也。

    我大明将士修筑城墙,建奴进可以化作小股时常侵扰边境,退可以从朝鲜、蒙古攫利。

    朝鲜弱小,纵有城墙也挡不住建奴进攻,对建奴而言,朝鲜女人是繁衍工具,孩子是预备兵员,男子也可以作为奴隶从事生产。

    蒙古林丹汗好大喜功,常以‘四十万蒙古之主’自诩,蒙古人与建奴数次交锋,规模虽然不大却都是建奴获胜,可怜那林丹汗仍不自省。

    草原以强者为尊,不少蒙古人选择依附建奴,去年建奴汗王皇太极就已设立蒙古二旗。

    等我大明把城墙修到沈阳,建奴指不定已经裹挟多少人众了,到时他们完全可以举大兵攻城,这点袁崇焕你可想过?”

    驳斥的很犀利,但还难不倒袁崇焕,袁崇焕对钱元悫道:“这位大人说的不错,将来的确可能发生诸如此类的情况,但您也说了林丹汗号称四十万蒙古之主。

    蒙古人上马是兵,下马是民,四十万控弦之士是真的,倘若建奴频频攻伐,林丹汗必举大兵攻去。

    蒙古势大,建奴善战,二虎相争无论谁输谁赢,都于我大明有益,至于朝鲜么,他们为求自保早就向建奴进贡岁币以求存了。

    以此观之,他们虽是不得已向建奴进贡,但已经与我大明没有关系了,建奴肆虐朝鲜,反倒能为我大明争取时间。

    等我大明恢复辽东,斩断建奴与朝鲜的联系,到时朝鲜境内纵有建奴,我大明也可举水陆大军伐之。”

    他辩倒了钱元悫,却被朱由检心里否决了,首先林丹汗根本打不过皇太极,其次17世纪的朝鲜人口也在百万上下,要是真被建奴肆无忌惮的摆弄5年,对大明以后对朝鲜的统治非常不利。

    内阁次辅施凤来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策不可行,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五年之内变数太多,一旦有失,朝廷五年之功毁于一旦。”

    朱由检面无表情的扫了眼其他人,“就没有赞同的么?”

    “陛下,臣以为此策可行!”

    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周应秋,此人是魏忠贤麾下‘十狗’之首,已经死了的崔呈秀是虎王,这家伙是狗王。

    “你怎么看的,跟朕说说。”

    “陛下,臣执掌吏部知道辽东人事,数年来朝廷无一柱国良将守边,更没有哪个人有袁崇焕这般明确的复辽方略,奏折所陈,条理清晰,臣认为可以一试。”

    话虽然简单,却赢得不少人赞同。

    目前也只有袁崇焕提出一个还靠谱些复辽战略,不让袁崇焕试试的话那辽东怎么办,不复了?

    话分两头说,有些人对周应秋这话嗤之以鼻,之前哪里是没有良将守边。

    杨镐兵败下狱,袁应泰战死疆场,熊廷弼传首九边,不都是被你们阉党收拾的么。

    一些大臣在私底下议论,袁崇焕的策略让他们分成两派,礼部侍郎杨景辰走出班列,对朱由检道:“陛下,臣以为此策可行但难行!”

    “怎么个可行又难行了?”

    杨景辰道:“臣不说此策能否恢复辽东,光说朝廷所要投入的金钱、粮秣、人力就是个无底洞,且随着不断城池与屯田堡的不断增多,就需要更多士卒驻守。

    士卒一多,军饷就多,今年朝廷拨付边军的军饷就已高达480万两,倘若五年复辽,朝廷要给边军多少万两军饷?一千万两还是两千万两?

    加上建城所需材料,所用民夫,绝非朝廷所能承受。”

    这可是说中朝廷软肋了,后金补给能力不行,大明朝又能支持这种战略多久呢?

    袁崇焕马上道:“陛下请取图,让臣为众位大人讲解。”

    “取图来。”

    朱由检一声命令,很快两个小太监取来辽东地形图张开呈现在群臣面前,袁崇焕走到地图前道:“诸位请看这是辽东湾,辽东湾周围三面为辽南地区。。

    五年复辽刚开始是最难的,也就是恢复辽南,而恢复辽南关键在于恢复广宁。”

    袁崇焕所说的辽东湾是渤海三大海湾里北方的那个,指大凌河、广宁,营口一带。

    “广宁在建奴手中是袭击宁锦的前沿基地,要是在我大明手中则可以同右屯、大凌河形成一个防御面,使得宁锦防线更为坚固不可破。

    更可以作为进军辽南、恢复辽南的踏板,如此五年复辽之策就成功了一半,届时朝廷钱粮支应不上,可酌情放缓复辽速度。”

    说完,袁崇焕对朱由检拜道:“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只要朝廷给臣足够支持,五年之内就算无法恢复全辽,臣至少也能恢复广宁一带。

    若做不到,陛下斩臣头颅,臣亦无怨。”

    群臣望着朱由检,等待最后的决定。

    朱由检从龙椅上站起,在章台上背负双手缓缓踱步:“你的头颅还是在你颈上放着吧。

    方才钱爱卿与杨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以坚城壁垒恢复辽东,所用之一砖一瓦,一兵一将都要由朝廷供给,今年各省粮食收成都不好。”

    想想未来十几年里大明所要承受的自然灾害,朱由检垂首叹道:“老百姓没钱,国家就不富裕。

    朝廷支应辽饷已是不易,再进行一笔如此大的投入,朕怕朝廷钱粮支应不上。

    传旨,封袁崇焕为蓟辽总督、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另赐尚方宝剑、蟒袍、玉带、银币十枚,众卿有什么折子下了朝送去内阁,散朝。”

    说罢,朱由检拂袖而去,袁崇焕急步上前被两个小太监拦下,他大声道:“陛下,以而今辽东形式,以守代攻才是正道!”

    不管他怎么说,朱由检都头也不回的走进后殿。

    百官缓缓散去,袁崇焕表情失落的向殿外走去,一名小太监端着托盘走到袁崇焕身边,“袁大人,这是陛下赏赐您的东西。”

    袁崇焕侧过身,瞧了眼托盘上的那些东西,“这位公公劳烦您替我向陛下转达一言。

    陛下,臣不要这些东西,我大明边军战力不如女真八旗,以防御代替进攻才是最好的复辽方略,臣请陛下三思。”

    在皇极殿后殿里,朱由检斜倚在坐榻上,脸上盖着本《商君书》,脑中还在思考袁崇焕的五年复辽之策。

    可行性是有的,但朝廷的家底无法支撑此战略,就算将来抄没阉党、东林党能得到一部分财富也不足以支撑五年复辽的花费。

    未来五年,国内年年天灾,还有高迎祥等人造反,朝廷光是平息民怨就够难的了。

    给袁崇焕送东西的小太监回来把话转达给朱由检,朱由检听完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不要就不要吧,让他即刻上任,朕只要他守住宁锦防线,其他事朕来做,去吧。”

    “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