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52章 奇妙构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中午,朱由检与钱元悫、吴淳夫二人同乘。

    朱由检拿出钱元悫上的折子,“你的折子朕看了,沐启元如此行事,朕深恨之,沐家只是国公位,云南百姓却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云南军队更是沐家掌控的死死的,沐启元现在敢把炮口对官府大门,以后就敢把炮口对准朕的紫禁城门,朕欲削除沐王府,钱爱卿有何见解?”

    作为兵部尚书,钱元悫也觉得让一家人掌握一省兵力的做法不妥,但他不赞同朱由检的想法。

    “陛下,云南地处边陲,当地除了我大明百姓兵卒,各地土司势力亦不容忽视。

    沐家经营云南二百余年,各地土司唯沐家马首是瞻,纵然沐启元万般该杀,但杀了他铲除了沐王府,云南的情况只会更糟。”

    朱由检暗暗咬牙,他不喜欢被人掣肘的感觉,“那朕就拿沐启元毫无办法了?”

    “这…”

    钱元悫思索片刻,“陛下,臣不赞同进攻东吁,但…可以此为由选一名忠诚可靠的将军率部分兵马入滇,千人上下就好,让他见到沐启元后趁其不备将其击杀,再拿出圣旨以安人心。”

    他话说到一半适时停止,朱由检恍然:“然后朕立个沐家孩子为黔国公,

    小孩子少不更事,兵权自然要交到云南巡抚手里,兵权收回来了,以后还不还就看朕的意思。”

    钱元悫拜道:“陛下圣明。”

    “就这么办,朕现在就拟旨。”

    ??车内有拟写圣旨需要的一切东西,朱由检提笔撰写,洋洋洒洒几十字写完,在圣旨左下方盖上“制诰之宝”和“广运之宝”这两块方形印章。

    吹干墨渍后装进竹筒,打开车窗,把圣旨递给一名护卫骑士,“八百里加急送往四川石柱县,你要亲手交给都督佥事秦良玉,无须宣读,让她自己看就是。”

    “是。”

    骑士郑重其事的接过圣旨,即刻安排人手去送圣旨。

    朱由检撰写圣旨的时候王承恩就在他旁边研墨,他可看清朱由检写了什么,有些担心道:“陛下,这道旨意还是经由内阁六科发下吧。”

    “经过他们这旨意就发不下去了。”

    朱由检漫不经心道:“等木已成舟,朕跟他们说一声就是了。”

    在大明朝,皇帝要发一道圣旨,先要送司礼监批红,再送内阁要蓝批,过了这两关,六科给事中也有封驳的权利。

    任何一关过不了,圣旨就发不下去,朱由检清楚自己这道旨意走正常流程是绝对发不下去的。

    在大汉将军们的护卫下,朱由检先是来到北京军器局,见到毕懋康。

    在毕懋康的陪同下,在军器局里走了一遍,上次他杀鸡儆猴起到了显著效果,工匠们个个谨小慎微,制作过程中不敢有丝毫怠惰。

    朱由检满意道:“全国工匠若都能如此,我大明将士也不至于畏火器如虎。”

    毕懋康道:“陛下,臣已制定制作火器时的各项数据指标明,并严格把控制作材料,所有工匠按标生产,臣保证不让任何一杆不达标的火器出厂。”

    朱由检回身对毕懋康和几位随行的军器局官员道:“夷狄所畏中国者,火器也,未来我大明需要的火器会越来越多,尔等尽心办事,朕不吝赏赐,承恩。”

    王承恩上前一步,“奴才在。”

    “从内帑支一千两银子赏给这里的工匠。”

    “奴才这就安排。”

    ……

    在军器局巡视一番后,朱由检又来到火器营,与军器局工匠的谨小慎微不同,火器营的匠人们充满干劲。

    厂房里各种武器琳琅满目,足够武装几百士卒的。

    朱由检把赵翼勋、孙元化和几十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叫到一起,众人围成一个圈,圈中是两个吊在火炉上烧得沸腾的水壶。

    左边正常水壶的壶嘴呼呼的往外吐着水汽,右边的水壶因为壶嘴被封死了,壶盖被水汽顶起,盖子好像随时可能被顶起掉下。

    工匠们盯着两个水壶,眼神中满是不解。

    朱由检走到他们中间,大声道:“大家看,壶嘴被封死的这个水壶壶盖被水汽顶起,不过是区区水汽罢了,竟有如此力量,各位请看。”

    说话间朱由检把手按在壶盖上,“朕用全身力气按住壶盖,朕稳稳按住了么?”

    凡是长眼睛的都能看见,那壶盖像个同命运斗争的斗士,就算朱由检大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压上,壶盖依旧躁动不安。

    朱由检松开手,刚一松开,水汽找到了宣泄口将壶盖顶起,壶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大伙都看到了,不起眼的水汽竟有如此力量,如果能制造一种独特的装置来烧水,通过水汽的力量推动一些东西用来生产。

    比如打铁,一块铁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去除杂质,那是因为人的力气不够,所以要千锤百炼。

    如果朕的想法能成真,很多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就能用这种机器替代,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你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工匠,你们谁能造出朕说的这种机器,朕重赏!”

    朱由检已经把蒸汽机的运作原理说清楚了,他相信这些工匠们一定能将他的想法实现。

    古代中国的很多科技、成就都领先西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现在的科技背景,蒸汽机完全造的出来,就看谁能将理论变成现实。

    朱由检看向吴淳夫:“工部能工巧匠甚多,工部若有人能把朕的想法变成现实,朕同样赏。”

    吴淳夫这才明白皇上让自己同行的目的,马上答应道:“臣定竭力督办此事。”

    “陛下。”

    孙元化走上前道:“如陛下所说,这种机械应该不难做,难的是应用于实际,臣有把握20天之内做个模型出来。”

    “当真?”

    孙元化一脸严肃,躬身一拜:“臣不敢欺瞒陛下。”

    “好,需要人手和物资尽管支取,所有帮你完成此事的人,朕也重赏。”

    得到孙元化保证,朱由检心情大好,只要模型能弄好,就能制造出大明第一台蒸汽机,开启大明工业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