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60章 大年初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管朱由检已决心扶道灭佛,但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发下诏书抄了和尚庙,只会让白莲教借机做大。

    诏书写好放在内阁值房里,吏部派人去武当山与道教正朔交流。

    很多大臣,尤其是东林党人因这道尚未发下的圣旨感到不安,朱由检敢于打破规则的性格让他们深感不安。

    连持续千年的佛教都要铲除,将来有一日会不会听信谗言,铲除他们东林党人?

    钱谦益、温体仁等人积极搞串联,势要让皇上收回灭佛念头的时候。

    而刑部这时上书说,智化寺僧众白日行淫,性质极其恶劣,请求严惩。

    使钱谦益等人还未发动的党政顿时消弭于无形,过年之前东林党已没有理由发起党争。

    ……

    在帝国东北部的皮岛上,身负皇命的曹鼎蛟来到岛上已经有些时日了,却迟迟没拿出诏书完成皇命。

    倒不是他没找到必杀的机会,而是他发现皮岛现在的情形比他来之前了解的更复杂。

    皮岛兵力分为二协,由陈继盛,刘兴祚分领。

    虽然曹鼎蛟才刚到二十岁,但在边军效力的几年经历让他变得沉稳,他发现,陈继盛心向毛文龙,而刘兴祚深得袁崇焕信任。

    袁崇焕此举分明是挑拨东江内乱,其心叵测。

    在曹鼎蛟上岛之前,刘兴祚的兄弟刘兴治,此人凶狡好乱,假借袁崇焕之命,谋杀陈继盛,但未能成功。

    刘兴治此举不无仿效袁崇焕谋杀毛文龙之行径的意思,曹鼎蛟这时到来,反倒让二人以他为尊,维持了皮岛的平衡局面。

    倘若这时下令诛杀那四人,势必会刺激手握一半兵马的陈继盛,反倒会让形式变得更糟。

    曹鼎蛟一面稳定局势,一面派人去北京请皇上决断。

    第一次派去的人在船上饮酒,又遭遇风浪,喝醉了不慎落水,半个时辰后才被船员发现他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

    第二次派去的人倒是太平,可他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大年三十之夜,信使只好先去了司礼监找到当值的秉笔太监,再由秉笔太监转达给王承恩。

    慈宁宫里,朱由检与张皇后、萧灵犀、周玉凤和其他两位妃子,六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火锅。

    朱由检夹起一片羊肉卷放进烧得滚烫的火锅汤里涮了片刻,夹出来蘸点辣椒粉,送进嘴里大肆咀嚼。

    金山羊的鲜美肉质与辣椒的辛辣刺激搭配的恰到好处。

    几片羊肉下肚朱由检就已满身大汗,王承恩这时过来在朱由检耳边交代了皮岛上的事。

    朱由检正吃的畅快,听到这事涮肉的手停在半空,没想到袁崇焕还留了这么一手。

    杀毛文龙还能解释为统一号令,那将皮岛兵力一分为二,诱使二人相互攻杀,这个做法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出什么事了么?”

    见朱由检心不在焉,张皇后忍不住开口询问,朱由检笑着说声没事,又在王承恩耳边低声命令道:“这事明天再说。”

    王承恩应了一声便退下了。

    朱由检心不在焉夹菜来吃,现在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一位忠诚可靠的将军镇守皮岛。

    曹鼎蛟虽然稳定了局面,但他年纪太小,又没有拿的出手的战功,让他做个把总、游击之类的中低级武官还行,做皮岛镇将他还不够格。

    ……

    第二天一早,朱由检早早的从萧灵犀床上起来,用过早膳后在宫女的服侍下穿上一身冕服。

    穿好后走到铜镜前,张开双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前后看了下,此时他头戴通天冠,身穿方心曲领的赤色绛纱袍,脚上穿赤舄鞋,俨然一位年轻官员。

    朱由检对正在为他理平褶皱的宫女们笑道:“朕穿这身衣服,像不像要走马京城的状元郎?”

    一名宫女打趣道:“不像,倒像天上的神仙。”

    “哈哈哈,行了,弄得差不多了。”

    朱由检走到殿外,穿着皂领缘青罗衣的文武百官已经来到午门前站好,两侧的锦衣卫甲士甲胄鲜明,手持仪仗卤簿,从丹陛一直排到奉天门外。

    朱由检带着百官来到圜丘,也就是后人口中的天坛,要先祭天。

    明代祭祀制度相当繁琐,早在一个月前礼部就奉上有关这次祭典的奏本,朱由检看完觉得事情太多就把很多步骤省略了。

    比如祭祀前三十天,皇帝要去牲棚看祭天牲畜的喂养情况,皇帝去完,大臣轮流去,每天要有一位,以表示隆重和虔诚。

    朱由检每天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看牲口喂的如何。

    并且大明皇帝要祭典的神还不止一位,总共有:天、地、日、月、风、雷、谷、云、雨、社稷,还有先祖。

    很多大神要在一年的不同时候祭典,要按照正常流程走,祭完一位大神,大半天都过去了,朱由检索性都省了,集中到一天来做。

    若不是为了安定人心,他连这一天都不想浪费。

    在天坛大祀殿祭完天之后,赶紧去安定门外的方泽祭地,之后分别是朝阳门外的朝日坛,阜成门外的夕月坛等多个地方。

    把掌管各方面的神都拜了一遍,最后来到太庙。

    仪礼司的官员奏起中和韶乐,尚宝司捧着御宝前行,导架官在前引导,朱由检迈步行进太庙。

    太庙中由高到低供奉着几十个牌位,最顶上那行只有一个牌位,是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被老朱追尊为玄皇帝,庙号德祖。

    第二行是朱元璋的其他几位祖先,分别是:百六、四九、初一,五四。

    老朱在第三行第一位,太子朱标和建文帝紧随其后,之后是后来的大明皇帝们。

    朱由检接过一支燃着的香束,毕恭毕敬的插在紫气缭绕的香炉里,接着后退三步。

    鞠躬、奏乐、行礼。

    一套流程下来天已经黑了,朱由检回到养心殿已经是半夜,今天百官不用处理政务,各部留几位当值官吏在值房,其他人各自回家。

    朱由检来到午门上,这里是宫里最高的城墙,足有37.95米高,他俯视着华灯璀璨的北京城,耳边仿佛听到了爆竹声。

    城内的繁华热闹与皇宫无缘,紫禁城一如往常的静谧,看不到半年新年之喜的痕迹。

    身后的王承恩大概能可以猜到朱由检的心思,国家事务繁重,皇上责任心又重,在这万家团圆时皇上肯定还在想国事。

    “陛…”

    他想开口劝点什么,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承恩,你回家吧,朕自己待会。”

    “等陛下回宫休息了,奴才再回。”

    “不用,朕待会就回去了。”

    王承恩俯首一拜:“那老奴去把刘若愚叫来。”

    朱由检突然转过头笑他:“承恩,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朕又不会想不开从这跳下去,你担心什么?”

    王承恩赔笑道:“陛下说笑了,老奴只是担心陛下身边没人照顾,万一发生点什么事老奴就难死难辞其咎了。”

    “行了少废话,赶紧走。”

    “那陛下保重,老奴告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