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65章 登高上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如周延儒所想,朱由检听完连连点头,走到章台前对群臣道:“这话不错,朕深知西南土司乃是朝廷大患。

    那些土司目无朝廷,坚决反对府县制,一个个土司俨然已是一个个小王国。

    朝廷安抚则相安无事,若动他们,他们便要反,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头?

    西南是我大明的西南,朕在自己的国土上调兵还要考虑那些土司的想法么?

    要按你们的想法,朕可以不去平缅,大家得过且过,相安无事,那我大明岂不永远都不能在西南调兵了?”

    “陛下教训的是。”群臣俯首。

    朱由检走到章台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意已决,内阁即刻拟旨发往云南。

    蜀中兵马皆由四川都督佥事秦良玉调动,四川兵将凡有不听秦良玉调动者,即刻罢免,交付有司严审。

    广西的事让广西巡抚定,二省兵马务必于七月末抵达云南,听候调用。”

    说完朱由检沉吟片刻,继续道:“都督佥事秦良玉屡建功勋,赐其蟒袍玉带,加一品诰命。

    平缅之战在即,将朕的金鳞剑连同诏书一同送去,借予秦良玉,助其在此战建功!”

    “陛下圣明。”

    大战之前赏赐良将这很正常,有些人认为皇上的借剑行为有所不妥,却也不会在这时候出来触皇上眉头。

    朱由检又看向钱元悫:“钱爱卿,兵部不会有问题吧?”

    钱元悫神情复杂,他知道如果说有问题皇上会立刻让周延儒来顶替他,他咬紧牙冠,双手摘下乌纱帽放在身前地上,深深叩首。

    朱由检深吸口气,“你回家歇两个月,周延儒暂代兵部尚书事。”

    周延儒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当即拜道:“臣定竭力督办平缅诸事。”

    “臣领旨谢恩。”

    钱元悫缓缓退出殿外,周延儒站到钱元悫的位置上,与吴淳夫、文安之等人并肩站立。

    “各位爱卿有什么奏本就上吧。”

    朱由检坐回到龙椅上,语气淡然的问群臣。

    文安之走到殿中:“启奏陛下,广西巡抚报说靖江王朱履祜与其侄争夺王位,引起王族械斗,死者十余人,伤数十。”

    靖江王的先祖是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因为朱守谦是朱元璋长兄的儿子,故地位独特,洪武时期靖江王的待遇比其他藩王好出好多。

    在明朝灭亡之时,和其他藩王一样,靖江王也在历史上留上一笔。

    在1645年,当时的靖江王朱亨嘉曾短暂称帝,改元洪武278年,并将桂林改名为西京,完全不把朱棣一脉的皇帝放在眼里。

    他九月称帝要亲征广东,十一月就被两广总督丁魁楚击破,被隆武皇帝废为庶人后被锦衣卫缢杀,连谥号都没有。

    “自家人怎么打起来了?朕也没看到朱履祜病入膏肓的折子啊。”

    “回陛下,据广西方面报说,是靖江王之侄欲图王位,冲进王府要拿藩王玺授,这才引起械斗。”

    朱由检冷笑道:“这下广西百姓饭后有谈资了,对了,朝廷每年给靖江王多少禄米?”

    文安之已经对礼部事宜了然于胸,他回道:“那要看陛下问的是给靖江王一人的,还是给靖江王一脉的?”

    “给他一人的。”

    “每年九千石粮食或折钞十三万五千贯。”

    “那给他们一脉的呢?”

    “天启七年应付140万石,实付28万石,另有12万石折钞。”

    朱由检坐不住了,“这么多?”

    文安之加重语气:“臣不敢欺瞒陛下。”

    旁边的周延儒对其侧目,那眼神好像在说你小子胆够大的,皇室的事当朝说的这么清楚。

    以后最好别到地方任职,不然以那帮藩王的操行绝对敢堵在衙门门口等着揍他,唐朝杜如晦还是李世民的肱骨之臣,照样被尹阿鼠殴打于街头。

    朱由检表现得有些忧心,“是有些多了,这事让朕好好想想,退朝吧。”

    说完起身走下章台,来到后殿,朱由检脚步虚浮的向坐塌走去,王承恩见他站都站不稳赶紧过来搀扶:“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快去传太医!”

    “不用!”

    在坐塌上做好的朱由检打断他道:“朕只是有点晕,休息一会就好了,你去把文安之叫来。”

    “是,可陛下龙体有恙,不叫太医来看看,老奴心里不踏实啊。”

    “那等你把文安之叫来再传太医,快去。”

    “是。”

    ……

    “文大人好胆魄!”

    在皇极殿外的广场上,周延儒追上文安之,“借靖江王一人之事牵扯到所有藩王身上,寻常人可做不出来。”

    文安之昂首笑道:“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所以能建非常之功,还没恭喜周大人高升呢,周大人今天真是眼光独道,该出来的时候就出来,一点不迟疑。

    以周大人的手段,假以时日兵部尚书的位置定是大人您的。”

    周延儒像是没听出他话中讽意,依旧微笑道:“文大人谬赞了,周某现在真怀念你我在南京翰林院的日子,那时哪曾想过有朝一日你我能各掌一部。”

    “文某用五年时间站到了周大人十五年才到的位置,周大人心里不好受吧?”文安之打趣道。

    “哪会呢,以前我就看出文大人绝非池中之物,却不想风云来的这般快。”

    文安之冲斜前方的天际拱手道:“这都是皇恩浩荡,文某深受皇恩,哪敢不以死报答。看在同僚之谊奉劝周大人一句,趁人之危可招人恨!”

    周延儒轻抚长须:“为官之人哪能不招人恨,本官入仕十五载,论资历也够做尚书的。

    倒是文大人五年潜伏,一朝升天,升官速度不比袁督师慢,空中楼阁,小心一脚踏空啊。”

    文安之停下脚步看他:“这话我送还给周大人。”

    “文大人留步!”

    王承恩小跑着追上来,周、文二人躬身见礼,王承恩喘着粗气道:“文尚书,陛下请您后殿一叙。”

    文安之一点不意外,笑着与周延儒告辞后,跟王承恩去了。

    等他走远,周延儒脸上的笑容逐渐敛去,脸上的微笑变为冷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