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69章 肩负重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学的第一堂课,家长们可以在屋后旁听,第一节课除了自我介绍之外就是为学生们介绍大明的历史和曾经取得的辉煌战绩。

    一节课之后家长们都被赶出去了,他们把余煌的话跟外边人一说,校园外顿时热闹起来。

    百姓们本来只想让孩子们上几年学,只要认了字,以后就能当个教书先生,也是个谋生的活计。

    却没想到还能有当官的希望,余煌说的是吏,但老百姓先入为主的理解成官了。

    进京赶考的举人们早就听说这所由皇上督办的小学堂了,也过来凑热闹了,听说这事心里也跟着犯嘀咕。

    自古以来要当官的要么靠举荐,要么靠科举,没听说从学堂出来就能当官的。

    他们如何争论朱由检是听不见了,宫里来人说王家彦从南方回来了,朱由检即刻回宫,在养心殿见到王家彦。

    王家彦连官服都没换就进宫了,见朱由检进来,他跪拜道:“臣王家彦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看茶,赐座。”

    朱由检坐到御案后:“跟朕说说你这趟去事办的怎么样?”

    “回陛下,扬州一带的盐商对增税颇有非议。”

    “仅仅只是有非议?”

    “正是,区区盐商,在当地有点影响力,或许还与海盗有些勾结,但朝廷之意岂是他们所能违背,今年盐税能为朝廷增加一大笔进项。”

    “那就好,朕还以为他们得给你点颜色瞧呢。”

    “不过…陛下,臣在扬州的时候曾到一个港口边的茶楼喝茶,在茶楼上,臣看到扬州港里有多艘海船进出,仅一个沙漏的时间,进出港口的船就多达200艘。

    臣仔细探查发现,这些船都是扬州一带的商人进行走私贸易的,朝廷在这些船上无法得到一文钱税收。

    臣去的时候海面上还有浮冰,臣不敢想象夏秋之际到底有多少艘船进出。”

    他说的这个朱由检早就想到了,农业税和商税都是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王家彦不说他也在想什么时候开放海禁。

    “自我朝开国以来,沿海一带常有军阀余孽与海盗骚扰,故太祖爷下令禁海,虽说走私横行,但也保护了不少百姓免遭海盗侵害。

    王爱卿你是福建人,你认为若解除海禁,难在何处?”

    王家彦起身拱手道:“陛下,昔日海疆不宁,所以太祖爷才下令禁海,如今我大明海域已经形成以郑芝龙为首的海盗势力。

    据臣与走私商人交谈,郑芝龙麾下已有不下900条船,其他海盗要么臣服于郑氏,要么被他们消灭。

    因为我朝是实行海禁,所以视其为非法,但郑芝龙对百姓很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救济贫苦,威望比朝廷还高。

    去年,泉州巡海道蔡善继派人招降郑芝龙,郑芝龙率众到了泉州,见到了蔡善继,郑芝龙之弟郑芝虎、郑芝豹在会见后,认为朝廷没有诚意,于是鼓动郑芝龙离开泉州。

    所以臣认为陛下可招降郑芝龙,只要郑芝龙肯臣服,朝廷便可放心开海。”

    对于郑芝龙这个人,朱由检并不陌生。

    历史上,清军消灭隆武政权后招降郑芝龙,郑芝龙不愿意再逃亡就去了北京,那时的郑芝龙已是中老年人,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

    而现在的郑芝龙还不满24岁,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不到五年的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混成各国都不想招惹的海贼王。

    且精通多国外语,商业头脑极其发达,现阶段的人生经历就跟小说主角一样牛逼。

    之前有个不好的开头,现在再想招降他难度可不小。

    “蔡善继朕不了解,但他曾当过泉州巡抚,心里看不起草莽出身的郑芝龙也正常,王爱卿,劳你再跑一趟,以泉州巡海道的身份替朕招降郑芝龙如何?”

    “臣愿往,不知陛下打算授其何职?”

    朱由检凝神思索,郑芝龙现在已经是海贼王了,官位肯定不能低,但也不能太高,不然以后不好管理。

    “泉州总兵,令他坐镇厦门,赐蟒袍、玉带,至于其他赏赐你来想,这几天你休息一下,过几天写成折子给朕送来。”

    “臣遵旨。”

    “你这次来回一趟不容易,官职你先挂着泉州巡海道,朕赐你金鱼袋,五百两银子,回去跟家人团圆去吧。”

    “臣领旨谢恩。”

    ……

    王家彦将500两银票揣在怀里,将金鱼袋挂在腰间,金鱼袋看上去跟姑娘绣的荷包样子差不多。

    但做工、用料非常精细,从唐代开始,朝廷官员三品以上佩金鱼袋;五品以上佩银鱼袋,在唐代一个官员可以不穿官服,只要佩着鱼袋,寻常官吏就知道他的大概品秩。

    出宫以后王家彦让轿夫回去了,自己一边在街上行走,感受京城气息,一边想着该给郑芝龙他们何等赏赐。

    他买了串糖葫芦边走边吃,突然一个人从后面追过来拍了下他肩膀,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道:“这不是李二哥么!”

    王家彦回头一看,一个穿着灰色布衣的男子,咧着尖嘴笑着看他:“嘿,还真是你,你娘托人给我捎话了,让我在你赶考的时候多照顾你,你可让我好找啊。”

    “在下不姓李,不是你要找的李二哥,告辞。”王家彦转身就要走。

    男子追到他身边,“没认错,你娘托人带来的画像把你画的一清二楚,还让我好好照顾你呢。”

    王家彦笑了,指着自己的脸,“我说您可看清楚了,我这张脸是你要找的李二?还有我这口音,你是北方口音,我这可是福建口音。”

    听他这么一说,男子狐疑的盯着他瞧了半天,“有点像又有点不像,你真不是进京赶考的那个李二?”

    “我…”

    王家彦刚想说话,脑筋一转:“我不叫李二,但我的确是进京赶考的。”

    “这…”

    男子尴尬的笑了笑,“那画像上把李二画的一脸愁苦,看到举人老爷您也一脸愁苦,我就认错了,不过马上就考试了,您这是没把握?”

    王家彦做了七年官,官员的政治嗅觉他不比人差,这男子的举止神态明显是故意跟他搭话,他索性顺着他说下去:“来之前还有几分把握,进京之后见到各省举人,心里就没把握了,不说了,在下要回去读书了。”

    “哎,别急着走啊。”

    男子挡在他身前,“您碰到我那是您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您要想通过会试就跟我来,我保证您不白走,如何?”

    “你要带我走?不在街上等你的李二哥了?”

    “这个时候也不来今天估计等不到了,怎么样,您跟我走一趟?”

    看着男子眉飞色舞的样子,王家彦自诩清正,也不怕他耍什么阴谋诡计,“好!带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