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79章 宗教统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詹士龙拿着诏书总算安抚了武举生们,方逢年、倪元璐侦办此案时,朱由检召见了道教代表团。

    因为人数太多,养心殿站不下,朱由检在文华殿召见他们。

    总共85名道长,其中女道士9人,他们换上崭新的道袍,抖擞精神,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当今天子。

    他们不都是从武当山来的,道教是一个统称,内部有很多分支,大都是在南宋金元时期出现,如北方出现的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

    南方出现的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净明等新道派。

    加上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等教,光是分支就多达十余脉,有些地处偏远的赶了几个月的路才到。

    朱由检身穿一身赤色龙纹袍在王承恩、曹鼎蛟等人簇拥下走进殿中,近百名道士纷纷起身,冲他双手抱拳,虎口相交,行道家礼仪。

    朱由检一摆手:“都免礼吧,让各位进京面谈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朕对此事的重视,朕政务缠身就长话短说了。”

    说完朱由检走到主座前坐好,扫了眼殿内众人,“朕欲扶道灭佛,诏书早就拟好了,未来三年朕要道教全面接管各地寺庙。

    道教的体系太多了,朕要你们达成统一,裁剪冗杂神明,神灵太多,老百姓记不住。

    大神有一个真武大帝就够了,其他的神明你们看着弄,但要告诉信众。

    真武大帝是我大明护国神,所有为国战死的将士,他们的魂魄会升入天宫,成为大帝麾下的精兵良将。”

    此话一出,道士们面面相觑,人人欲言,又人人不言。

    朱由检扫视全场,“看看佛教吧,一个分支白莲教搞得我大明几百年不得安生,大明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教,有问题就问吧,你们有一炷香的时间。”

    一名白发苍髯的老道起身施礼道:“敢问圣上,若缔造一个以真武大帝为主的神明体系,是不是要我道家一脉否认千年来传承的宗教典籍?”

    “这个看你们如何构思,是要排除一部分,朕还是那句话,神明太多,老百姓就弄不清了。

    所以一个真武大帝就够了,宗教统一有利于朕铲除异端,让白莲教在我大明朝的土地上无以立足。

    再有,让我大明的将士们知道以身殉国是光荣的,死后会升入天宫,常伴大帝左右。

    投敌叛国,临战畏死者则会坠入地府,在十八层地狱千万年受刑。。”

    朱由检用一炷香的时间给他们描绘了自己的构想。

    在他的构想中,国家要强大,宗教统一是必要的,大明需要的是能鼓舞人心士气的宗教。

    废了一番口舌后,朱由检总算跟他们交代明白了,之后的事交给刘若愚负责就好了。

    在创造出让他满意的神明体系前,道士们会一直待在京城。

    ……

    朱由检又来到火器营,除了研发、改良新式火器,蒸汽机成为火器工匠们的第三项目。

    根据孙元化发明的蒸汽机模型,火器营的工匠们打造出第一款台大型蒸汽机,蒸汽机的原理很简单。

    通过烧开水的方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将燃烧效率最大化。

    在火器营新搭建的大型厂房里,一座三米高,黝黑高大的巨大蒸汽机安静的坐落在厂房中央,几名穿着蓝色连体衣的工匠踩着梯子在蒸汽机上研究内部结构。

    几人争论的很激烈,好像说不通就要打起来似的。

    蒸汽机周围摆放着十几张10平米左右的方木桌,桌上放着圆规、曲线板、三角板、游标卡尺等绘图工具,一张张图纸胡乱堆积在桌上。

    30多名工匠在桌边,或是绘图,或是聚在一起指点蒸汽机。

    朱由检随便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画着的机械组件他根本看不懂,递给孙元化:“多久能再改良一下?”

    孙元化接过图纸看了一眼,这是蒸气炉的部分,却只画了一半。

    “那要看用途了,如果是推动活塞的话现在就可以,可以用在冶铁上,把几百斤重的烧红的大铁块放在机械臂下,蒸汽机的一次砸击比铁匠用锤砸出千次的效果更好。”

    朱由检眼神中露出些许赞赏,“也就是说,现在朕把蒸汽机推广到全国钢铁作坊里,钢铁产量能翻几番?”

    “正是。”

    朱由检点点头,人类发明炼铁之后不久,就学会了炼钢,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对钢的应用一直受到钢的产量的限制。

    历史上,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钢的应用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能让钢铁产量翻番是个好消息,朱由检此时的想法是多建立工厂就能给很大一部分无田可种的百姓提供工作。

    至于钢铁产量翻番的事,他并不太看重,就算没有蒸汽机,大明帝国也是同时期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产值超过欧洲各国的钢铁产量总和。

    嘉靖年间,大明全国民营铁产量为2亿6923万明斤,约为16万吨的产量,与18世纪初的欧洲钢铁总产量14万吨到18万吨在同一水平线上。

    孙元化继续说道:“还有采矿时,排除矿井下的水,但臣建议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再等等,现在打造出的这座蒸汽机动力不是太强。”

    朱由检沉吟片刻,伸手比划个八的手势:“给你八个月改进,这段时间朕让工部安排场地,年底之间朕要在城内开办我大明第一家工厂!”

    八个月改进蒸汽机,孙元化也没几分把握,他一咬牙:“臣愿意一试,但臣要人配合。”

    “这个简单,朕让吏部全力配合你。”

    “谢陛下,臣之友李之藻、徐光启二人均有火器之才,本该早来火器营为陛下效力,但二人年老,才未能来。

    改进蒸汽机,臣一定要他们帮助,二人的弟子也多有别出心裁者,臣要他们一并襄助。”

    朱由检侧过身,“承恩。”

    王承恩立刻答应:“臣回宫就拟旨让他们来京。”

    “改进时难免要制造样机,花费会大一些。”

    “这个不需要你担心。”朱由检深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就算国库不富裕,他也不会减少科研开支。

    他无法让现阶段的大明军队战力直升,但科技一定要进步。

    后世一些人鼓吹的康乾盛世,打架是厉害,但科技一点进步没有,也是在落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