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101章 吴下三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是寻欢作乐,但三人谁也放不开,尤其是管绍宁,在左右两个红??说奶舳合拢?源?伎熳曜赖紫氯チ恕

    朱由检跟宋应星说着最近京中发生的逸闻趣事,酒过三巡后,宋应星起身去如厕,朱由检看向管绍宁:“幼承(管绍宁字)兄若是在翰林院有什么事,也可以告诉在下,在下能帮自然会帮。”

    管绍宁低头嗯了一声,“知…知道了…”

    羞涩的模样引得旁边的红??丝┛├诵Γ骸罢馕还偃丝刹幌袷呛擦衷旱睦弦??坏阃?隙济挥小!

    另一个红??舜钋坏溃骸肮偃瞬换峄故歉龀??桑俊

    管绍宁臊的无地自容,他从小又穷又丑,当然还是个雏儿,就算成了探花,为一时翘楚,依旧受相貌所困。

    殿试金榜刚放出来,刘若宰和诸葛羲就被人捉了婿,现在女人、房子、田地什么都有了,还有个有背景的丈人罩着。

    同科进士也大都在放榜后成了京中大户的女婿,宋应星那天走得快,不然现在也跟某家小姐成亲了。

    唯有他因为太丑,没人看得上,这么丑的女婿就算是探花郎,说出去也丢人呐。

    你说:“我女婿是探花郎。”

    别人说:“是不是戊辰科进士里最丑的那个?”

    这谁能受得了。

    管绍宁默不吭声,朱由检问了几句也不跟他说了,管绍宁这种人办事踏实,但不适合做官,可不做官他这辈子又没法出头。

    百姓都说穷秀才,却没听过哪里说穷举人的,可放榜前的面试,管绍宁却只能穿着布衣上殿,由此可见一般。

    等了好一会,朱由检都怀疑宋应星是不是在茅厕里睡了,就听包间外传来宋应星跟另一人的争辩声。

    那人说:“荒唐!若这地为圆,人如何安全立于其上?荒唐!若这地在转,人如何得以安然行于其上,宋兄莫要戏弄在下!”

    宋应星推门而入:“起初我也不信,但后来听我那位朋友一说觉得很有道理。”

    宋应星身后跟着三名五十上下的男子,三个男子相貌相近,应该是同母兄弟。

    而与宋应星争辩的男子头戴黑色儒巾,身穿青白二色长袍,皮肤白皙,精神抖擞,这精气神一点不像50岁的人。

    宋应星拉着男子介绍道:“黄兄、管兄,这三位是我在楼下遇到的三位朋友,他们出身苏州府冯家,这位是二弟冯梦龙,这两位是大兄冯梦桂,那位是三弟冯梦熊。”

    听宋应星这一介绍,朱由检的注意力直接锁定在冯梦龙身上,情不自禁道:“冯梦浓?”

    冯氏三兄弟闻言面面相觑,冯梦桂道:“这位小友所说何人?我们冯家各支里没有叫梦浓的,小友怕是错认了,”

    朱由检微微一笑,宋应星走过来道:“这位是黄检兄弟,本地人氏,对坐那位是管绍宁管兄,常州府武进人。”

    朱由检和管绍宁起身作揖:“幸会幸会。”

    冯氏三兄弟还礼落座后,管绍宁率先道:“吴下三冯的大名在下早有耳闻,尤其是梦龙兄的《智囊》一书,管某进京前还看了一遍。”

    “随手之作,管兄谬赞了。”

    “话说三位怎么进京来了?”

    冯梦桂道:“我们本来跟二弟在松江府拜访徐子先老大人,后来朝廷将旨召老大人进京,我三人也有意进京游历,索性一道跟来了。”

    子先是徐光启的字,听他们一说朱由检这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

    听着几人的交谈,朱由检明白了三人的大概。

    老大冯梦桂是画家,仅在苏州府小友名气,在北京城里可没几个人听过他的名字。

    三弟冯梦熊曾是太学生,也做过一些诗词,名气比冯梦桂还小些。

    而他最感兴趣的老二冯梦龙则对诗词、文学、戏曲很感兴趣,青年时期考了个秀才,但一直没能中举,后来就沉浸诗词戏曲中,尤其对爱情方面的文学很感兴趣。

    名气是三兄弟里最大的,但放到整个大明,也算不得什么。

    三兄弟坐下后,管绍宁的话也多了起来,言语间对冯梦龙颇为推崇,几十句话里就说出了四五本冯梦龙所著的书。

    冯梦龙也反捧他:“探花郎太客气了。”

    朱由检笑着插嘴道:“梦浓如此爱书,莫不是想做天下第一书家?”

    三兄弟的目光齐刷刷对准朱由检,冯梦龙知道朱由检是在说他,“小友叫错了,在下叫梦龙,而非梦浓。

    在下少时确实想成为天下第一书家,但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者之多,宛如过江之卿,梦龙唯愿百年之后,能有一两本著作传世,便心满意足了。”

    朱由检深吸了口气,他知道冯梦龙所说乃是实话,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每年参加科举的举人就几千上万,随便一个都能写出几本书。

    几人大概了解彼此之后,冯梦龙开始询问朱由检地球的事,朱由检耐心为他讲解万有引

    力和日心说的道理。

    明朝末年的学者对天象非常感兴趣,但真正了解的却是不多,徐光启就是少数的明白人。

    一直要到崇祯七年,徐光启写出《崇祯历书》后,明清时期的学者才真正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并开始接受经纬度的概念和球面、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

    朱由检说的头头是道,为冯梦龙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谁会不对头顶的星空感兴趣呢?

    待朱由检说完,冯梦龙感叹道:“匪夷所思,真是匪夷所思。”

    宋应星道:“我刚听到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说完转过头,一本正经的对朱由检道:“我现在人微言轻,等我什么时候官做大了,一定引荐黄兄入钦天监。”

    朱由检笑着拜道:“那就多谢宋兄提拔了。”

    六个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连鸨娘和几个红??硕贾?さ耐肆讼氯ィ?桓鍪背胶螅?溉撕攘烁鐾纯旌蟛爬肴ァ

    几人刚走下楼梯,几人隔壁的包间里冲出一名侍女,刚要开口就被一名东厂番役拦下:“作甚?”

    冷冽的目光让侍女一时手足无措,指着正朝门口走去朱由检:“我…我家小姐想…想请那位公子一叙。”

    番役眼中冷冽变成轻蔑,嗤笑道:“回去告诉你家小姐,不是所有麻雀都能变成凤凰,让她断了不该有的念头。”

    番役跟着同伴下楼去了,侍女追上来还想说什么,那番役微微偏头,凶狠的目光登时吓住了她。

    ……

    回到宫里,朱由检即刻王承恩让找几本冯梦龙的书,可别说宫里了,连翰林院里也找不出一本。

    最后王承恩只能派人去找管绍宁要,当晚朱由检凑着灯火拜读,一个人的作品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行如何。

    从月上中天时分,看到了第二天天明。

    冯梦龙的书乍一看好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朱由检却看到了其中深意,越看越停不下来。

    直到快上朝的时候,才在刘若愚的催促中合上书本,起身走到殿门前望着朝阳照耀下的宫墙,慵懒的抻了个懒腰。

    几个太监已经在殿前打扫了,一队身穿金甲的大汉将军们手按佩剑,大步走过殿前,一切都井然有序。

    刘若愚悄悄到他身后:“陛下洗洗脸吧,不然等会上朝该撑不住了。”

    “朕撑得住,把那几本书送去慈宁宫,这几天经常拖更嫂子都没看的了。”

    “是。”

    刘若愚躬身答应,朱由检又道:“还有,徐光启他们进京了,跟徐光启一道来的有个叫冯梦龙的,派人把他接进宫来,切记,不要声张。”

    “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