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106章 颁布密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沐启元死了?真的假的?”

    昆明城以北5里是川军驻地,中军大帐内传出一道男子不可置信的呼声。

    大帐内,一名将近六十岁的老婆婆据坐在帅案后,她身穿蓝缎平金绣蟒袍,一头花白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黑发,用发箍随意箍起披散在肩后。

    她叫秦良玉,今年56岁,是明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女将军,也是功勋最卓著的那位。

    放眼历史长河,她也是一颗赫赫闪耀的将星,一生功勋不比汉唐时期的名将差。

    此时她手里攥着一本兵书和案前两侧的武将们一样凝神思索,发出惊呼的是她左手边的一名银甲白袍的将军。

    银甲将军身高一米八几,虽已三十出头,但面如冠玉、双眸如电,端的是相貌堂堂。

    他叫马祥麟,秦良玉之子,先祖乃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三国时期猛将马超。

    曾随母亲秦良玉奉调奔赴辽东,因其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

    相貌堂堂,允文允武,只可惜他的左眼在战斗中箭,小马超成了夏侯???髯叛壅郑?苹盗苏?逍蜗螅??劬κ苌撕螅?灿卸姥勐淼某坪拧

    他对帅案前的黔国公府仆人命令道:“你说真的?你家主子前日还好好的,与我家大人相约今日议兵,怎么说没就没了?”

    过来传话的仆人也纳闷呢,早上还看见沐启元跟管家商量要再娶一房,中午就死了,真是邪了门了。

    他对左右众将官道:“小的不敢欺瞒各位军爷,我家主子真没了,小的来时府上下人都上街购置白绫白烛,我家主母派小的来一是传信,二是请秦大人明日进城吊唁我家国公爷。”

    秦良玉官职是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称呼大人更为妥当。

    马祥麟对秦良玉抱拳道:“大人,让末将代您去吧,不管沐启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凭我胯下战马,手中战剑,都能应付。”

    秦良玉丝毫不为所动,看向仆人:“我问你,你家国公病逝前可曾有什么反常举动?”

    “回大人,一点没有啊。”

    “那你们可曾看见你家国公的尸身?”

    仆人摇摇头:“不过小的听人说,国公爷是在主母房里暴毙而亡,具体怎么回事只有我家主母知道。”

    秦良玉嗯了一声,从矮座上站起走到仆人身前,面对秦良玉高大的身躯,仆人顿感压力,卑微的低下头去。

    根据后世测量,秦良玉的蟒袍长171厘米,推测秦良玉身高为一米八六,不光是在古时代,就算是放到后世,这身高也能碾压一大批男人。

    “回去告诉你家主母,本官明日自会去拜访,去吧。”

    仆人应了一声,忙不迭的退了出去,秦良玉对众将道:“都退下吧,祥麟留下。”

    “是。

    朱由检给她下密旨的事,只有她跟马祥麟知道,待众将退去后,马祥麟肃然道:“娘,这其中肯定有诈,咱们还是别去了。”

    虽然这事从里到外都透着诡异,但秦良玉有自己的打算:“瑞征(马祥麟字),你换身衣服扮作百姓混进城内。

    看看城里是否真如那个仆役所说,沐启元之死的消息已经传开,然后再去一趟巡按衙门找余?大人,让余大人先去拜访一下黔国公府。。”

    昆明城里,任何人都可能与沐启元勾结,但唯独差点被沐启元拿炮轰死的余?不可能。

    “是。”

    ……

    天黑之后。马祥麟回来了:“娘,此事应该是真的,余大人亲眼见到沐启元的尸体,黔国公府已经在布置灵棚,孝幡、白幛什么的也都挂好了。”。

    如此一来,秦良玉心里有底了。

    第二天中午,秦良玉带着儿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以及她的侄子秦翼明、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四人与一队亲兵进入昆明城。

    来到黔国公府前,这里果真如马祥麟所说,丧事的布置都已布置妥当,隔着几条街都能听见从黔国公府里传出的唢呐哀声。

    府门前的空地上停着许多轿子,其中就有巡抚衙门,臬司衙门。巡按衙门的官轿。

    大人们已经进去了,轿夫们一边喊着让前面的人让路,一边小心把轿子挪到宽敞的地方。。

    黔国公府的门子见秦良玉一行到了,赶紧招呼前面的人让开,带着几个仆从过来招呼。

    秦良玉翻身下马,下人们为秦良玉牵马,在门子引领下,秦良玉等人引入附中。。

    秦良玉表现的还算正常,马祥麟等人左手时刻按在刀柄上,目光巡视左右,随时准备拔刀应敌。

    来到正堂,听到秦良玉来了,宋氏在儿媳陈氏的搀扶下,泪眼婆娑地走出灵堂迎接。

    秦良玉迎上前去,抱拳道:“军务繁忙来晚了些,老夫人请勿见怪。”

    “不怪不怪,秦大人与我儿素未相识,能过来上柱香,老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秦良玉上前拉住她的手,单就亲情而言,秦良玉理解她内心的伤痛。

    宋氏的年纪比秦良玉还小两岁,到了她们这个年纪最怕失去的不是生命,而是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谁都不愿面对。

    “老夫人,国公爷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提到这事,宋氏的眼泪就像山坡的石子滚滚的无法阻挡的往下掉,“不瞒秦大人说,我儿得的乃是急症,转眼间暴死在我面前。”

    “可曾请仵作查验是因何而亡?”

    “却不曾请,但我儿确实是好端端暴死在我面前,没人加害与他,况且,我也不希望元儿死后还被人打扰。”

    无论是沐启元的暴死还是宋氏的说辞,都让秦良玉心中充满疑点,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下左右,也没看到哪里埋有刀斧手的样子,难道沐启元真死了?

    “老夫人容我先为黔国公上柱香。”

    “好。”

    秦良玉带着儿子儿媳和侄子们走到棺椁前,7月的云南气候潮湿闷热,尸体放不了几天就要下葬,棺材板也早早钉死了。

    接过下人们递来的香束,对着棺椁拜了三拜之后,将手中香束插在鼎中。

    在秦良玉之后,巡按衙门的余?也到了,昆明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

    宋氏牵着十岁大的沐天波走到棺椁前,面向前来吊唁的众人道:“各位大人!我儿暴死,老身伤痛至极,但朝廷平缅大事不能耽搁。

    我儿启元只有天波一子,天波如今尚不满十岁,少不更事,老身已与我儿的旧部们商议过,愿将云南兵权交还云南巡抚,待我孙天波成年后,再由朝廷决断。”

    宋氏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对众人宣布这件事,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不少因为与沐启元交好而当上官的人顿时不乐意了。

    沐家没兵,以后云南的天不就成朝廷的了?他们以前跟沐启元干的烂事谁给他们收拾?

    立刻有人跳出来道:“老夫人三思啊,沐家镇守云南二百余年,已是人所共知的成例,少主虽然年少,但聪明伶俐,纵然不能治好云南军事,但有我等扶持也不至于出大乱子。”

    “老夫人听我一言,自太祖爷起…”

    “昔日…”

    一道道劝说的声音接连响起,宋氏喝住他们:“你们就那么想让一个不满十岁孩子指挥一省官兵么?”

    一时间,全场寂然。

    七个月前接任云南巡抚的谢存仁走到人前对宋氏作了一揖:“老夫人公心体国,请受本官一拜。”

    宋氏微微颔首,然后对众人道:“大明将士乃是国家公器,二百多年又如何?沐家一直是替天子守卫云南。

    那些劝老身不要交出兵权的,你们分明是包藏祸心,图谋不轨,老身自会将尔等今日所说之一字一句都写在奏予天子的信函中,来啊,把东西拿来。”

    一名侍女端着托盘过来,托盘上是一个巴掌大的方形盒子,宋氏接过托盘,双手敬送到谢存仁身前,“谢大人,这是云南总兵官的印绶,请您收好。”

    谢存仁郑重其事的接过来,交到属官手中。

    “且慢!”

    人群中突然想起一道喊声,所有人循声望去,秦良玉张开左臂,手中攥着一卷明黄色帛书,右臂前伸,手里抓着把镌有金色龙纹的长剑,朗声道:“天子密旨、佩剑在此,云南众臣接旨。”

    皇上的秘旨和佩剑怎么到了秦良玉手里?

    众人来不及细想,立刻面向秦良玉跪好,秦良玉将金鳞剑交给马祥麟保管,自己张开圣旨朗盛念道:“朕闻黔国公沐启元,轻狂不法,昔日随其祖父沐昌祚出征,便多有推诿。

    天启五年,黔国公府家奴残害百姓,云南巡按余?按律逮捕犯法家奴,沐启元竟调集兵马,将火炮对准巡按公署,如此行径已与造反无二。

    沐启元上不能提兵征战,为国解忧,下不能潜心爱民,造福一方,如此狂狷之徒,朕深恨之。

    四川都督佥事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自万历二十七年与其夫马千乘参与平定播州之乱以来,时至今时今日,二十九年间南征北战,历经大小百余战,纵观历朝,无一女将能出其右。

    擢封四川总兵官,持此旨斩杀逆贼沐启元后,秦良玉自领平缅总兵官,总督广西、四川、云南三省平缅兵马,凡有不从者尽可持朕之佩剑金鳞斩之,钦此。”

    旨意明确,却听的众人暗暗皱眉。

    这算哪门子圣旨?既没有天子诏书开头的八字,又没有日期、落款,而且对秦良玉推崇太过,简直像秦良玉为了夺权自己写的了。

    一时间竟没人叩首接旨,马祥麟冷哼一声,举起金鳞剑:“皇上佩剑在此,谁要试剑?”

    然而,还是无人接旨。

    谢存仁走到秦良玉身前一拜:“秦大人能否将这圣旨让本官一看?”

    “请。”

    谢存仁接过圣旨,云南布政使、按察使等人也都凑过来一起看,他们都不止一次看过圣旨和皇帝玺印,几人边看边议论。

    最终谢存仁下了定论:“虽与常例不和,但确实是圣旨,上面的两方玺印也是真的,字迹也是皇上的。”

    说完将圣旨奉还给秦良玉,带着几名实权官跪在圣旨前:“臣云南巡抚谢存仁率众官奉旨,谢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