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114章 攻城之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东吁,明军的推进速度远比秦良玉设想中要慢的多,东吁地形以山地为主,为了防止可能藏在山林中的缅军,大军两翼的士兵要在山地中缓慢前进。

    埋伏的缅军没发现多少,倒惹怒了林中野人。

    现在是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早期,缅甸山中的野人都是不穿衣服的。

    这些野人能听懂话,却不主动与外界交流,生活习性与原始人无二,和野兽一样领地意识极强,发现闯进他们领地的明军,不由分说就发起攻击。

    在损失了一些弟兄后,在山林中前进的明军士兵也找到了应敌方法,每天清晨身穿铠甲在林中前进。

    把随处可见的木头削成护腿的形状,用布条绑在小腿上,就算踩到捕兽陷阱也能减少受到的伤害。

    这些大明西南部的官兵很多从小在山林中长大,其中不乏各地土司响应沐王府而派来的族兵。

    军中还有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广西狼兵,从小生活在广西十万大山中的?Z族人,有着世界一流的山地作战能力,缅军和野人除了主场优势外,占不到其他便宜。

    林中军队前进缓慢,在大路上行进的明军大部队速度则要相对快些。

    九月初,马祥麟的西路军开进到主要战略目标江头城郊外,江头城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古时从云南入缅甸多经此。

    而一直到九月末,马祥麟的大军依旧停驻在江头城外,丝毫没有进攻的意思。

    江头城外的明军大营里,明军士兵们在营地内调试火器,擦拭火炮,马祥麟治军严谨,他不吃空饷也不喝兵血,军士们对他也没什么怨言。

    中军大帐内,马祥麟光着上身坐在帅案后,手里拿着一本《西南夷风土记》看得起劲。

    这是隆庆年间的副都御史朱孟震写的一本地方志,记述包括老挝、缅甸等西南地区的地理物产、风俗民情等内容。

    在书上马祥麟了解到,江头城的特产是五彩斑斓的水罐,商品活力也是东吁前几的城市。

    他很好奇,一个靠水罐的城市,居然是东吁商业前几的城市,是东吁商业太不景气还是这里的水罐真有那么好,很多人都愿意买?

    他的妻子张凤仪在铠甲架前为他擦拭铠甲,东吁湿i热的气候要是不注意保养铠甲,甲片很容易被锈蚀。

    两名军士端着托盘走到帐内,托盘上是两碗水饭,几张硬的能当武器的饼子和一些咸肉条。

    张凤仪一手一个托盘放到马祥麟的帅案上:“夫君,先吃饭吧。”

    “嗯。”

    马祥麟放下书,接过竹筷端起饭碗,低头往嘴里扒拉着水饭,若有所思道:“翼明回来了么?”

    “没呢,今天都问三次了。”

    “他回来了即刻派人告诉我。”

    “知道啦。”张凤仪第n次这么回他,自从刚到城外扎营,亲自到江头城外视察了几次后,马祥麟就派部将秦翼明去后方调配物资。

    说物资不到不能攻城,而从缅甸西部渡江而来的缅军却日渐增加,估摸着已经有一万多人了。

    而马祥麟却视若无睹,谁也不清楚马祥麟究竟打算何时攻城。

    “将军!”

    一名武士冲进帐内,对马祥麟抱拳道:“秦将军回来了!”

    马祥麟蹭的一下从位上站起:“好啊,终于来了。”

    说着衣服也不穿就朝外走去,走了百十步就看到秦翼明正在指挥军士搬东西,马车上的篷布被掀开,车上是成捆的箭矢。

    这些箭矢的箭簇下缠着个拇指大小的纸包,这让箭矢变重,射程缩短。

    看到马祥麟向自己走来,抱拳迎了上去。

    马祥麟一把抱住他臂膀:“东西都带来了么?”

    秦翼明自信道:“保准够用。”

    说着从车上搬下一捆箭矢,撤出一根递给马祥麟,马祥麟看着笔直簇新的箭矢,哈哈笑道:“好,解药也都弄好么?”

    “放心好了,都在车上呢。”

    “辛苦了。”马祥麟攥着箭矢,对身后的妻子道:“击鼓升帐,传令全军,明日五更初时造饭,五更后出营攻城。”

    憋了这么久,终于要攻城了,张凤仪保全应命:“是。”

    ……

    五更时分,也就是半夜三点,正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

    江头城郊外的明军大营内此时点起火盆,明军士兵围在各什的大锅前吃着早饭,大战来临前的伙食总是不错的。

    锅里的乱炖里,有鱼有肉有野菜,就是馒头很干,但也不妨事。

    饱饱吃完一顿饭后,士兵们在军官的喝令下列队站好,缅甸的后半夜虽然也算不上太凉爽,但起码披甲不会热的难受。

    两万三千名明军士兵分为三队,北军由副总办袁善率元谋土司吾必奎、石屏土司龙在田等人率一万明军在江头城北列阵。

    马祥麟自领一万明军在城南列阵,另外一支三千人的队伍由副将陈汲带领在两军中间策应。

    在南北两路大军的阵列后方,由佛朗机炮、攻戎炮、灭虏炮组成的炮阵在距城一千步的地方停下,停好炮车准备发射。

    当步兵进入缅军火炮射程内,中军令旗瞬间挥出,位列前军的步兵们举着盾牌护着弓箭手们向城墙快跑而去。

    马祥麟的攻城战术已经通知众将,此战以弓箭手为主,弓箭手靠近城墙百步之内向城内释放毒火箭,迷晕城上的缅军。

    而有些缅军士兵躲在房子里,所以第二波要放火箭,烧毁房屋让屋内缅军出来,然后施以重炮打击,最后才是步兵攻城。

    毒火箭和火箭都要提前准备,所以大军才在江头城外驻扎了这么久。

    缅甸跟外国势力接触的多,在阿那毕隆在位期间,还跟葡萄牙人打了一仗,并且还打赢了。

    虽说是因为守城的葡萄牙人缺少火药,指挥官下令把仅有的火药给火枪用,而不用火炮,但还是缅甸人打赢了。

    缅甸人从那场战役中缴获了不少葡萄牙人的火炮,一些就拿来布置在江头城上,以大量鹰炮为主,少量佛郎机炮为辅。

    远处的一处缓坡上,马祥麟与妻子张凤仪在一队家丁骑兵的保护下,通过单筒望远镜望向江头城上的人头攒动。

    马祥麟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该死的缅甸猴子,这下你们逃不掉了。

    入缅的这些日子以来,他所率领的西军也遭遇到一些几百人规模的缅军阻击。

    这让他摸清了缅军作战的路数,缅兵擅长游动作战,西路军一直开进到江头城之前陆续占领了沿途的一些地方,但那些地方一般都是缅兵主动撤退的,明军并无多大战果。

    这就不得不让马祥麟分出很多士兵保护辎重队,江头城是缅中五城最重要的城市,缅兵绝不会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