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149章 年末出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检凑到龟公身边,看着楼上的背影问他:“那家伙谁啊?”

    龟公揉着胸口,气愤愤的说:“他们都是南边来的读书人,本以为能好说话些,没想到这么横,领头那个是董其昌的三儿子董祖源,也是个舞文弄墨的。”

    董其昌。

    再次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检眉头一皱,一边的管绍宁发出一声惊呼:“原来是他。”

    “他?”

    几人齐齐看向他,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管绍宁羞涩的低下头去:“我听说过这个董祖源,倒不是因为他的才学,此人曾在董祖源在马寺购置住宅,嫌宅邸太小,勒令邻居拆迁让地。

    邻居碍于董家权势不得已答应了,过了半年,后来事情不知怎么被传扬了出去,被他逼迫的是个良善之家,对很多百姓都有恩情,老百姓一听他家被逼拆迁,聚在一起把董祖源刚落成刚半年的豪宅付之一炬,当时董家可丢大人了。”

    宋应星等人纷纷附和,朱由检道:“好了,别在这站着了,没包间就在楼下凑合一下吧。”

    说着让龟公为几人在一楼寻了张桌子,本来一楼也腾不出来一张空桌,可龟公在几个座位原主耳边说了什么,几人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立刻起身赔着笑把位子让出来。

    陈朱图第一次跟几人出来,落座后疑惑道:“那些人怎么这么怕我们?”

    “陈贤弟有所不知,他们是怕黄贤弟的锦衣卫官身。”冯梦龙跟他解释完,转头对朱由检揶揄笑道:“今天出阁的姑娘可多,黄兄可带足了银子?”

    朱由检随手抓一起梨子,一口下去,汁水四溢,“天香楼的姑娘身价都贵,我可舍不得那个银子。”

    二人闲聊时,另一边宋应星和管绍宁则对王家彦的身份很有兴趣,王家彦看向朱由检,看到朱由检点头之后才把自己去东番的经历说给了几人听。

    连冯梦龙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王家彦身上,他们都自诩已经读过万卷书了,可走过的路却不足万里,几人对经常在书籍中看到的东番岛很有兴趣。

    王家彦把自己在岛上经历说给了几人听,朱由检听得也十分起劲,刚开始只是好奇,可说到一个人的时候他开始上心了。

    “等等,那个大商林亨真有你说的这么厉害?”

    “正是,这个林亨对海外贸易深谙其道,其周旋于郑芝龙与佛郎机人和红毛人之间,与扶桑人还有联系,有时郑芝龙不愿意与洋鬼子接触就让他去,为人真可谓八面玲珑。”

    朱由检现在正需要一个商业大才,迫不及待的问:“可用么?”

    “难说,我跟他只见过几面,此人高大英俊,个头比起洋鬼子也不遑多让,出手阔绰,人脉宽广,本性如何还得深交之后才知道。”

    朱由检记下这人的名字,几人又闲聊了一阵,一个龟公走了过来在桌子上放了几张纸后默默的走了。

    朱由检随手拿起一张纸来看,纸上是今天要出阁的姑娘们的名字和身高体重,提前知道信息就不需要姑娘到时候自己介绍了。

    陈朱图看了一眼就把名单丢回桌上,讽笑道:“楼上楼下就是不一样,我听说在楼上的,不光有这个还有姑娘们的画像呢。”

    正说着呢,楼上传来一阵细密的鼓声,楼内闲聊的众人停下交谈,望向四周。

    鼓声几秒内便停下,紧随其后的则是一阵轻柔的琴声,温软的音调就像女人洁白的手掌轻轻抚摸每个人的脸颊。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中,鸨娘李师师姗姗来到大厅内搭好的平台上,今天她特意选了身浅蓝色缀花长裙,将她惹火的身材勾勒的淋漓尽致,随着走动时裙摆飘荡,让无数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就是妆容有点重,用后世的话就是用指甲在她脸上刮一下,能刮下一指甲粉来。

    她先是冲众人盈盈一拜,然后环视四周道:“今天这么多官人光临,我们天香楼今儿可是蓬荜生辉了,今天是姑娘们出阁的日子,姑娘们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各位官人占了姑娘们的身子,以后可得多来照拂我们姑娘。”

    大厅有人叫道;“别废话了,老子就是来花银子的,赶紧把姑娘们都叫出来。”

    李师师盈盈一笑,“看来已经有官人等不及了,那师师就不多说了,姑娘出来吧。”

    说完她退到一边,一个十五六岁的青裙少女婀娜多姿的走上舞台,两个龟公抬着一块被红布蒙着的东西跟她来到台上。

    女孩冲众人见礼后,语调温婉道:“小女子绿竹,最擅丝绣,绿竹拙作,敢情各位官人品鉴。”

    说着扯下红布,被龟公抬着的正是一面两米长的丝绣作品,几朵不同品种的花在河岸边交相辉映,每一枝花侧皆用黑绒绣出古人诗词来题写此花。

    王家彦望着那绣品,颇为欣赏的抚了抚胡须:“倒也真费了番心思。”

    丝绣既是清朝才被确定的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冯梦龙作为苏州人,笑着摇摇头道:“这水平在北方或许还算不错,要是放到我们苏州连三等品都不算。”

    “人家一个清绾人能有这手艺,已经不错了。”

    “那倒也是。”

    几人说话间,鸨娘师师来到绿竹身边,向众人推销:“瞧我们姑娘手多巧啊,官人您今儿跟我们姑娘共度良宵,明儿还能把丝绣带回去留个念想呢。”

    不等她说完,大厅里有人喊道:“10两!”

    不远处一个轻佻的声音随之响起:“10两?哼,你就买个肚兜玩去吧,我出30两!”

    “35两!”

    “我出37两。”

    “40两!”

    都不用鸨娘招呼,买主们自己们就往上抬价,最终这个姑娘的价格停在了50两,鸨娘喜笑颜开的问:“米记粮铺的米二爷出价50两,还有没有哪位爷想要我们姑娘的?”

    很多买主仍跃跃欲试,但三息之后还是没人加价,今晚第一位姑娘成交了。

    50两相当于后世的3万3千块,因为买的只是姑娘的第一晚,今晚过后姑娘还是天香楼的,所以就算来的都是有钱人,价格也不会太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