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16章 侍郎犒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件事在山海关炸开了一簇浪花,但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何洛会在山海关折腾了一顿,除了挨了一箭之外,竟然也没什么事就出了关,回到了盛京。

    多尔衮派出何洛会后,一直就顿足捶胸的,他后悔自己冒了这个险,何洛会可是自己的第一智囊。无论是吴三桂把他送给崇祯,还是在关内直接把他给砍了,这个人都算是没了,造成的损失实在是难以估量的。

    这几日以来,他每天都茶饭不思的,就琢磨着自己这个宝贝智囊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甚至闭门谢客。大家都觉得这位摄政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是谁也不敢问,谁也不敢劝。

    正在多尔衮又在书房捧着一碗茶出神的时候,一名书房小厮急匆匆进来报告说:“王爷,何洛会大人回来了。正在府外,请求拜见王爷。”

    悬了很多天的一颗心,直到现在才算是落到肚子里,多尔衮心说,还拜个什么见,赶快请进来。

    不过他也得有王爷的威仪,对小厮说:“你去叫何先生进来,花厅奉茶。”

    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多尔衮穿了一身便装,白色的杭绸马褂,带着一顶暖帽,帽中镶嵌一颗蓝色宝石。如果不是腰间系着的象征宗室身份的黄带子,和一个富家公子模样差不多。他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轻松表情。

    何洛会在客厅喝着茶,看到多尔衮出来,忙要跪拜。多尔衮则是虚抬了一下手,让他免礼。

    等何洛会把这山海关之行的经历说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多尔衮不禁暗自点头,心说:这吴三桂肯定不是什么忠直之辈。这样就轻易放人,就是留后手。

    他看着何洛会,忽然开口说:“你这趟辛苦了,我在你走之后,就很后悔,觉得不应该冒这个险,好在,这一次你能平安而归,我想,以后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可一而不可再了。”

    何洛会也很感动,他偷偷的擦了一下有些发红的眼圈,回答说:“我本是肃亲王的人,承蒙王爷不嫌弃我,把我拨入旗下效力,关照有加。又言听计从,我没什么好说的,就这一身一命,就交给王爷了!”。

    两人在这里互诉衷肠作儿女之态暂不提,再说山海关内,吴三桂也是五味瓶杂陈的。其实,他已经被何洛会的条件给打动了。只不过自己被逼到了那个份上,没有办法而已。

    朝廷已经多次下令,让他加紧练兵,以防边患,这话说的这样轻飘飘,可是朝廷已经没有钱也没有粮了,山海关的兵如果又要训练,又要屯田,只怕是难以兼顾的。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在孙承宗等辽东三杰逝去之后,吴三桂实际上已经成为朝廷的最后一根砥柱,且辽东军大部分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很可能就会成为只知将令不知道皇上的情况出现。

    这时候,到底是给崇祯殉葬,还是另谋出路。多尔衮的诱惑太大了,许以王爵,世袭罔替,这样的待遇,在大明王朝是不可能有的。最好的情况是在立下大功之后,追封郡王,且子孙也不世袭。

    吴三桂的脑子很混乱,他一直在想自己失去的这次机会。也一直以来茶饭不思,想着自己以后该怎么办。此刻虽然正值壮年,可人生之中,有几个壮年呢。

    正在这时,一名校尉进来说:“大帅,朝廷发来了滚单。”

    所谓滚单,如果按现在的概念,可能就是紧急通知之类的东西,吴三桂不想看,不用看也知道,不是鼓励就是督促,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吧。

    但是这次,倒是猜错了,不是鼓励,也不是督促,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内阁转皇帝的旨意,委派兵部右侍郎李仲章前往辽东前线劳军。同时带来的,还有白银十万两,猪牛羊各二百,大米一万斤。

    对于拥兵两万余的山海关来说,这些劳军的费用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说白了这些吃的,也就够大家改善伙食吃个一两天,这些钱,分摊给士兵也就是一个月的饷银。

    不过,吴三桂心理明镜一般,这也可能是皇帝能够拿出来的唯一的家当了。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又为自己之前的想法觉得有些惭愧,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首鼠两端,怀有异心。

    腊月初十,辽东巡抚、总兵官吴三桂在带领关内四品以上武官迎出十余里地。把侍郎大人给接了进来。

    要说这位李侍郎也不容易,带着这么多的物件,很真怕路上出什么闪失,十万两银子,这么多头牲口,这要真是丢了,还真不是个小事,好在一路上还算是平安。

    在中军大帐设摆香案,迎接圣旨。宣旨完毕,吴三桂赶紧吩咐设宴,就着带来的这些东西,顺便犒赏三军,以显示皇恩浩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仲章已经脸上带了些醉意了。他问吴三桂:“吴大人,容在下说一句不该说的,这山海关驻扎着你的二万多人,到底能抵御多少兵马。”

    这问题就有点小尴尬了,这不是让人自卖自夸嘛。不过李侍郎是兵部堂官,虽然官品不如吴三桂,也没有爵位,毕竟是兵部的领导,还是宣旨钦差,这个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吴三桂笑着说:“李大人,我不敢说我这里能抵御多少兵马,但我敢说,只要我这辽东军还有一人在,敌寇休想越过半步。”

    李仲章也可能觉得自己问的不大对劲了,夸了一番辽东兵强马壮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聊了一些闲话之后,李仲章忽然想起来了上次自己问过的那个凌小云,就顺便问了一句:“吴大人帐下也是年轻人辈出,我看也可以再其中拔擢一下重用一下,这样不至于军官太过于思维老化,也可出新嘛。上次,两位百户在我那里提到了一个叫凌小云的士兵,就可以尝试大胆用嘛,他现在怎么样了。”

    凌小云已经正式成为最基层的大明武官了,时任正八品总旗。不过话说,应该还不算最基层,因为下面还有小旗和伍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