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54章 撤离长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凌小云的许诺,李勇超是感动的,他知道明军的制度,立功以后也要先从伍长、十人长开始,然后才是小旗、总旗。而总旗以下是未入流,总旗则是正八品。

    虽是低阶武职,却是也是实打实的朝廷命官了。这安排怎么说也够意思了。只是,真的无法从内心接受。

    李勇超对凌小云说:“感念凌大人高厚之恩,我本是贪生怕死之人,有此举也不过就是出于义愤,我还是不适合从军,只希望带着弟弟去找个地方,过平平静静的下半辈子,请凌大人放心,我断然不会与明军为敌。如果违背誓言,愿意死于刀剑下。”

    凌小云也不愿意夺人之志,便答应下了。说道:“你既然不想,我不会勉强你。我赠你五百两银子,你和你的兄弟,可以靠着这五百两过下半生的富足生活了。你放下,大西军的那些余下的部属们,只要他们顺从安排,我也不会为难他们。”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之后,大西军孙可望部仅仅剩下三千多人,还大多是老弱。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威胁,凌小云打算安排他们各自领一些粮米和银两,回家种地,如果实在无家可归愿意留在明军的,那就收容,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一句话,只要是不和明军为敌,剩下的这些人都可以得到保全。这是凌小云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沉了好一会,李勇超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孙大帅,你们准备怎么处理?本来我也是俘虏,这个问题我不该问的,只是我终归放不下,如果可以,请凌大人给个话。”

    这事凌小云真的考虑过,只不过没有好的处理之策,才把孙可望一直押着,要说放人,怕是纵虎为患,要说不放人,目前也没有什么可以妥处的方式。想要招降,这孙可望偏还是个花岗岩的脑袋,说什么也不降。

    凌小云对于这个刚刚立了大功的人不愿意隐瞒,他告诉李勇超说:“我还是那句话,我以人格保证。我暂时不能放孙可望,但也不会为难他,不过,只要他不再和明军为敌作对,可保性命无虞,其他的,我不好多说。”

    能说到了这个程度已经属于不易了,李勇超不敢谋求非分,他和凌小云辞行之后,领取了五百两银子,就和自己的弟弟离开了。从此不知所终。

    凌小云和军官们清点了长安县内的情况,这里存银尚有二十五万两,粮食三百五十万斤,各种军需品也很充足。大顺军的先头部队除了李自成带走的卫队几百人外,已经尽数斩杀。

    而大西军因为这次的复仇,被明军实际上保护了,剩余的三千多人,也没有了什么战力,不过也不存在太多的伤残问题,只是老弱剩余的比较多。

    明军统计了这次大西军剩余的这三千多人的去向意见,大部分的人愿意留下参加明军,因为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有六百多人家就在本地,不想再打下去了,选择回家。

    凌小云划出了两万斤粮食和一万两银子,用来安置这些要走的人。并且告诉他们,拿起武器你是流贼,放下武器你就是安善的百姓。我们明军作战,也是想天下从此没有流贼,只有百姓。你们现在想做回老百姓,就可以领着钱粮回家。但如果以后还敢从贼,在被凌某捉住,会死的没有那么痛快。

    其实这番警告倒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就算是没有人说,这帮人也早就知道了深浅教训,知道了怎么做人。

    他们先是为了生计跟着大西军瞎折腾,紧接着孙可望要投李自成,结果李自成反而灭了他们,明军再打跑了李自成的先头部队。这一圈下来,没捞到任何的好处,两万人就成了三千人,还只是不到半个月的光景。

    每个人都领了银子和粮米,回家去了。每人十几两银子加上粮米,如果只算温饱,可保两年内衣食无忧了。本来凌小云没有必要给这么多,只不过他觉得流贼本来也曾是百姓,如果不动刀兵,让他们回到百姓,知道安居乐业的好处,谁还肯去继续做流贼。

    剩下的,暂时收容干些杂活,还得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和观察之后再定,因为刚刚收过来的,还真不能绝对信任。

    有一点凌小云是很明白的,这一次利用李自成硬刚大西军,再智取大顺军,靠的都不是硬碰硬的实力,而有很大程度的捡漏成分在里面。而且李自成被击败击溃的只是受损的一部分,如果硬刚李自成主力的话,仍然不是对手。

    所以,长安城不是个安全之地,凌小云命令,把这里的一切军备、粮草、银两和一切能搬走的东西全部搬到咸宁,百姓愿意跟随的,也都转移到咸宁去,这里只留一座空城。

    这道命令执行起来一点都不费什么力气,因为在仔细查点起来才发现,长安县县城内,原有的老百姓已经十去其九还多,剩不下几户了。动员起来很方便。

    仅仅一天的功夫,长安县就成了一座空城,所有能搬走的东西全都搬走了。

    也许是觉得还不够热闹,凌小云命令在这里布置了十颗地雷。并不是质疑李自成的部队有没有工兵的事,而是一个心理,炸不死你,也得恶心你一下。

    崇祯十七年正月月底,咸宁成布防完毕,外围小镇的百姓经过动员,已经完全都撤入了城内。所有的滚木雷石和城防军械都是按照三个月以上的标准配备的。城内无论是粮草还是银两,都足够支撑半年以上的。

    城墙也是经过了巩固的,按照这个修筑标准的话,别说抗李自成,就算是抗小口径的红衣大炮大概问题都不大。

    城内的士兵经过训练,也已经像模像样了。虽然人数还不多,但士气很盛,下面的一件事就是,张开怀抱等你。

    月底,周笔耕带着彤儿回到了咸宁城,并带回了崇祯的旨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