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64章 兵临京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杆兵是秦良玉的老班底了,也是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本钱。而且现在所有兵力只剩下三千了,她竟然要分出一半来给凌小云指挥。

    凌小云很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问题,这可不是乱开玩笑的。这一千五百白杆兵是什么概念,无价之宝。

    他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辞谢,他说:“感谢秦侯爷如此大德,可我也知道,白杆兵是您起家之军,立命之源,我凌小云何德何能,敢受如此之恩情。”

    看他坚辞不受,秦良玉反倒是愠怒了,她大声问道:“凌部堂,你的兵和我的兵,难道不都是朝廷的兵,是崇祯爷的兵吗?你也说了,沿途的官兵已经没有抵抗之力和抵抗之志了,我们就看着李自成兵临城下,皇上学唐玄宗西狩吗?”。

    所谓西狩,就是史书上对皇帝逃跑比较文雅的说法。唐玄宗时候,安禄山叛乱。李隆基仓惶而逃,跑到了蜀地,才有了太子灵武即位的事情。这被称为西狩或者西幸。

    凌小云暗自想到,这要是真的能够西狩的话,反倒是好了。可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崇祯还是在景山殉国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内心就是一阵悲怆,这和崇祯的那种悲愤是一样的,叫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再不接受秦良玉的兵也不好了。他和秦良玉再三致谢后,带着部队出发了。

    果然,李自成一路过来,沿途的官兵们简直是望风而逃,甚至是望风而降,走到南直隶的时候,招降纳叛,已经重新招到了八万兵马了。

    南直隶的巡抚也是个硬茬子,他派出了八千名地方备操军抵挡李自成,让李自成小挫了一下。但是很快,这八千人也被打的缩回了城中。

    毕竟是锋芒所至,八万对八千,这样不对等的作战根本就没什么悬念的。再大的硬茬子也抵不过锐利的兵锋。

    不过李自成也没有恋战,不想因为这个挫了自己锐气,既然对方撤了,也就不再纠缠,继续前进。很快,就到底了顺义地区。

    顺义地区再往前,就是通州地区了。在这里,李自成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抵抗。

    抵抗的并不是明军的正规军部队,而是一支奇怪的武装,这些人只有不足千人,他们是平北伯薛雅丹的家丁。不知道这位平北伯为什么要这么恨李自成。反正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底。

    最后,这些人全部阵亡,李自成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先头部队损失五千人。

    踏着同袍的鲜血和敌人的尸体走到了通州,又遇到了一次坚决的抵抗。这次的抵抗还是一群家丁家将们,是北安伯王天麟的家丁。

    同样,李自成仍是付出了四五千人的代价。

    终于,在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初六,李自成率部六万人,到达了京师城下。

    大明朝全国震动,这不是第一次京师被围困了。上一次还是对阵瓦剌的时候,大明兵部尚书于谦组织了一次保卫战。击退了嚣张的也先。

    大明王朝向各地的官军督抚、提督、总兵甚至是府县,发动了总动员令。

    因为这些大明的官员们,哪怕是个县令,手里也该有点兵吧,大明有十三个行省上千个县,只要有人来勤王,李自成就得掂掂分量。

    可是从三月初六一直到三月初十,除了凌小云整军赶来,出现在了李自成的后方之外,就算是近在咫尺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都没有任何的行动。

    崇祯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吴三桂的身上,这是一位专阃大将,手里握有两万多精兵,只要他能出来勤王,李自成这几万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可是在关键时刻,吴三桂动摇了。因为他接到了李自成的信。

    根据宋献策的谋划,闯军早就把最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敌人计算的一清二楚了。李自成亲自给吴三桂写信,告诉吴三桂,只要是他不出来捣乱,那么大明江山易主之后,绝不会亏待他。

    大顺会封这位平西伯为一字齐肩王,并且划辽东之地给他,让他永远镇守辽东。在辽东之地,可以自行铸钱、制定法令,俨然国中之国,并且拨白银两百万两每年给与吴三桂。

    这样丰厚的条件,怕是不动心的是个傻子吧。吴三桂自然不是傻子,他更不是什么忠臣烈士,他只是一个会权衡利益得失的人。

    在李自成开出的条件面前,吴三桂妥协了。他一次次的告诉自己,李自成是个流贼,自己不能和流贼做交易。可是一遍遍又告诉自己,如果这次去打李自成,无非是两败俱伤,把李自成挤走,自己的辽东军也回大伤元气了。而按兵不动,却能够坐享其成。

    京师内部,还有三大营和五军都督府,以及一部分的锦衣卫,崇祯打算把他们集中起来应敌,可是他们都一个个怯战不已。

    三月初七,崇祯接到心腹大太监王承恩的禀报,兵部侍郎凌小云率部四千人在李自成军身后出现,并发起攻击,最终寡不敌众,凌小云兵折损三分之一,暂时退却。

    崇祯看着王承恩,希望他能够提供更多的消息,可是王承恩似乎没有别的话了。崇祯只得问道:“大伴,难道就没有什么别的消息要报给朕了吗。”

    王承恩的眼累唰的一下就流下来了,他伏地大哭道:“皇上,除了凌部堂带的四千兵将,再无勤王之兵了。”

    这个消息似乎并没有让崇祯感觉意外,在几个月前,他催促官员们捐献助饷没有人响应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这种结果。似乎一切都要结束了。

    但是他也很庆幸,自己对这个凌小云是破格拔擢,几乎是从一个微末的小兵一下子就提拔到了如今卿贰的位置。凌小云在陕省力挫李自成的事情,崇祯早就知道了。

    他对凌小云的忠诚很欣慰,更欣慰的是这个时候了,还有人这样的忠诚。

    然而战局如此,他已经不指望凌小云能带着几千人扭转既定的事实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