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78章 仲章来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当不厚道的吴三桂,就在刘宗敏的撤军之路上,背后踹了一脚。他派出了5000人的兵力,对着刘宗敏的后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刘宗敏防御不及,本来已经松了一口气的刘文才,没有想到山海关还有如此阴险之招。防备不及,损兵折将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这一次的冲锋又给刘宗敏带来了4000兵将的损失,好在吴三桂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只不过是突袭了一下就撤回了城内。

    刘宗敏一路惊魂未定,逃回京城。等到回到京城的时候,再清点人数,已经不过2万多人。他带走的兵卒,逃回来的,只不过剩了一半多一点。羞愧难当的刘宗敏,向闯王负荆请罪。

    但是李自成似乎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只不过是说,爱卿也是辛苦了,快些回去休息吧。胜败不过是兵家常事,岂能如此的介意。

    感激涕零的刘宗敏,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从此三个月内闭门不出。狂妄是需要资本的,当一个人经常在狂妄的时候被打脸,他会失去狂妄的勇气,此时此刻的刘宗敏,就是这种被打脸之后没有了继续狂妄的勇气。而他的侄子刘文才也从此一蹶不振。

    因为是太监之身,刘文才无处可去。刘宗敏一度想安排他任职军中为将,但是将士们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个人来统领自己。这一次对阵中前所以刘文才为先锋,士气低落也是很明显的。

    刘东敏毕竟不敢逆天而行,也不敢太不把将士的心思当回事儿。所以他罢免了刘文才的军职,容后任用。

    李自成似乎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的义军首领,但他肯定是一个好的大哥。刘宗敏大败而归,他并没有任何的惩戒措施。但是看到刘宗敏对自己的侄子如此上心,但没有办法安排的时候。李自成看在眼里,把刘文才招进宫中,担任郎中令兼中书令。

    郎中令是侍卫统领,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官职,但中书令这个官职,却是有一些难以言说。因为这个官职,名义上是皇帝的贴身秘书,有极大的权力,并且能够接触许多的秘密,所以说是皇帝的贴身亲信才能担任,但是由于接触后宫,为了避嫌,中书令一般都是由宦官来担任。

    汉代的司马迁,自从受了宫刑之后,就担任过中书令这,但是这是他一生之中最为耻辱的岁月,也羞于提及这件事情。如果让一个男人去担任中书令,就意味着他是太监。刘文才担任中书令,虽说是李自成的恩宠,却更是一种明里暗里的耻辱。这一层李自成没有想到,刘文才不能点破,君臣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中前所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战后,凌小云吩咐张祥和孙一鸣迅速清理伤病员人数和阵亡人数,登记造册,对伤病员予以有效救治,阵亡将士立碑祭奠。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凌小云又将潜入入南京之事提上日程。但是大家仍然是一致反对的,他们的意见很明确,这个时候距离上次是南京的使者来,已经过了半个多月。那边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李大人到底是什么境遇?现在谁也不好说,毕竟有千里之遥,如果贸然前去,很容易会中了别人的圈套,悔之晚矣。

    凌小云知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如此放弃,实在是于心不甘。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校尉进来禀报说:“启禀大人,南京又来了一位使者,指名要见大帅”。

    真是地狱无门自来投,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说的,凌小云马上吩咐:“将此人带入中军当中,我要亲自审问。”

    那校尉听得一愣,忙说:“此人自称是和您有年之交,难道您要审问他吗?卑职之意还是先问问清楚比较好。”

    凌小云说道:“也罢,既然如此,你就带他到西花厅奉茶,带我收拾一下,更衣出见。”

    校尉忙答应一声出去了,帐内众人都不清楚,这位自称故人者到底是谁。又说与凌小云是忘年之交,也就是说年龄远在凌小云之上,那么在南京,此人到底是何人呢?

    既然这样,凌小云倒是也郑重起来,他换了一件二品文官袍服,来到西花厅。要见一见这位忘年之交到底是谁。结果一见之下,差点儿惊的掉了下巴,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想要去营救的恩公。

    凌小云连忙施礼,并且问道:“恩公一向可好,我听说您被囚禁了。我正要潜入南京城救您出来,只不过闯军我这中前所城下,进攻了15天之久,刚刚把他们击退。您还好吗?他们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把您放出来了呢。”

    再一次见到凌小云,虽然只不过相隔几个月,最多也不过半年之久。世事却几经翻新。李仲章十分感慨,此刻的他也不过是一个刚刚被放出来的阶下囚,不再是兵部侍郎,也不再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凌小云,却是手握数千精兵的一方诸侯。他还能称呼自己为恩公,这就已经殊为难得。说明自己当初并没有看错人。

    李仲章笑道:“他们囚禁我是为了逼你就范,他们释放我,也不过就是想让我来说服你罢了。但是我来只是想告诉你,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我绝不会有任何的阻拦。当初我并没有看错你,你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年轻人,有能力有实力,最重要的是,你的忠心可表。大明王朝已经被攻破都城,天子殉难,你却能够为大明坚守一方,就为这个我当初就没有看错你”。

    凌小云却说道:“恩公不知,大型皇帝对我实在是有天高地厚之恩情,我不过是一介小卒,蒙恩公拔濯于涂泥之众。大型皇帝任我以重任,赐我以高爵,不完全信任我一个年轻人。就为这个,我也知道士为知己者死,我也愿意为大明王朝恪守最后一丝臣节。”

    李仲章说道:“南京本来就是大明王朝的陪都,而福王殿下也确实是大行皇帝唯一的嫡亲堂兄弟,由福王殿下继位,确实是符合宗法制度的。这个虽然他曾经拘押我,但是我也仍然这样认为”。

    凌小云说道:“恩公这样认为并非不可,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行皇帝的三个皇子,确认已经在无生还可能,此外,福王殿下才是最亲近的宗室血脉,如果三位皇子还在人世,那么福王殿下即位,就是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凌小云,绝不会投靠福王政权,我曾经和高杰有过一个半年之约,半年之内,如果我能找到三位皇子的任何一位,我就会拥立他为新的大明之君。如果我找不到,那么没有办法,我就会投靠福王,我毕竟是大明的臣子”。

    说到这个份上,李仲章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也很感慨,凌小云能在这个时候还能保持如此的忠孝节义。他甚至认为如果都像凌小云这样,大明何至于被闯贼攻破都城。

    凌小云安排自己的恩公回到驿馆休息,安排了最好的住宿待遇和生活待遇。既然李大人来到了中前所,就暂时没有必要再回到南京去了,回到南京就是又回到了虎狼之窝。留在中前所城是最好的安排。

    既然李大人身获自由,那么凌小云的下一步工作也就有了独立的安排。他从这件事抽身出来,用更广阔的眼光来思考现在的局势。

    在刘宗敏进攻中前所的过程中,吴三桂参与了阻挡和追击的角色。但是凌小云思考过后才知道这个仅仅是因为他和刘宗敏杀父夺妻的仇恨,不单纯能够因为此事认为吴三桂就是自己的可靠盟友。事实上在吴三桂放弃了救援京师的那一刻起,凌小云就认为自己再也不会和他是一路人了。

    但是这件事也让凌小云看得出来,辽东军到底是一个多么庞大和有战斗力的群体。凌小云在想,如果真的有一天,自己会和自己这些昔日的袍泽兄弟真正的开战的时候,有多少的胜算,又有多少的悲戚感。

    权衡过后,凌小云得出了一个他自己都不想得出的结论,那就是现在中前所的实力,比起辽东军来,仍然是差的许多。如果吴三桂对他发起进攻,那么他可能会抵挡很久,但最终城池会被攻破,这就是他做出的结论。

    吴三桂眼前并不打算这样做,但是保不准以后会不会这样做,凌小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钱在敌人身上,尤其是像吴三桂这样的一个人。

    他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飞凰剑,这把剑象征着曾经的友谊,也象征着曾经的信任,但是此刻更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他曾经试图丢掉这把剑,但是还是没有。

    他希望就是用这把剑,在战场上能够和吴三桂做一个真正的了断。

    在吴三桂作出选择之前,多尔衮已经完成了朝堂之上的一言堂。宁静就在这一刻被打破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