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刀剑侦破记 > 第4章 蓦然回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一晃而过,正月十五夜转眼就到了,太阳还没下山,圣洁师太便领着寒晨星来到了胥苏城的大街上,见家家户户有的在做饭,有的在吃饭,师太便牵着寒晨星的手,踱步到大街上的凉亭里坐了下来。

    师太瞅着沉默不语,郁郁寡欢的寒晨星,感觉她心事重重,不想说话。为了打破僵局,捂着她的手微笑着问:“寒晨星,你老家正月十五有无闹花灯的喜庆活动,闹花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寒晨星忧伤地说:“我家住在穷山坳里,青壮年的男女都外出打工赚钱了,剩下老的老,小的小,没有闹花灯的人,但听说过闹花灯的故事,也只是一鳞半爪的话题,你要是愿意不妨给我讲讲闹花灯的由来。”

    圣洁师太温和地说:“现在闹花灯还没开始,既然你愿意听,我不妨给你讲解一下,增加你的知识不无坏处哦。”

    寒晨星欣喜道:“我是位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者,不管你的故事多么拖沓冗长,只要内容扣人心弦,一波三折,我愿洗耳恭听。”

    圣洁师太乐呵呵道:“时间充裕,那我就来个长篇大论喽。你要是听烦了吱一声,我立即打住。”

    寒晨星摇摇手道:“不管有多长,只要迎灯还没开始,你只管自己娓娓道来。”

    圣洁师太点点头,注视着寒晨星,抑扬顿挫道:“闹花灯的习俗,虽可远溯西汉时期,然而最为盛行时却要数我们唐代了。隋唐以来,灯火之风盛行,并会沿袭传于后世的。元宵节是皇帝‘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宗教礼法演变而来的节日,是佛教习俗和道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正式为其命名并诏令每年此日举国张灯庆贺的,是汉文帝刘恒,到汉武帝时,元宵节则被列为重大节日了,从此代代相袭至唐朝。历史上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是颇为考究的,这里的‘元’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正好是上元之日,这里的‘宵’指的是宵夜,‘元宵节’便被严格界定为农历正月十五夜间的节日了,张灯、舞灯、观灯、赏灯以及一切与灯有关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也便成了它特定的节目内容。正月十五闹花灯,在民间有很多有趣的传说:一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人们便组织起来打,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便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将人畜和财物通通烧光。天帝的令爱心地善良,不忍心让百姓无辜受难,便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噩耗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有个老人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燃放爆竹、焰火。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火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听后,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感激天帝之女的善良之心,为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点焰火,放爆竹,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人物灯、建筑灯、风景灯、塔灯、龙灯等,多以篾制灯架,以民间灯彩艺人彩扎、糊裱、剪纸、编结、刺绣、雕刻、手工书画精绘而成,内点蜡烛成为光源,是诸多工艺与智慧的集中展现,吸引着观灯的人们。”

    寒晨星见她停了下来,急忙问:“师太,你说完了吗?你挑起我的话头了哩。”

    圣洁师太见她两眼放光,急忙问:“你念过古诗词吗?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好多哎,我想听你朗诵几句,可以吗?”

    寒晨星喜笑颜开道:“古诗词是我的爱好,你难不倒我的,现在就来献丑喽。‘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出破月初圆,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而被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去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有灯谜让你竞猜,于赏灯中射虎添趣;有龙灯绕你狂舞,于翻飞中春心萌动;有灯展让你投票,于评选中尽展风流;有汤圆让你饱尝,于赛吃中捧腹狂欢等等,正是:‘正月十五闹花灯,街衢断煞夜归人’了。”

    师太连忙接茬道:“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如此良辰美景,当然会令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略翻诗史便可发现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居然就是元宵灯节的产物,你到底能背几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啊,可否露一手让我一饱耳福哎。”

    寒晨星来了兴致,大声朗诵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锦里开芳宴,金笑,来映九枝前。’‘一刻千金,欲买良宵无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等等,俯拾皆是。若以规模宏大,盛况空前而论,窃以为唐代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当推上乘:‘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向世人描摹出,唐代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空前绝后的盛况。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式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师太见她停了下来,立即鼓掌赞叹道:“原来你知道的还挺多的,刚才因何说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闹花灯的习俗呢。”

    寒晨星微笑道:“师太,你别忘了,我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一次跳崖自杀未遂,一场大梦醒来,居然穿越到大唐乾宁年间来了,我不知道你们大唐的诗情画意,便无奈说什么都不知道喽,请见谅!”

    师太喜滋滋道:“没关系,家家户户出来迎灯喽,大街上人流拥挤啦,俊男靓女越来越多喽。一年一度闹花灯放焰火的高潮,妙龄男女都是带着目的来观灯的,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你别忘了张大眼睛,挑选一个如意郎君哉。”

    寒晨星嗯了一声说:“一切随缘吧!我只祈祷能遇到心上人寒东琅就知足矣!师太,我人生地不熟的,请您带路。”

    师太乐不可支道:“好的,请跟我来吧!”

    元宵节灯会开始了,寒晨星被师太牵着手从街头转到街尾,无心观赏千姿百态的花灯,眼睛一直在人头攒动中寻找寒东琅,直至迎灯结束,也没有看到心上人的出现,却听到师太在耳畔说:“我妹妹的儿子王晓华看上了章筱丽,章筱丽是胥苏城里首屈一指的美女哎,才貌双全的奇女子,难得她也瞄上了王晓华,我真替他俩高兴,祝福外甥如愿以偿吧!你有没有相中的令郎哎?”

    寒晨星闷闷不乐地说:“我要找的人没有出现啊?脚也酸疼了,回去吧!”

    师太笑嘻嘻道:“没关系,别泄气,不久还有一个盛大的三月三的相亲大会哩,说不定你会遇上心上人的,今晚已经收场了,我们回寒山寺去,三月三再带你出来寻找如意郎吧!”

    寒晨星苦笑道:“好吧!也许他结婚了,再也不会到这些相亲的场合来了。但我不死心,梦想渴望能遇上他。”

    师太牵着她朝寒山寺走去,苦口婆心地安慰道:“没事,有缘人总会有相逢的那一天。”

    寒晨星若有所思道:“但愿如此。”

    时间总是稍纵即逝,一晃便到了三月三,寒晨星满怀希望而去,失望扫心而归。

    圣洁师太也是忧心忡忡的,寒晨星忍不住问:“你的外甥有对象了,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也跟着我忧伤凄恻的哩。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也不见你露出笑容,是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了。”

    师太伤感地说:“你有所不知啊!昨天妹妹跑来告诉我,章筱丽托其兄章健硕将她介绍给王晓华,别的男人一概不要。由于章健硕不是筱丽的同胞哥哥,筱丽是令爱户抑或是贫困户家的弃婴,深更半夜生下来就被送到了他家的门口,连个脐带都没剪干净哩。当时他母亲怀着的孩子半夜难产死了,他爹去悄悄地埋葬了死婴,回来见到这个孩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他看个不停,而不哭泣,立即转忧为喜,对他母亲嘀咕,也许是上天赐给章家的小棉袄,便趁机抱养了这个弃婴,然后喝着他母亲的奶水长大了,街坊邻居都以为是他母亲产下的令爱。此事唯有他父母和章健硕知道,筱丽和外人浑然不知,后来他父母不再生养孩子了,对筱丽视同己出,倍加珍惜的。”

    寒晨星唉声叹气道:“哦,原来如此,那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吧!你就甭操心哉。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你等着做姨婆好嘞。”

    师太苦笑道:“那也是,姻缘需要讲究缘分的,顺其自然吧!”

    师太讲的事情也引起了寒晨星的关注,一边去大街上打听寻找寒东琅的下落,一边去了解王晓华和章筱丽的发展情况,他们毕竟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外甥,要是能帮得上忙,自己肯定会出手的。何况元宵节和三月三,偌大的胥苏城里仅有这一对男女看对眼,要是不成功,白白浪费了机会和时间,多么可惜呀!

    话说章健硕接受了妹妹的差使后,靠在床头一筹莫展了,心里一直在寻找对策,琢磨着如何打消阿妹想嫁给王晓华的念头,顾虑自己和王晓华是私学班里的同窗,素来关系不融洽的,学习成绩历来不差上下,是班里最尖锐的一对竞争对手,老师比较看重王晓华,因为晓华的家境比健硕家好一点儿,人也伶牙俐齿的,机灵劲儿十足,说话头头是道,幽默风趣是他的优点,家里又是开当铺的,而健硕家是开盐店的。胥苏城里最有名的要数中药铺和当铺了。最为打紧的是健硕深爱着筱丽,与晓华的关系倒是其次,好几次想揭开筱丽的身世秘密,但都被父母威逼住了,父亲章琏?说什么若是自己道破了真相,将不认自己这个亲生令郎,而只要这个令爱就够了,搞得自己心里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某一年元宵节闹花灯,十六岁的漂亮阿妹被人抢了去。最担心的事儿终于要发生了,前天私学班里的好同窗贾臻?告诉自己,说什么灯会上阿妹与晓华一见钟情啦,自己还说不会的,没想到今天阿妹找自己当红娘哩,咋办呢?爹待阿妹比对自己这个亲令郎还要亲呢。要不要找娘去劝说爹啊?转而一想,娘处处迁就爹的,日常生活,言语稍有不慎,爹对娘都是大呼小叫的,娘岂敢得罪爹和筱丽啊?况且娘对筱丽也是亲得密不可分哎,简直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呢,自己还能找谁帮忙去啊?假如筱丽是父亲在外的私生女,那自己与筱丽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了,绝对不能结婚的,何不痛痛快快地做个月老呢?可是谁能证明真假呢,一头雾水啊,唯有仰天长叹一声的份儿了。

    还在沉思默想中,忽然听见楼下有人喊买盐,急急忙忙地下楼来了。

    忽见王晓华站在盐店前,严肃地问;“老同窗,今天咋有空来我店买盐啊?平时都是你娘来买的哩。你也许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可惜我娘陪着阿妹去贾裁缝的布店了,说是挑选花布做套新衣服哉。”

    王晓华紧张地问:“是不是添件新衣服准备去相亲啦?”

    健硕嬉皮笑脸道:“那当然喽,阿妹十六岁啦,长得楚楚动人,亭亭玉立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好几个看上她哩,都争着托人来保媒,提亲的人们都快要踏破门槛喽,有些人怕是轮不到哩。”

    王晓华听得浑身一震,怒瞪着章健硕说:“你甭阴阳怪气的含沙射影了,你阿妹是个自有主张的人儿,不会受别人操纵的,也不见得能服从你爹娘的安排。何况你爹待她犹如掌上明珠,什么事都依从她,大街小巷那个不知,谁个不晓章商贾重女轻男啊?”

    章健硕脸色一沉道:“你的话虽没说错,可婚姻大事历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阿妹胆敢忤逆爹娘的选择嘛?我知道你心里藏着小九九,要是你能在学习上让我一步,我便帮你促成与筱丽的姻缘。你也知道筱丽是千里挑一的大美人,堪比四大美女,你若是错过了,便再也没有争取的机会喽。”

    晓华听了他的苛刻要求,愤愤不平道:“亏你还是个书生,居然拿学习成绩跟我做交易。懒得理你,我直接去找筱丽好嘞。”连忙拔腿朝贾奕寒的布店奔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