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126章 骗取《兰亭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送走袁天罡和李淳风后,独自坐下来,自认为从此将武媚娘打入冷宫,量她也危害不到李唐江山,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李承乾和四皇子李泰的相互争斗。

    他比较喜欢李泰,李泰文武双全,与自己相似,李承乾瘸了一条腿,有损大唐形象,这且不说,他性情古怪,经常与孪童厮混,变态之极,自己将来怎能让他即位?

    李世民多次想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升李泰为太子,但李承乾是他与长孙皇后生的嫡长子,碍于这层关系,他在废立之间,难以取舍,而李承乾与李泰相互争斗,更让他心烦。

    幸好,李世民喜欢书法,常常借书法消愁,在练习书法时,最想得到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好临摹它。

    在这天,他召来丞相魏征,说出了自己想得到《兰亭序》的想法。

    魏征说:“陛下为何不效法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什么是千金买马骨?从前,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无人入宫献马。

    后来,一位侍臣向国君请示,要求带上千金去寻马。国君同意了,结果他花费千金买回来的竟是一副死马的骨头。

    国君一见大怒,说:“寡人要的是活着的千里马,你怎么用千金买回一副死马的骨头?”

    近臣回答:“天下人如果知道陛下肯花千金买死马的骨头,一定会更加乐意献上活的千里马。”

    果然,不出一年,很多人来朝,向国君奉献千里马。

    李世民自然知道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听了魏征之言,哈哈大笑:“爱卿真是老糊涂,朕想得到《兰亭序》与千金买马骨挨不上边,两者不是一回事?你叫朕如何千金买马骨?”

    魏征说:“陛下派人把悬赏通告张贴出去,谁献出《兰亭序》,赏赐千金。”

    李世民听从魏征之言,派人四处张贴悬赏通告,通告内容称:凡自愿向朝廷献出王羲之的《兰亭序》者,赏赐千金。

    悬赏通告贴出去三天,毫无动静。

    到了第四天,监察御史萧翼向李世民报告:“《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价值连城,不会在一般人手中。魏征出的馊主意怎么能帮陛下找到它?”

    李世民说:“嗯,这倒是。”

    萧翼说:“《兰亭序》只有一本,臣已访得,它在绍兴永欣寺高僧辩才手中,这妖僧是王羲之第七代孙子智永的弟子,辩才收藏《兰亭序》多年,从不示人。怎么会受千金诱惑,自愿献出《兰亭序》?”

    李世民说:“《兰亭序》价值万金,谁若是献出它,得到朕赏赐的千金,反而损失九千金?天下没有这样的傻子,朕真是失策了,不该听信魏征的馊主意。”

    萧翼说:“魏征老不中用了,想不出好计策,请陛下以后不要相信魏征这样的老匹夫。”

    李世民说:“依你之言,朕该如何找到王羲之的真迹?”

    萧翼在李世民耳边低语一番,献上密计。

    李世民听了,连连点头,当即派遣萧翼去寻找僧人辨才。

    萧翼化装成一名书生,从长安出发,一路晓行夜宿,风尘仆仆,赶到了绍兴永欣寺,进入寺庙里,找到了辩才。

    两人坐在一起,萧翼说:“我姓萧,名翼,一向喜欢佛法,喜欢游历,今日云游到此,听说你就是高僧辩才,精通佛法,特来拜会领教。”

    辨才说:“原来是萧施主,不要客气。”

    萧翼说:“世上只有两条船,一条船装名,一条船装利,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名利使人心浮躁,人生的意义在于安心,请问佛法如何教导世人安守本心?”

    辩才回答:“名利生于心,心不生名利,名利自空,心中无名又无利,心自然不浮不躁,安稳如山,静如止水。”

    萧翼又问:“佛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如何解释?”

    辩才回答:“心因缘而生,无本性。无本性,故无常,心在一刹那生,在一刹那后灭,生生灭灭,无有定形,故现在,过来,未来,皆不可得。”

    萧翼掀动眉毛,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说:“你自己的心,唯有你自己知道在什么地方,旁人不可知你上一刻的心和下一刻的心生灭变化。”

    辩才说:“极是,极是。”

    两人谈佛法谈得开心,相见恨晚,到了晚上,辩才留萧翼住宿,在禅房里,两人继续谈论。

    萧翼谈了一会儿佛法,再由佛法谈到书法上来,说:“要论书法造诣高,非当朝宰相房玄龄莫属,不过,从前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是一座高山,至今没有人能超越。”

    辩才不知是计,说:“萧施主见识未免过浅,贫僧收藏的作品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真正无人超越的高山。”

    萧翼知道辩才收藏的一定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但是不点破,摇头说:“还有比王献之《鸭头丸帖》更高的书法作品?”

    辩才见萧翼不相信自己,就说:“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模仿父亲,才练成了自己的书法,难道父亲不比儿子高明?贫僧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为证。”

    萧翼说:“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听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早已失传,它怎么可能在你的手里?”

    这是激将法,辩才中计了,说:“施主有所不知,当年王羲之醉酒后,挥毫泼墨,写下了旷世杰作《兰亭序》,称自己以后再也写不出如此完美的书法,遂将《兰亭序》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王家七世孙智永的手里,后来,智永出家为僧,贫僧正是智永大师的弟子。萧施主不信,贫僧拿给你看。”

    说完,辩才吩咐萧翼等一会儿,他返回内室,再次回到萧翼身边时,拿出一只楠木盒子,打开盒子,取出《兰亭序》,递给萧翼看。

    萧翼捧着《兰亭序》,异常激动,翻开看了看,说:“书法遵劲刚健,又含柔媚,真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果然是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

    辩才说:“萧施主相信了吧,快把它还给贫僧收藏。”

    萧翼把《兰亭序》收进自己的怀里,随后,突然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说:“辩才接旨,皇帝下诏,命臣取《兰亭序》,辩才当向朝廷交还国宝,钦此。”

    圣旨大如天,辩才接过圣旨,一看,方知自己中计,但无可奈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萧翼带走了《兰亭序》。

    这天,李世民正在挥毫泼墨,挥写一字:骗。

    萧翼恰好赶到,向李世民献上《兰亭序》,说:“陛下,臣从辩才手中骗回了王羲之的真迹,请看。”

    李世民两眼直冒精光,看着萧翼双手呈上的《兰亭序》,乐极生悲,噗通,倒在地上,喜晕过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